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拓展朋友圈 做大生意圈
2021-01-13 09:54:04
Landbridge平臺
據市商務局預計,2020年長沙實現進出口總額2300億元,同比增長15%,占全省外貿近半壁江山。
危中覓機,砥礪前行。在全球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下,長沙外貿穩住了基本盤,交出了一張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逆勢增長的底氣何在?梳理這份成績單發現——龍頭企業向世界展示長沙制造的魅力,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不斷發力,連接世界的“海陸空”高速通道更加暢通,綜合施策助力企業化危為機……
隨著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正式掛牌,長沙開放創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乘著自貿試驗區“東風”,星城大地揚起奮進的風帆。
優結構
外貿龍頭穩住海外訂單
2020年,在疫情造成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海外工程機械設備需求下降27%的不利局面下,三一集團海外銷售額實現正增長,連續7年達成“過百億”成就。目前,三一已在多個地區做到了市場份額第一,出口規模、增速穩居行業頭名。
“正是三一、藍思科技、中聯重科等龍頭生產型企業,中芯、先導國貿、博深等供應鏈公司,穩住了海外訂單、穩住了市場份額。”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僅2020年1—8月,長沙市有外貿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共2648家,較上年同期增加350家。其中外貿進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317家,共實現外貿進出口170.38億美元,占全市外貿總量的86.52%;1億美元以上企業35家,較上年同期增加7家。
開拓新興市場,成為長沙應對疫情“穩外貿”的發力點。前11月,長沙對東盟貿易額435.7億元,增長53.7%;對歐盟貿易額216.6億元,增長7.8%。
拓展“朋友圈”、做大“生意圈”成績顯著。2020年1—11月,長沙市進出口總值2058.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同比,下同)增長14%。其中,出口1328.4億元,增長5.4%,進口730.5億元,增長33.9%。
長沙外貿不僅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2020年長沙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成為出口“主力軍”,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占同期長沙出口總值近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兩成以上。
強動力
跨境電商增長70%以上
一邊是傳統外貿持續優化升級,一邊是新興貿易開展如火如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們的跨境電商進口業務逆勢迅猛增長。”黃花綜合保稅區長沙跨無止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郭薈蕊介紹,2020年全年進口業務230萬單,同比增長125%,銷售額4.7億元,同比增長100%。
跨無止境是疫情之下長沙跨境電商“逆襲”的縮影。2020年,長沙跨境電商業務有望突破150億元,增幅70%以上,居全國前列。
2020年,長沙為了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打出“組合拳”:
為填補跨境電商人才缺口,《長沙市跨境電商技能人才培訓及評價規范》正式發布,成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評價規范;長沙郵局海關開啟進出境郵件、快件、跨境電商三種業態同場監管模式,“海淘”一族“買買買”將更便捷;長沙開通至紐約國際定期貨運航線,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再增國際貨運通道……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高橋大市場“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保持了穩步推進勢頭,2020年申報金額突破10億美元,同比增長50%以上。依托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政策,該市場打造的湖南出口產品集聚區,為入駐出口企業提供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一站式政務服務和全流程的外貿服務。
暢通道
中歐班列全年開行528列
寒冬時節,長沙貨運中心北站卻是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這里每天都有中歐班列鳴笛出發,駛往歐洲、中亞。
中歐班列(長沙)全力參與全球抗疫,疫情期間穩定開行,長沙成為全國4個“天班”發運城市之一。2020年中歐班列(長沙)開行量創新高,全年共開行528列,同比增長28.47%;貨值20.61億美元,同比增長98.58%,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通過中歐班列,“湘字號”的汽車、機械零配件、防疫物資、日用品等產品走出國門;俄羅斯的木材、荷蘭的奶粉、中亞的綠豆等產品,豐富長沙人的生活。
2020年,市政府物流口岸辦和星沙海關、中南國際陸港積極走訪對接本地企業,為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澳優乳業、楚天科技、泰松腸衣等重點企業一對一制定專項物流解決方案,推動中歐班列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全年共開行了25趟制造業專列。
陸地走“蛟龍”,天空有“雄鷹”。
2020年12月10日上午,長沙開通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全貨機航班,裝載著95噸、630立方米的貨物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起飛。這是中部機場首次開通至東歐的全貨機航班。
2020年,長沙新開至香港、列日、莫斯科、洛杉磯、紐約、大阪等8條定期貨運航線,復飛了長沙至芝加哥(哈利法克斯)、胡志明、達卡等3條國際貨運航線,開通了長沙至洛杉磯、金奈等2條不定期貨運航線,全年在飛航線達13條。2020年,長沙機場實現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7.54萬噸,同比增加48.7%。
中部菜鳥國際、順豐航空、湖南航空等企業紛紛布局長沙。得益于國際物流通道暢通,不靠海不沿邊的長沙,向世界敞開懷抱,對外開放成為經濟騰飛的重要引擎。
添后勁
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揚風帆
新年伊始,72家企業集中入駐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建設打響第一炮。
根據《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長沙片區共79.98平方公里,重點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內陸地區高端現代服務業中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中部地區崛起增長極。
長沙片區實施方案中,在省里121項改革事項框架內新提出109條體現“長沙元素”的創新舉措,并考慮了金霞經開區、馬欄山文創園、岳麓山大學科技城等自貿試驗區外園區的聯動發展,將物流、文化影視等方面內容納入改革事項。推動“郵快跨”集約式發展新模式、全面推行“一業一證”和“一業一照”等行業綜合許可登記改革、成立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在長沙片區,一項項制度創新正在釋放潛力,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創新成果逐步顯現,招商引資也來勢喜人。
中非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1月7日正式入駐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負責人孫光明介紹,平臺將在湖南各地優勢產業帶中,甄選100萬個適合電商銷售的商品,通過跨境電商模式銷售,爭取明年達到1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據統計,自2020年9月獲批以來,長沙片區精準發力招商,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添后勁。新引進落地重大項目33個,投資總額798.62億元,其中三類“500強”項目7個。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流行,2021年外貿發展環境將更加嚴峻復雜。長沙將聚焦當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領頭雁、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示范區,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建設和中非經貿深度合作為重點,奮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來源:掌上長沙)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