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編程師”
2020-09-14 10:11:43
Landbridge平臺
“我干了36年,別的車輛我看一眼就知道有沒有問題,但中歐班列運輸距離長、速度快,檢查班列卻一點也不敢大意!”9月4日9時20分,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圃田車站調車員李新忠開始貓著腰挨個檢查車體,今年58歲的他是車站調車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從2013年7月18日首趟開行至今,中歐班列(鄭州)已走過了7個年頭,成為絲綢之路上一張靚麗的名片。鮮為人知的是,每一列中歐班列(鄭州)在駛出之前都需要經過繁復的過程,而被鐵路人稱為中歐班列“編程師”的調車員是班列駛離國門前整個作業環節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一關前二關后,三摘管四制動,五擰手閘再掛鉤。”李新忠嘴上說著,身體卻一刻也不停。只見他戴上雙層手套,關掉前后閥門之后猛一用力,摘掉了連接在兩個車體間的風管,接著關掉制動閘盤,擰緊手閘后去掉了掛在閘盤上的安全掛鉤。整個過程不到半分鐘,李新忠一秒鐘也不敢分心。
車廂拆分連接后,李新忠扒上了車體側面不足半米高的車梯,充當調車時列車行進中的向導。隨著調車長一聲令下,車開始緩緩移動,以20至30公里時速開始行進。此時的李新忠一手緊緊握著梯子,另一只手抓著集裝箱的邊緣,身子呈弓狀,半懸空跟車前進。
“中歐班列是標準車型跟普通車型不一樣,檢查列車時,普通車型不用彎腰就能看得很清楚,然而中歐班列是標準車型必須得彎腰才能看的很清楚,一趟44輛的中歐班列,每一個車體都要進行認真的檢查,如果身板不好就會累爬下。”李新忠一邊比劃著一邊告訴記者。
“調車員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一天下來跟車扒行幾十公里,夏天烈日炙烤,冬日寒風刺骨,工作確實辛苦。”調車指導蘆純建介紹到;“嚴格執行作業流程、保證安全生產,保障河南‘陸上絲綢之路’的常態化運營是我們的職責,我們干的雖然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大家合力共為對國際貿易卻是有大的助力,看著每一列中歐班列安全駛出心里滿滿都是成就感。”
7年來,正是這群調車員的辛勤付出,保障了一趟趟中歐班列(鄭州)的順利開行,依托鄭州鐵路樞紐優勢騰飛的中歐班列(鄭州)使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腹地河南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步入對外開放的前沿。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