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自貿區:打造高水平 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2018-12-06 09:23:34
Landbridge平臺
廣州市南沙區廣生路19號,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奧翼電子”)的總部坐落于此。今年2月,《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發布,南沙被定位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抓住這一機遇,奧翼電子乘風出海。“南沙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其平臺效應與紐帶作用為區內企業提供了許多國際合作和交流的機會。”奧翼電子總經理陳宇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利用南沙新的發展契機,技術交流方面,企業可以便利地與國外及香港高校進行交流與合作;融資方面,企業可以充分對接海外投資機構,拓寬了融資渠道。同時,南沙的地緣優勢和智能化通關體系還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便利,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南沙正處于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雙重國家戰略疊加發展的時期,是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陳宇總結道。
在南沙自貿區,像奧翼電子這樣的企業不在少數。據了解,自2015年南沙自貿區掛牌以來,三年間共累計新設企業50318家。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南沙,是廣州未來發展的重要極:“隨著軌道交通的建設,南沙將從地理幾何中心向交通中心轉變,其門戶樞紐的功能將進一步顯現。”
“下一步,我們將以南沙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的重要載體,推進粵港澳三地通關便利化,重點支持涉及人、財、物等生產服務要素自由流動的特色產業發展。”南沙自貿區官方在回復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稱。
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以廣州、香港和澳門為點,描繪圓周,圓周恰好覆蓋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在超過一萬平方公里的覆蓋范圍內,圓心恰好落在廣州的南沙新區。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擁有獨特優勢的南沙自貿區肩負著攜手探索、共同搭建“一帶一路”服務平臺、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任。
從南沙出發,89條國際班輪航線,連接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在6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除不丹外,均與南沙有貿易往來。今年7月,南沙自貿區啟動了“陸鐵聯運”對接“中歐班列”項目,貨物出口到歐洲的運輸時間比海運節省1個月,成本節省5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南沙自貿區為支點、連接東南亞和歐洲的多元化外貿物流渠道。據官方統計,今年1-9月,南沙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值達354.7億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交流不斷加強,成立南方國際產能和技術合作中心、中國貿促會南沙服務中心,與愛爾蘭香農自由區、東莞濱海灣新區、川南自貿片區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隨之而來的是南沙外貿業務的增長,跨境電商的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
今年“雙十一”當天,南沙保稅港區驗放清單票數339.99萬票,同比增長64.5%;驗放貨值達7.84億元,同比增長61.9%;驗放稅款達8871.79萬元,同比增長53.2%。以汽車平行進口為例,三年來南沙汽車平行進口量年均增長1.5倍,已成為全國第二大平行汽車進口口岸。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南沙自貿區提升國際合作另一大利器。南沙正加快建設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園,同時探索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經貿園和粵港澳專業服務集聚平臺,充分發揮港澳的獨特優勢,對接國際合作。截至今年10月,南沙自貿區累計設立港澳企業2644家,投資額累計731億美元。
據了解,2017年,南沙自貿區新設企業22736戶,同比增長60%;注冊資本新增5500億元,同比增長246%;特別是自貿區掛牌以來,自貿區內企業從原來的660戶增長近76倍,達5萬多戶,目前已落戶121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103家總部型企業。
這樣的成果與創新密不可分。南沙自貿區成立三周年,形成了376項改革創新舉措,平均3天推出一項,其中有19項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復制,90項在廣東省推廣,“跨境電商監管模式”“企業專屬網頁”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
打出金融靚牌
日前,南沙在政府公開網站上掛出一張清單,將近年來國家、省市賦予南沙的多重政策全部梳理清楚,境外投資者再也不用“蒙查查”。據介紹,為增強金融業對外開放透明度,進一步落實國家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近日,廣州南沙開發區投資貿易促進局聯合廣州南沙開發區金融局發布了《廣東(南沙)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業對外開放清單指引(2018年版)》。
金融,是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打出的一張靚牌。作為區域金融中心,廣州在金融領域的綜合實力,將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6月,廣州南沙國際金融島正式啟動,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項目正式落戶南沙。IFF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的“F20”,其落戶南沙,將充分發揮IFF金融外交平臺和戰略智庫作用,吸引國際資本和高端金融人才在南沙集聚。
9月5日,《關于廣州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提高金融國際化水平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市金融中心舉行。據悉,《實施意見》在“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下提出,目前廣州是一線城市中首個出臺金融擴大開放專項政策的城市,展現出廣州提升金融國際化水平的決心。
《實施意見》明確十條任務,包括放寬外資準入限制、降低港資澳資金融機構準入門檻等,其中多項任務與南沙直接相關。南沙作為重要金融改革創新平臺,在跨境人民幣、港澳金融機構合作等先行先試領域已有較大突破,截至2018年9月,南沙港澳金融類企業達1496家,占全區金融業企業總數的25%。而CEPA框架下首家粵港合資的廣證恒生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家外商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均落戶南沙。
據南沙方面介紹,南沙將建設成為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粵港澳金融全面合作示范區,重點發展科技金融、航運金融、跨境金融、粵港澳金融合作等現代化特色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國際領先的南沙金融服務品牌。
時代周報記者從南沙方面獲悉,掛牌三周年來,南沙自貿區累計形成17個金融改革創新案例,涉及跨境支付、跨境人民幣貸款和繳稅等方面。開展了熊貓債、跨境人民幣雙向貸款、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資產轉讓等多項跨境金融創新業務,累計跨境人民幣結算額超2977.48億元。區內多家銀行為跨境電商開立跨境結算賬戶,并簡化收結匯手續。
截至2018年9月,南沙金融企業達6013家,比自貿區掛牌前增加49倍,涵蓋銀行、證券、保險、融資租賃、股權投資、商業保理等多類金融業態。并在保險、期貨等多個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摩根大通期貨公司、中郵消費金融公司、復星健康保險公司等持牌法人金融機構,越秀國際金融中心、中金嶺南等一批大型企業金融總部項目已落戶南沙,已初步構建形成有競爭力的特色金融體系。
探索更高層次開放
11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為中國自貿區注入新的動能,賦予自貿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
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任在肩,南沙自貿區蓄勢謀求突破。
今年年初,時代周報記者從南沙自貿區官方獲悉,已上報國務院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方案》明確提出“探索在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設立自由貿易港區”,加快南沙自由貿易港建設。早前,廣州港務局一名負責人曾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家都在申報自由貿易港,但是我們的工作要走在前面,不能等。”他表示,無論自由港的建設批不批,南沙港區都將積極地探索制度創新,“對標自由貿易港去做”。
目前,南沙自貿區的初步工作設想是:依托南沙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港口基礎條件,圍繞推動國際中轉、國際分撥、國際貿易發展,實施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最大程度簡化一線貨物的監管手續,打造貨物“自由進出”的管理模式。
“自由貿易港的第一要素,就是必須進行隔絕,做到一線監管,二線不能滲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除此之外,放開貿易準入條件,建立離岸型經濟管理體制,以及探索基于國際貿易業務,與國際通行做法相銜接的金融、外匯管理規則,實現資金的“自由流動”,均在南沙自貿區下一步工作設想之列。
胡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國家要逐步把自貿區打造成自由貿易港,這個政策是明確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他認為,自貿區主要以貨物貿易為主,而自由貿易港包括人、財、物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南沙自貿區具有探索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優勢和條件,加上距離港澳較近,可以積極借鑒港澳的經驗。從自貿區到自由貿易港,將是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南沙自貿區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自貿區圍繞國際貿易和離岸貿易發展的金融配套體系和稅收體系有待提升,而在建立集約化的管理機構方面,如何建、怎樣最大程度整合、優化海關等監管機構職能,仍在進一步探索之中。
(來源:時代周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