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游地區綜合交通樞紐逐漸形成
2018-11-26 10:22:49
Landbridge平臺
“過去肩挑背扛,現在看設備忙”。
11月23日,兩江新區果園港,國投重慶果園港港務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負責人張溪海一邊巡查港口件散貨碼頭的設備運行情況,一邊感嘆碼頭工人工作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果園港正在打造長江上游地區綜合交通樞紐,也就是說各種貨物在這里通過鐵路、公路和水路,進行轉換運輸。轉換需要裝卸,張溪海就是指揮裝卸的人,不過隨著果園港智慧港口建設的實施,張溪海指揮的人越來越少,管理的自動化設備卻越來越多,他這樣作比較:“以前拿著擴音喇叭,扯起喉嚨指揮工人;現在滿港區轉悠,巡查設備。”
通過智能遠程控制系統,果園港實現起重機的自動化運行。記者 張錦輝 攝
裝卸作業
人力為主轉變為以機械為主
果園港鐵路專線作業現場,國內首臺軌道裝車機正飛速運轉,從澳大利亞沿水路進口的鐵礦石,快速填滿火車車廂。
“這批鐵礦石將通過港內鐵路,運往四川威遠的鋼鐵廠。”張溪海說。
這臺軌道式裝車機是果園港聯合武漢理工大學港口機械工程研究所研制,今年3月安裝完成,最近才正式投入使用。
與傳統的機械裝車后人工平頂不同,這臺軌道式裝車機配有自動平倉設備,是國內首創的裝車與平倉合一裝車機,裝完即滿足鐵路貨運規定的偏載要求,比傳統流動機械裝車效率有質的飛躍。
張溪海介紹,原礦石發運需要動用4臺裝載機,人力輔助12人,晝夜作業量為6000噸,有裝車機后,整個裝車流程只需要6人輔助,晝夜作業量達到12000噸,在人員減半的情況下作業量翻一番。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伴隨著果園港鐵水聯運業務的增長,果園港智慧港口建設進程也在加快。智能設備接連投用,使果園港生產以人力為主的操作模式轉變為機械為主、人力為輔的操作模式。
在果園港件散貨碼頭,有兩臺翻車機,這是張溪海重點監控的兩臺“黑科技”裝備。
張溪海介紹,這兩臺翻車機采用C型雙翻折返式結構,配套先進的環保干霧抑塵系統,額定作業能力3000噸/小時,這意味著每臺翻車機每小時可翻卸44節車皮,是目前國內作業效率最高的雙翻折返式翻車機。
“傳統的煤炭卸車,需要動用3臺挖機,人力輔助8人,晝夜作業量為6500噸。現在有了翻車機后,整個卸車流程只需要6人輔助清車皮,晝夜作業量可達24000噸。”張溪海說,C型翻車機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裝卸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顯著降低了安全風險和作業貨差貨損率。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臺翻車機綠色環保,采用的微米級噴淋降塵系統,不僅能有效降低揚塵,還能節約25%的用水。
起重作業
遠程操作安全有保障效率更高
在果園港,起重機是重要生產工具,是智能化改造的重點。
在果園港集裝箱碼頭,一個個巨型龍門吊好比一個個巨型手臂,將集裝箱抓住舉起放入貨輪。港區22個龍門吊,平均每天吊裝600個集裝箱,如何保證運行效率呢?
在龍門吊控制室,以前操作司機需要彎腰低頭90度進行作業,從五六層樓落差的高度,起吊貨物。這就好像拿著筷子夾火柴盒,一個集裝箱至少耗時4分鐘,一艘貨船、120個集裝箱,大概需要8小時。一個龍門吊需要三個司機輪番操作。
現在,智能遠程控制系統就像為巨型手臂裝上了大腦,只需要按鍵,就能將幾十米外的龍門吊精準對位。比起人工起吊,效率提升近50%。
果園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唐知安介紹,通過視頻監控和識別技術、多種位置定位檢測技術、傳感器、PLC和計算機軟件等的集成,果園港實現了起重機的自動化運作,提升了本質安全水平。
唐知安表示,果園港是首個采用互聯網遠程控制技術實現起重機自動化運行的內河碼頭。
在遠程控制模式下,即便是龍門吊這樣的大型起重機也能夠嚴格按照設定程序運行,可以自動完成大部分工作,操作員只需完成技術難度較高的抓箱、放箱即可。
“這項技術把設備操作間從作業現場搬到了辦公室,操作員在電腦前就可以完成相應工作,而且一名操作員可以同時操作三四臺機器,在減少人為失誤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唐知安說。
在一間遠程操控室內,重慶日報記者看到兩名操作員緊盯眼前的屏幕。屏幕上顯示著貨運堆場內軌道式集裝箱龍門吊的運行狀況,當吊臂離集裝箱50厘米、需要抓放箱體時,操作員才需要人工操作。
“我們現在已經有4臺場橋設備使用了遠程操作,今后要全面推廣。”唐知安說,人工操作需要操作員爬上爬下,操作間空間有限,經常需要彎腰作業,有安全風險不說,操作員還可能落下職業病。現在使用遠程操作,不僅人員更有安全保障,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運輸作業
皮帶傳輸機替代車輛運輸省時省錢
夜晚的果園港仍然繁忙。重慶日報記者采訪當晚,重慶果園件散貨碼頭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助理鄭驍正在中控室上晚班。他告訴記者,深夜會有多班滿載的列車抵達這里。他們的工作就是監控貨物從列車轉運到貨船上。隨著果園港多式聯運網絡的擴展,通宵加班已是常事。
鄭驍的感受來源于鐵水聯運線路的變化:截至今年10月,果園港已經開通10多條貨物中轉運輸路線,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功能逐步顯現出來。
皮帶傳輸機是港口重要的運輸設備,可連續、自動傳輸物資。如今運往四川、陜西、甘肅各大鋼廠的鐵礦石、鉻礦石、石油焦等大宗散貨,都選擇在果園港中轉。此前,果園港區內的散貨中轉都是采用車輛運輸的方式,耗時相對較長,成本相對較高,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
果園港正在加速打造港區傳輸廊道工程,該工程總長約6.5公里,內部設有皮帶傳輸機,可連續、自動傳輸物資。廊道連接果園港前方碼頭與后方港區鐵路線,分為兩條“鐵轉水”、一條“水轉鐵”皮帶傳輸線路,形成散貨在長江黃金水道與中歐班列(重慶)間雙向流通、無縫連接的通道。
果園建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鐵轉水”線路廊道投用后由果園港進港鐵路運來的礦石、煤炭等散貨,將由該廊道中的皮帶設備直接傳輸至港區碼頭,實現散貨運輸控制遠程化、調度自動化。
這種智能化的運輸方式提高了裝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為企業的物流運輸帶來便利。同時,由于廊道具有密閉式的特點,并在皮帶傳輸機上的中轉站配備干式、濕式除塵設施,能夠起到增加物料含水率,抑制粉塵飛揚的作用,助推綠色港口建設。部分傳輸機還配備除鐵器、皮帶秤和采制樣裝置,可在去除雜質的同時滿足計量和質檢的需求。
(來源:重慶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