交通運輸關鍵詞解讀:多式聯運、運輸結構調整
2021-09-16 10:45:39
Landbridge平臺
9月14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務會,傳達學習中央有關精神,審議《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行動方案(2021—2025年)》等。
會議強調,各司局、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將綠色發展理念貫徹到交通運輸各項工作中,積極主動做好交通運輸生態環境保護和減污減碳等工作,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水平。
會議要求,要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政策引導、市場驅動,重點突破、系統推進”的原則,著力抓好基礎設施銜接、運輸組織模式創新、運輸結構調整、信息資源共享、技術裝備升級、構建統一開放市場、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等重點工作,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健全統計調查制度,強化督查考核,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不斷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取得新成效,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運輸結構調整
為什么要進行運輸結構調整?
運輸結構調整是指運輸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轉換或轉移,其目的包括:綜合運輸系統結構合理化、降低運輸成本和物流費用、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
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5種運輸方式中,鐵路是陸地運輸種最清潔的方式,公路運輸尤其是重型柴油車單位運量氮氧化物排放過高,因此運輸結構調整核心為公轉鐵,公轉水,提高鐵路、水路運輸比例,減少污染排放。
運輸結構調整是環境保護的一大重要舉措,也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關鍵詞:多式聯運
為什么要發展多式聯運?
多式聯運是一種高效的貨物運輸組織方式,它可以綜合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的優點,充分體現社會化大生產大交通的特點。因此,大力推廣多式聯運方式對于彌補我國交通體系短板,對物流業的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國制定了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初步形成國家多式聯運系統框架;到2030年左右,基本建成符合我國國情特點的多式聯運系統。
發展多式聯運,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多式聯運發展還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各種運輸方式發展不平衡、不銜接、不融合,“最后一公里”聯而不上、成本居高,港城矛盾日益突出,法規和標準建設不完善等。
推動多式聯運、優化運輸結構7策
9月14日,交通運輸部部務會上,也為“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提出了具體的7項策略:基礎設施銜接、運輸組織模式創新、運輸結構調整、信息資源共享、技術裝備升級、構建統一開放市場、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1.基礎設施銜接
多式聯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種運輸方式、不同物流環節的銜接和協同。改善設施和裝備的硬條件是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的基礎前提,要加強統籌、超前謀劃,避免新的建設造成新的阻隔和浪費。
2.運輸組織模式創新
綜合運輸體系結構不合理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有必要根據貨物的屬性結合當地的運輸環境,充分發揮多式聯運的運輸優勢。對于貨物適合陸運還是水運,或者鐵路、航空等,要科學合理地分配,積極創新開發符合實際運輸需求的運輸組織模式。
3.運輸結構調整
運輸結構調整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即引導運輸向環境友好型方式轉移,從而減少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在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運輸方式中,鐵路是陸地運輸種最清潔的方式,公路運輸尤其是重型柴油車單位運量氮氧化物排放過高,因此運輸結構調整核心為公轉鐵,公轉水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合理結合,提高鐵路、水路運輸比例,減少污染排放。
4.信息資源共享
我國多式聯運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信息互聯互通制約我國多式聯運發展的瓶頸之一。連接多式聯運上下游各個主體的信息共享平臺尚未建立,所以在多式聯運的某些環節存在“信息孤島”現象,跨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共享互換以及信息與業務流程、應用相互脫節,貨物運輸信息的實時交換更為困難。只有打破信息孤島,才能做到多式聯運的互聯互通,做到“聯”與“運”。構建區域間一體化的多式聯運信息平臺是實現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的直接手段。
5.技術裝備升級
多式聯運是指“貨物由一種且不變的運載單元裝載,相繼以兩種或多種運輸方式連續運輸,并且在快速轉換運輸方式的過程中沒有對貨物本身進行操作的運輸形式”。可見,多式聯運裝備技術是支撐多式聯運高效運作的重要基礎,是帶動物流裝備整體升級的關鍵環節,只有多式聯運裝備技術得到發展,多式聯運系統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6.構建統一開放市場
多式聯運是高效的貨物運輸組織方式,充分利用運輸資源,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合理分工,提高一體化運輸服務水平,降低運輸交易成本和社會物流成本,促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因此,推進多式聯運也需要建立諸如一單制、一站式、一體化的統一開放市場。
7.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優化運輸組織方式、提高運輸效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運輸節點設施布局、推動運輸裝備升級改造、促進多式聯運發展、整合信息資源、新能源汽車推廣等,都需要政策主導,采用行政手段來推進,從而實現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和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因此,還需要有完善的政策體系來支持。
(來源:指南車物流軟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