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外貿高速增長確立了今年全年外貿增長趨勢
2021-05-11 14:07:08
Landbridge平臺
海關總署5月7日發布了4月份的外貿統計數據,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延續了1-3月份高速增長的態勢,創下連續增長4個月的佳績,1-4月外貿進出口總額創同期歷史新高。4月份的驕人外貿數據既有去年疫情帶來低基數的原因,同時也是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和黨中央“穩外貿、促增長”系列措施取得成效的重要表現,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競爭力和韌性。
一、外貿數據特征
從進出口總額來看,我國1-4月外貿整體增長趨勢明顯。數據顯示,我國1-4月份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1.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5%,其中4月份進出口總額為3.15萬億元人民幣,實現環比4.2%和同比26.6%的雙增長。4月份進口和出口總額分別為1.71萬億元人民幣和1.4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環比增長10.1%,進口較3月份下降2.2%,貿易順差為0.28萬億元人民幣。1-4月出口和進口總額分別為5.3萬億元人民幣和1.03萬億元人民幣,實現了33.8%和22.7%的高增長。
從貿易方式來看,一般貿易實現總額和比重雙升,加工貿易和保稅物流貿易方式全面發力。4月份我國一般貿易總額為1.97萬億元人民幣,占外貿總值的62.5%,實現環比(7.7%)和同比(32.7%)的雙增長;而1-4月份我國一般貿易總額達7.16萬億元人民幣,占我外貿總值的61.6%,同比增長32.3%。一般貿易中出口和進口也實現4月份當月和前4個月累計總額的雙重大幅正增長。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和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總額分別為2.57萬億元和1.41萬億元,分別實現18%和29.2%的同比增長。
從主要貿易對象來看,對傳統核心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實現全面正增長。前4個月貿易總額(人民幣值)排名前五的經濟體分別是東盟(1.72萬億)、歐盟(1.63萬億)、美國(1.44萬億)、日本(0.77萬億)和韓國(0.71萬億);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7.6%、32.1%、50.3%、16.2%和19.0%;對東盟、歐盟和美國分別實現貿易順差1855.3億元(43.6%)、3242.7億元(60.9%)和6538.9億元(47%),對日本和韓國則分別實現貿易逆差891.6億元(53.6%)和1331.3億元(1.4%)(括號內百分比為增幅)。
從主要貿易產品來看,進出口產品結構常態化,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大豆、鐵銅等量價齊升,原油和天然氣等進口量增價跌。前4個月機電產品出口總額達3.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3%,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9.9%;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和汽車(包括底盤)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2.2%、35.6%、91.3%。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達1.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9%,占比達17.5%;其中服帽、口罩等紡織品、塑料制品等增幅最大。而鋼材和成品油出口量分別實現24.5%的增長和5.3%的降低。同期進口產品中,鐵礦砂、大豆、初級形狀的塑料、成品油、鋼材、未鍛軋銅及銅材價格漲幅分別達到了58.8%、15.5%、15.4%、4.7%、3.8%和29.8%;而原油、煤和天然氣的價格則出現了5.4%、6.7%和17.6%的下跌。集成電路、汽車(含底盤)等高新技術產品在前4個月進口規模增長明顯。
二、外貿高速增長的原因
前4個月的外貿高速增長是外貿市場復蘇、外貿方式多樣化、內部政策見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而言:
第一,中國主要的貿易合作對象基本穩定疫情,國際市場需求復蘇。2020年同期全球正處于疫情防控最嚴峻時期,我國外貿一度跌至谷底,外貿基數低于常態水平。隨著中國最主要的貿易合作伙伴都有效控制了疫情,社會經濟活動基本恢復正常,對中國市場的產品需求逐步恢復正常。同時,疫情沖擊下中國完善的產業鏈優勢充分發揮,并在疫情期間完成了一輪產業升級和技術迭代,中國制造對國際市場需求的滿足程度整體提升,促進了外貿的進一步增長。
第二,以跨境電商為核心的多元化外貿方式促進了外貿增長。疫情防控之下跨境電商的優勢充分顯現,中國憑借完善的電子商務產業鏈條,在對外貿易中充分展現了競爭優勢,有效促進了外貿規模和外貿范圍的提升。
第三,2020年黨中央及國家相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穩外貿、促增長”的刺激政策,經過近半年的發酵,相關貿易促進政策逐步釋放效力,在調動外貿主體積極性、促進外貿方式創新、吸引外部資本流入、推動外貿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未來外貿高速增長的可持續性
今年的外貿整體形勢來看,高速增長是大勢所趨,但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內外部挑戰。一方面,中國具有以下4個方面的有利條件。其一,持續性的技術進步推動外貿持續高速增長,中國在5G、數字經濟、數字貿易、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深海科技等行業的技術創新已經取得重大突破,持續性的技術創新將推動“中國智造”型外貿持續增長;其二,完善的產業鏈條是中國外貿增長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積累形成的完善產業鏈條創造了“中國制造”的傳奇,在人力、資金、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同時在金融危機、新冠疫情、內外雙循環等一系列內外部因素的促進下,產業迭代升級快速推進,外貿產業競爭力強勁;其三,RCEP、“一帶一路”、中歐投資協定等區域貿易協定和多雙邊投資協議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深度融入國際市場,掌握了龐大國際市場資源,未來中國外貿持續增長具有穩定可靠的需求來源。
另一方面,中國也面臨兩個維度的巨大挑戰。一是外部勢力挑起的貿易爭端制約中國外貿發展,當前針對中國展開的貿易爭端日益嚴峻,歐美國家通過規則“圍剿”、外貿封鎖孤立等多種形式形成對中國的包圍圈,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手段層出不窮,貿易成本顯著提升,中國外貿正處于歷史最艱難時期;二是國內的能源、資源供需矛盾和約束趨于強化,人口紅利逐步消失,人力資源成本優勢喪失,技術創新對外貿需求的供應不足等都成為制約未來中國外貿持續高速增長的關鍵因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