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練好產業“內功” 建內陸開放高地
2021-07-20 09:26:47
Landbridge平臺
在成都青白江區,新開張的“中亞五國館”仿佛將人置于千里之外的中亞集市:前廳兩側立著高矮不一的白色突厥石人,兩尊相背而立的金色山羊塑像正對大門、格外顯眼,窗戶上貼著黃藍相間的六邊形窗花。貨架上,來自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商品琳瑯滿目,上門選購的顧客絡繹不絕。“開館不到一個月,烏茲別克斯坦的蜂蜜最受歡迎。”該館負責人王健說。
資料圖為繁忙的成都國際鐵路港。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王健的另一個身份,是中亞互聯(成都)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去年以來,成都打造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吸引了這家總部位于新疆烏魯木齊的公司的關注。“成都是中國西南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中亞五國館’是我們在這里打造的中亞商品展示平臺,希望在成都把國際貿易做大做強。”王健表示。
中歐班列近年來實現快速發展,截至今年7月上旬已覆蓋歐洲23個國家168個城市,累計開行突破4萬列。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377列、發送70.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43%、52%。
借助中歐班列,地處內陸的成都逐漸成為中國西南地區對外開放高地。目前成都開行的國際班列連接境外63個城市,今年上半年,成都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79.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9%;中歐班列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所及的歐盟、東盟分別是成都第二、第三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值分別為754.2億元、735.8億元。隨著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推進,成都對外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中心站向西約3公里,占地200畝的成都國際鐵路港多式聯運項目正緊張收尾,預計今年11月投用。該項目是成都市政府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成果,也是這家國際海運巨頭將目光投向內陸與鐵路后,在中國西南布局的首個“真金白銀”的項目,“成都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需要成熟完備的物流體系。”成都中遠海運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旭表示,該項目緊鄰青白江區大彎貨站,將提供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去程、回程集裝箱集結,換箱,拆箱后配送等服務。
圖為7月上旬,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與此同時,青白江區適鐵適歐產業正在崛起,為成都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構建產業基礎。“我們公司2019年底入駐青白江,目前主要生產32英寸、43英寸、50英寸和55英寸彩電,同時產品類型逐漸向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延伸。”成都康佳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介紹稱,中歐班列為機電類制造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今年下半年計劃出口200多柜,出口額預計突破1億元。從2022年起,公司預計每年出口1000柜以上,海外部分年均產值約在5億元左右。”
“成都中歐班列最初每年只開行40多列,如今每年2000列以上,許多本地中小企業利用這條國際通道開拓海外市場。”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鄭雙莉說,從前高昂的運輸成本、復雜的中間環節是橫在成都等內陸城市制造企業與外貿出口間的一堵高墻,“現在有了便捷的運貿一體班列,本地的服裝、鞋帽、水果、蔬菜、花木等產品源源不斷出口至國外,中小微企業順利實現‘走出去’。”
鄭雙莉表示,為助力成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作為成都中歐班列運營方,公司將繼續提高中歐班列運輸服務與運營質量,充分發揮時效性、經濟性優勢,還將依托中歐班列搭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中歐班列是全球供應鏈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我們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