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從“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密織“絲綢之路經濟帶”立體樞紐網
2019-01-21 10:35:56
Landbridge平臺
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實現了從地理邊沿到開放前沿的跨越。
在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樞紐中心過程中,新疆一方面研究如何更好地承接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加快“走出去”步伐,重塑經濟格局
日前,“紅淖1號”列車從新疆哈密淖毛湖站駛出,奔向甘肅紅柳河站,標志著紅淖鐵路投入試運營。這條鐵路開啟了出疆貨物新通道,使新疆東疆地區與華北地區的鐵路運輸距離縮短了1000多公里,對于改善新疆東疆地區特別是哈密2縣1市貨物運輸條件,降低綜合物流成本,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在紅淖鐵路試運營約100天前,連接“西歐—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中國西部”的高速公路在霍爾果斯成功打通斷點,“雙西公路”全線貫通。至此,我國至歐洲汽運實現全程高速。“從霍爾果斯出發,只要4個多小時就可到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比以前節省一半時間,運輸成本則減少三分之一以上。”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歡告訴記者。
地處我國“西北角”的新疆東挽內地、西接八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發展前景豁然明朗。紅淖鐵路、雙西公路作為新疆“東聯西出”的新通道,成為新疆鋪設“立體絲綢之路”,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樞紐中心的重要支撐。
從單線到環線
2018年12月20日,和田至若羌鐵路開工建設。這條鐵路建成后,將結束洛浦、策勒、于田、民豐、且末等地不通火車的歷史,為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開辟新的出疆通道,而且與南疆鐵路、格庫鐵路共同構成環塔里木盆地鐵路網,方便各族群眾出行,南疆林果等物資外運更為通暢。
新疆和若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盡忠表示,和若鐵路可使南疆群眾從若羌至青海出疆,不必再北上繞行,特別是和田地區群眾出疆路程將縮短1000多公里。這是一條便民路、致富路、友誼路,將進一步促進新疆南疆發展。
與新疆最南部的和田一樣,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也將成為一個鐵路樞紐,已開工建設的阿勒泰—富蘊—準東鐵路建成后,將與蘭新鐵路烏魯木齊至奎屯段、奎屯至阿勒泰鐵路等實現聯結,構成環準噶爾盆地鐵路網。
從單線到環線,新疆鐵路不斷延伸,拉動了沿途經濟發展,促進了相關產業成長。比如,依托路網的完善,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推出了“乘著火車游新疆”旅游品牌,讓游客“環游北疆”“暢覽南疆”,助力新疆旅游產業邁上新臺階。
除了鐵路,疆內航線也在密織成網。過去,新疆航線網絡是以首府烏魯木齊為中心,基本呈輻射狀,現在乘客出行則有了更多選擇。同處于南疆的和田、喀什相距500多公里,原來兩地沒有直達航線,如果乘坐飛機需北上到烏魯木齊轉機,算起來飛行約3000公里,成本高、時間長,如今兩地有了直飛航線,路程不到1個小時。
此外,南航于去年6月份還開通了喀什—和田—阿克蘇航線,這是首條南疆環飛航線,將這3座南疆重鎮聯結起來。
從邊沿到前沿
2018年12月31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X9401次貨物列車從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駛出,該趟班列是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于當年開行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此后,當日又開出2列班列,該中心全年開行班列數量達到1002列,創年度新高。
寒冬時節,滴水成冰,走進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卻是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如今,新駝鈴回響在千年古絲路,奔行在“鋼鐵絲路”上的“現代駝隊”,讓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緊密“牽手”。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實現了從地理邊沿到開放前沿的跨越。
作為新疆鐵路部門打造的對外開放及互聯互通重要樞紐,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于2016年5月份發出首列中歐班列。截至目前,已與國內82家外向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班列貨源組織輻射廣東、浙江、四川、山東、北京、上海、重慶等省市。班列開行規模由每周1列發展為每天3列,班列線路已達到20條,通達亞歐19國26城。
X9401次貨物列車滿載中糧屯河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番茄醬產品,由阿拉山口站出境,目的地為意大利那不勒斯。該公司番茄事業部負責人王艷麗說:“我們是中歐班列的受益者。得益于運輸效率的提高,公司目前已開行覆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常態化中歐班列,企業出口越來越順暢。”
“全年開行班列突破千列,刷新了歷史紀錄,我們將依托國際物流大通道優勢,不斷擴大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影響力,推進新疆從‘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新疆新鐵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軍表示,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將持續擴大物流輻射范圍,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爭取在新的一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再創新高。
新疆工信廳黨組書記胡開江表示,2019年將實施“西行班列提質增效”行動。提升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功能,助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加快建設。圍繞雙向貨源組織需求,拓展集拼集運合作城市數量,支持構建西行班列物流信息平臺,逐步實現班列重去重回、效益提升、市場化運營。
從走廊到游廊
2018年8月1日,G3012墨玉至和田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結束了和田地區無高速公路的歷史。至此,高速公路已覆蓋新疆所有地州市,全自治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800公里。
大路通處,產業漸興。新疆處于我國交通末梢,加之地域遼闊、“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使得交通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尤為明顯。目前,新疆已形成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伊犁河谷等林果產業帶,去年果品總產量約1000萬噸。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政府部門、加工企業及果農都一致認為,多年來新疆林果業發展,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
在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樞紐中心過程中,新疆努力將“走廊”變為“游廊”,更好地讓通道發揮作用。與走廊不同,游廊既為行人通道,也是停留、休憩、觀賞之所在。立足于發展“游廊經濟”,新疆研究面向內地,如何更好地承接產業轉移;面向毗鄰國家乃至歐洲,新疆哪些產品、技術能“走出去”,讓相關產業“沉淀”,重塑經濟格局。
“以航空+旅游為抓手,以航空+特色農副產品銷售為突破口,拓展航空產業發展領域。”新疆臨空經濟建設推進組辦公室主任王斌介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將努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次樞紐、中巴經濟走廊綜合承載區、全疆乃至全國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及南疆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和干鮮果品展示交易中心。
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比,烏魯木齊擁有國家五大門戶樞紐機場之一的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更有條件發展臨空經濟。據悉,該市已編制完成了《臨空經濟示范區總體方案》,正穩步推進臨空經濟示范區申報工作。
在陸上,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將進一步提高發運疆內產品的組織化程度,必將促進新疆更好地承接產業轉移,由通道經濟轉向“通道+物流+樞紐經濟”,從物流通道向外向型產業集聚區轉變。
“今年將著力抓好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和空港‘兩港’建設。”烏魯木齊市市長牙生·司地克表示,加快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加快申報汽車整車、糧食等指定口岸,積極打造外向型產業集群、產業園區,提升外向型產業發展水平。
(來源: 經濟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