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全年“過萬億” 合肥經濟強勢復蘇破浪前行
2020-06-29 09:41:40
Landbridge平臺
有一種速度,叫只爭朝夕;
有一種精神,叫奮斗不止;
有一種激情,叫跨越趕超!
鏟車穿梭,塔吊揮舞,一批批重大項目建設正酣;車水馬龍,機器轟鳴,一個個產業基地發展如火如荼;搭乘“鐵水空”,向世界疾馳,一件件“合肥造”揚名海外……
火熱的生產生活場景,繪就了合肥經濟路線圖的上揚曲線——5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連續2個月保持“兩位數”左右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反彈,由上月下降2.2%轉為增長8.2%;限上消費品零售額177.01億元,增長17.6%,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
這是一份成色不俗的成績,顯示了后勁十足的發展動能;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釋放出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
躍升的數字,背后是合肥真抓實干的擔當和作為: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合肥正實施“123+10”行動(即堅定一個目標、構建兩個體系、建立三項機制、實施十大措施),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抓細抓實經濟發展。
從指標看,在經受疫情的沖擊后,5月多項經濟指標“負轉正”的步伐加快,發展活力迅速恢復;
從結構看,新興產業蓄勢前行,“新基建”搶先布局,線上經濟乘勢而上,新動能加速集聚;
從長遠看,重大項目建設發力,內需市場加快復蘇,外貿增長勢頭延續,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先行指標和企業信心持續向好。
這一切,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中央及省委的決策部署,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精準應對:
5月,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與聯想、京東方、中國中車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掌門人密集會商;同時,赴巢湖市、合肥高新區和肥東縣調研,鼓勵企業搶抓機遇,做大做強,推動合肥高質量發展。
出席項目開工、密集調研企業……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工作行程,釋放出強烈信號,合肥正全力布局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項目盡快落地。這既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實際行動,也是推動合肥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產業鏈“鏈長制”和產業集群“群長制”、形成月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商調度機制、強力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指引著合肥發展的新方位。這座城市正在謀定而后動,厚植創新沃土,精耕優勢產業,吹響半年“負轉正”號角,危中尋機開辟新賽道,沖刺全年“過萬億”,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擘畫出清晰的路徑。
強信心壯底氣,增強經濟“反彈力”
疫情之下,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雖然下降9.8%,但合肥經濟的韌性并未失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帶來一系列積極的變化,讓這一韌性展現得更加清晰。
幾個不同的經濟橫截面,勾勒出經濟發展底氣十足的基本盤:
作為合肥最大的工業企業和安徽省最大的外貿進出口企業,聯寶科技于2月初復工,剛復工一個月就獲得了100億元的訂單,生產線馬力全開;
彩虹液晶的數字化車間里,一臺臺碼垛機械手臂正在裁切與碼垛玻璃基板,企業產量和銷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合肥中車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總裝生產線上,工人正在對軌道交通5號線列車內部進行調試,別名“柳芽青”的列車將在不遠的未來穿越合肥南北;
北站物流基地的“鋼鐵長龍”上,一個個集裝箱裝滿“合肥造”駛往歐洲,合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千列,躋身全國“第一方陣”,位列長三角區域第一;
……
企業生產線恢復運轉,街頭巷尾重現忙碌,城市經濟元氣加速復蘇。今年5月,一長串亮眼數據呈現出合肥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
工業穩則經濟穩。縱向看,3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2.8%,5月升至9.9%,98.4%的規上工業企業開工生產,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橫向比,前5個月,在長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中,合肥工業的疫后恢復速度快于杭州和寧波。
投資主引擎發力。5月,這一指標大幅反彈,由上月下降2.2%轉為增長8.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了17.7%,較4月份提高27.9個百分點。
內需潛力釋放,外貿形勢向好。5月,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7.6%;前5個月我市進出口總值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7位,同比增長21%。
好風憑借力。經濟增長,離不開暖企惠企政策的落地見效:合肥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形成的減稅降費達44.4億元,2020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7.2億元。
亮眼的成績單,顯示出一座城市對自身優勢和發展環境的精準把握——合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沒有變、擁有國家戰略疊加優勢的大格局沒有變、支撐經濟穩健運行的基本面沒有變、引領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沒有變!
不過,合肥經濟發展也面臨著眾多變化,即技術市場對外依存度、疫情對復工復產進程影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舉措都在變。堅定“提質提效突破萬億”這一目標的合肥,經濟發展即將轉入2020年下半場,面對這些“不變”與“變”,該如何全力應對?
“硬核的科技創新、高端的產業支撐、通達的區位優勢以及澎湃的城市活力,構成了合肥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市發改委主任朱勝利表示,全市將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繼續以實干擔當書寫大戰大考的優異答卷,為全年“過萬億”增添信心和底氣。
在合工大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傅為忠看來,企業復工復產逐月向好,內需潛能不斷釋放,一系列積極變化都預示著,下半年合肥經濟將會延續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隨著合肥市委市政府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上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實到位,下半年經濟將走得更有速度、更高質量、更加穩健。
穩投資攢后勁,澎湃發展新動能
作為基建項目投資建設的“風向標”,挖掘機的產銷量是觀察經濟體運行狀態的重要視角之一。5月,合肥挖掘機產量刷新亮眼數據——同比增長2.5倍!
今年以來,擴大有效投資成為疫情之下化危為機的重要抓手。5月投資的“負轉正”,折射出經濟增長正在由“暫停”轉入“加速”階段。
穩投資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一環。6月11日,大眾與江淮“聯姻”,開展全面合作。而在此前,大眾于5月28日和國軒高科簽約合作,雙方將在新能源領域攜手并進,共同發展。
強強聯手,不僅能實現“1+1>2”的效果,也彰顯出世界對中國市場和安徽企業的信心。今年將中國總部落戶合肥,蔚來董事長李斌感慨道,“合肥清晰的產業布局、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工作作風,讓蔚來對這次合作信心十足。”
穩增長的關鍵在于穩投資,而穩投資的關鍵則在于大項目建設。
5月8日,全省第五批貫徹“六穩”暨合肥經開區重大項目·空港國際小鎮集中開工現場動員會舉行,總投資超千億的107個項目集中開工;
5月20日,全市第六批抓好“六穩”、落實“六保”暨安巢經開區4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舉行,項目總投資達381.6億元;
……
從2月開始,合肥分批舉行“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5月更是跑出“加速度”——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88個、同比增加36個,與前4個月累計新開工項目數(90個)相當。今年前5個月,全市50億元以上項目20個,比去年同期增加5個。
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如何“危”中尋“機”?今年的這場疫情,催生了“云經濟”“宅經濟”,讓人們看到“新基建”的巨大發展空間,對這一新動能充滿信心。
從大蜀山之麓到巢湖之濱,從5G到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后浪奔涌而至。今年初,合肥在國內率先謀劃建立“新基建”項目庫,目前共有在庫項目215個。前5個月,“新基建”投資同比增長23.4%,較前4個月加快4.4個百分點。
“我們正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聚焦‘兩新一重’做好項目謀劃推進:緊緊盯住數字經濟新風口,謀劃布局信息、融合、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基建’項目;緊緊圍繞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加快推進城市老舊小區、縣城基礎設施項目;緊緊圍繞增強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謀劃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朱勝利表示。
存量顯示一座城市發展的基礎,增量則反映出活力和后勁。1~5月,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總量同比增長5.6%,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5.9%。這既是外界對合肥經濟環境的認可,更是合肥自身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歷史機遇,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的必然結果。
抓創新強產業,以“新”應變筑根基
4月30日,2020年安徽省“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發布暨線上交易會在合肥舉行,發布科技抗疫及大健康領域最新科研成果300余項;正式揭牌的安徽合肥線上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成為合肥打造具有國內比較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的重要突破口。
線上合肥,飛上云端。云會議、共享員工、數字化服務……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涌現出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正在成為拉動合肥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線上經濟強勢起跳,背后是合肥強大的創新和制造能力、較為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以及耕耘多年發展起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支撐。
5月,聯寶、京東方、華米、寶龍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龍頭企業“星光熠熠”,拉動以“芯屏器合”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6.2%!
抓住疫情形成的重要“窗口期”,合肥不斷精準施策,出臺了一攬子惠企政策,推出了一系列超常規舉措,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贏得新的發展優勢。
合肥視涯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廠商,其執行總裁曾章和坦言:“合肥是全球顯示行業集聚效應最強的城市之一,產業鏈齊全,資源要素匹配度高,政府主動作為,形成了讓企業紛至沓來的吸引力。”
這樣的吸引力,并非與生俱來。
一方面,合肥具有創新的基因,勇于在科技創新道路上“摸石頭”,另一方面,擁有產業發展的優勢,無懼在未知領域里“碰釘子”。正是這樣的“勇氣”,推動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催生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落地,加速形成了一批新興產業,為未來夯實發展根基。
6月2日下午,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經濟形勢分析調度會召開。會議明確我市要咬定目標迎難而上,在量質齊升中延續合肥發展良好勢頭。
如何延續?當前的形勢下,這場會議給出了清晰的思路——揚優勢、補短板。
具體來說,就是要對標中央及省委要求,對接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立經濟運行、產業鏈、大建設分別每1個月、2個月、3個月一調度的常態化機制,抓住政策機遇,圍繞全市主導產業補鏈延鏈強鏈。
越是吃勁時刻,越需干部擔當作為。6月23日,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經濟形勢分析調度會召開,合肥將開展工作效率大提升集中行動,激發“新狀態”,以好作風護航高質量發展,真抓實干開新局。
創新工作機制、狠抓工作落實,才能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趕回來、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從5月開始,合肥探索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和產業集群“群長制”,從市級層面建立統籌調度機制,合力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是合肥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但大多處于產業鏈的末端,受疫情沖擊嚴重。如何暢通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疫情發生以來,合肥強化金融支撐,釋放政策組合效應,提升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積極發揮“龍頭+配套”作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全面恢復。數據顯示,5月,以配套企業為主的小微型企業增長面由2月的不足兩成恢復到55.3%,小微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
消費熱外貿穩,百業興旺開新局
徜徉合肥,一幢幢高檔商務樓宇向天而立,生機勃勃;商超、餐飲、酒店等商企人氣回歸;“宅經濟”方興未艾,激發線上消費新活力;“夜經濟”逐步升溫,街頭巷尾升騰濃濃的“煙火氣”……
百業興旺致富,萬眾一心圖強。
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合肥雙創熱情再度高漲。
5月,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22萬戶,同比增長7.65%,新增戶數位列全省首位。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月度同比增速首次出現正增長!截至5月末,全市實有市場主體總數105.76萬戶,同比增長17.9%。
這個彰顯市場活力的增長數據,是市場主體對合肥雙創環境的認可,對未來可期的自信,凸顯合肥民間資本創業投資信心明顯增強。
多元化市場主體助力城市框架迅速拉開,城市業態不斷豐富。5月全市“衣、食、住、行”等行業基本恢復,讓人們有了更多創業就業、享受生活的選擇。
“50減20元的消費券,我點餐的時候用上了,挺劃算!”為提振消費促活經濟,6月7日,合肥發放“魅力合肥·大家購”第三輪4000萬元消費券,各大商家也推出了優惠折扣活動,引發市民消費狂歡。
商圈、“15分鐘生活圈”人氣正在快速恢復。5月,全市23類有零售額的商品中,20類實現正增長。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消費升級類商品成倍增長!
線下消費逐步回暖,線上消費備受青睞。1~5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1.92億元,增長81.7%,連續三個月保持80%以上的高速增長。
被抑制的消費需求逐步釋放,市場供給結構持續優化,合肥消費市場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但是,長期來看,促消費、擴內需還要從多個維度發力。相關專家認為,合肥刺激消費還需要從需求端、供給端以及消費環境等方面給予政策協同發力。
對內,新消費活力涌動;對外,“穩外貿”顯現成效,展現合肥經濟“春風吹又生”的韌性。
自3月起,合肥進出口連續三個月實現“雙增長”,增速更是遠遠高于全國和全省;前5個月,合肥進出口總值972.3億元,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7位,同比增長21%。
這份亮眼答卷,印證著合肥外貿的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細看外貿答卷,不僅總分高,而且亮點多——主要貿易伙伴保持穩步增長,對歐盟、東盟、美日韓五大市場的進出口占全市外貿總值六成;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合肥外貿如何跑出“加速度”?
以“智慧監管”助力國際郵件“秒通關”,在合肥綜保區實現中歐班列貨物的二次轉關破解倉儲難……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推動了外貿企業發展。此外,為幫助企業輕松“出海”,商務、海關、稅務等部門送來“大禮包”。比如,為加快企業資金周轉,市稅務部門優化提速出口退稅,整體退稅周期僅4個工作日,較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分別減少6個和3個工作日。
政策準、措施實,一系列的“硬核”舉措讓合肥外貿有了直面困難的底氣以及謀求發展的勇氣。危機中的跨越、困難中的突破,彰顯出合肥產業的硬實力以及發展經濟的真功夫。
路是走出來的。當前,“合肥造”產能迫切需要“世界訂單”。外貿乘風破浪,更應該危中尋機,在轉型創新中發展。廬州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合肥還需進一步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繼續發揮優勢,挖掘綜保區潛力,加強與電商平臺的合作,促進外貿穩定運行。”
城市車水馬龍,鄉村綠意盎然,合肥正在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挖潛增效,壯大動能,增強后勁,拓展空間——看,合肥逆勢而上的穩健步伐;聽,合肥創新破局的強勁脈動。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養人”的合肥高站位遠謀劃,正化危為機,凝聚繼續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力求在“穩”的基礎上“進”得更大一些,在“好”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快”一些,推動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在淬煉中迎來新輝煌。
(來源:合肥在線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