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點到爭議 中俄木材貿易前景引廣泛關注
2018-11-12 11:33:42
Landbridge平臺
近年來,俄羅斯政局日趨穩定,經濟逐漸復蘇,隨著《中俄睦鄰友好條約》的實施,中俄貿易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特別是中俄木材貿易,已成為雙邊貿易的“熱點”。
進囗木材成“長線”
中俄木材貿易大規模發展起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已有十來年時間了。特別是近四五年,俄羅斯木材進口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已成為中俄貿易的長線產品。據滿洲里海關統計2000年前,中俄貿易額一直徘徊在60億美元左右2000年增加到80億美元,2001年達106.7億美元,2002突破11927億美元,2003年達1576億美元,去年為2123億美元。
這其中,增長較快的是木材,占中俄貿易總量的2%左右。而內蒙古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兩大口岸的木材進口量就占全國木材進口量的40%左右。據內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徐華良等業內人土分析,中俄木材貿易之所以增長較快,主要原因是:俄羅斯是世界上木材資源的富集區,也是目前世界上較少允許資源大量出口的國家。由于俄羅斯在“休克療法”中經濟遭受重創,出口資源是不得已而為之,而向我國出口資源產品是最佳選擇。
其次,森林是我國相對匱乏的自然資源,屬于戰略物質,同時,由于我國實施“天保工程”,森林采伐量下降,使本來就有限的木材產量進一步減少,市場缺口明顯加大,因此國家鼓勵木材進口。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對木材產品需求量加大。近年來,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中俄資訊網經貿欄目。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對木材等資源性產品的需求量逐年加大,但我國這方面的資源又相對匱乏,不得不尋找新的木材生產基地,而俄羅斯遠東地區豐富的森林資源,恰好成為我國的首選木材進口緩解木材短缺的局面。隨著我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森林采伐量逐年減少。但記者發現,濱洲鐵路線上運輸木材的車皮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比過去更多了,只不過這些車皮運輸的木材多數是從俄羅斯進口的。
從林業部門了解到,我國是少林國家,森林面積僅134億公頃,古世林總面積的3.9%。世界人均擁有森林蓄積量為7.8立方米,而我國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86立方米。為了有效保護利用這些有限的森林資源,我國在長江中上游、大興安嶺等林區實施了“天保工程”,致使本來就緊缺的木材產品更顯吃緊。
為此,我國從1998年開始,加大了從俄羅斯的木材進口量,每年從俄羅斯進口木材超過1400萬立方米,接近我國最大的商品材生產基地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商品材產量的7倍。內蒙古森工集團公司總經理孫扎根告訴記者,大量的俄羅斯木材進口,不僅極大地緩解了我國森林資源匱乏局面,同時也有力地滿足了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沿海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對木材產品的需求。
然而,由于俄羅斯的木材多是落葉松、樟松以及柞木等質材,加之我國進口的木材產品又多是原木,造成我國對進口木材利用的局限性。據滿洲里口岸辦派人到山東、河北等地調查,這些地區進口的俄羅斯原木主要用在蓋房上。中俄資訊網經貿欄目。
采伐業成為對俄勞務輸出主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目前大量進口的俄羅斯木材,多是由我國勞務輸出人員采伐的,采伐業已成為我國對俄勞務輸出的主業。內蒙古森工集團公司是我國最早在俄羅斯開展木材采伐業務的企業。自1987年第一次赴原蘇聯采伐過火木后,與俄方在這方面的業務始終沒有間斷過。
據內蒙古森工集團總經理孫扎根介紹,目前,內蒙古森工集團有6個森工企業在俄羅斯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等遠東地區實施森林采伐項目,執行合作合同9份,合同金額83293萬美元,采伐總量296萬立方米,年采伐45萬立方米,外派勞務人員858人。目前,內蒙古森工集團所屬的根河、莫爾道嘎、鳥爾其漢三個森工公司,又先后與俄方迪萊克斯森工股份有限公司、費羅拉實業有限公司等簽訂采伐合同,采伐總量為55萬立方米,年采伐13萬立方米,合同總金額3160萬美元,外派勞務人員410人。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黑河、佳木斯等地也利用與俄羅斯接壤的地緣優勢,每年輸出勞務近5萬人,到俄羅斯從事林業釆伐、加工和種植業。伊春市結合林區人才和技術特長,采取群眾自發和政府組織的形式,向俄羅斯輸送了5000多名具有豐富木材生產和加工經驗的下崗職工。中俄資訊網經貿欄目。
中俄木材貿易前景值得關注
中俄木材貿易能持續多久呢?業內人士對此有兩種看法。種看法認為進口木材有生態問題。俄羅斯現在是經濟困難,一旦恢復過來,就要對出口木材加以限制。他們預計俄木材進口增長態勢最多不會超過三四年。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進口木材前景不錯。木材加工是一個靠得住的產業,俄羅斯有取之不盡的木材,加之俄羅斯經濟因難,特別是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因此俄地方政府積極通過木材出口來擺脫目前的困境。他們認為,鑒于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在今后十年內,以木材資源為主的資源性產品出口結構將不會出現根本性轉變。
針對中俄木材貿易進口不斷增加的態勢,一些業內人士建議,若想保持中俄木材貿易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就必須發展俄羅斯進口木材加工業,實現落地增值,抓“長線”,釣“大魚”。他們認為,木材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未來經濟發展對資源產品的需求將有增無減。為此,發展進口木材加工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來源:中俄資訊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