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進出口總值從全國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
2018-09-27 09:24:09
Landbridge平臺
記者從省政府舉辦r “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上獲悉,五年來,全省進出口值從2013年的1227.7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714.9億元,進出口總值從全國第23位提升到第18位。
其中,2013—2017年,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值累計達1283億元,占5年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3.5%。今年前8月,全省進出口總值23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其中出口1419.9億元,進口886.1億元,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列全國第3位、第2位和第6位。今年前8月,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達254.6億元,增長38.3%;出口218.9億元,增長49.2%。
隨著陜西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大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往來,“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從最初的中亞地區延伸到歐洲腹地,運營線路達到10條,運載的貨物貨品從單一變得豐富多樣,基本實現了中亞及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僅今年前8月,“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已開行789列,全年有望突破1000列。
五年來,全省對外直接投資從2013年的2.9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6.6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從17.87億美元增長到39.1億美元。今年前8月,我省實際對外投資4.11億美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0.98億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累計對外投資11.5億美元,占全省境外投資總額的23.9%。
“朋友圈”不斷壯大。多層次的交流合作,拓展了陜西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讓陜西的國際“朋友圈”擴容壯大。今年5月,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吸引了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52位政要、1900余名境外嘉賓參會,參展企業總數超2000家;第二屆絲綢之路商務合作(西安)圓桌會邀請到24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使領館商務參贊、領事及官方機構代表,在西安達成“絲路跨境電商合作西安共識”,拓展了國際經貿合作的新空間。
自2017年4月1日掛牌成立到今年7月底,陜西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23145家,新增注冊資本4763億元。其中新增企業18452家(含外資企業244家),企業注冊資本4756.61億元(含外資注冊資本14.42億美元),新增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460家。
未來陜西將形成大西安1小時通勤圈
關中城市群2小時城際圈
9月26日,省政府舉辦“陜西‘一帶一路’建設五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第二場。記者從會上獲悉,五年來陜西大力推進“大交通、大樞紐、大物流、大服務”戰略部署,實現了行業改革發展重大突破,交通運輸從瓶頸制約變為競爭新優勢。未來陜西將形成大西安1小時通勤圈,關中城市群2小時城際圈。
五年來,全省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640億元,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7.5萬公里,路網密度達到85.03公里/百平方公里。建成24個高速公路項目1214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5279公里,連通98個縣區,構筑起與周邊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累計新改建干線公路6000公里以上,實現所有縣區通達二級以上公路。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7萬公里,實現了100%鄉鎮、99%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96%建制村通客車、100%建制村通郵。
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300公里,基本形成“兩縱五橫三樞紐”骨架網。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樞紐作用充分發揮,形成了“一主四輔”民用機場體系,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4187萬人次,穩居全國前八。郵政營業網點、快遞服務網點分別達到1802、5752個,郵政普遍服務作用充分顯現。
五年來,全省公路、水路累計完成客貨運量30.5億人、53.4億噸,鐵路累計完成客運量3.8億人,貨運量18.1億噸。建立全省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聯盟,西安、寶雞等11市實現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西安市“全國公交都市”試點創建取得成效。全力打造了一批綜合客運樞紐,實現公路、鐵路、地鐵等多種運輸方式的“零換乘”。
經過不懈努力,未來陜西將形成大西安1小時通勤圈,關中城市群2小時城際圈,周邊省會城市3小時輻射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4~6小時交通圈,全球1日航空圈,構筑起內外通道互聯互通、樞紐節點功能完善、網絡布局科學合理、運輸方式銜接高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的高品質綜合交通。
航空+鐵路+電子 口岸通關能力不斷提升
助推我省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陜西口岸經過三十多年的探索實踐與改革創新,形成了以航空口岸、鐵路口岸和電子口岸為主要支撐的口岸體系,為我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速自貿試驗區建設,助推“三個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航空口岸發展方興未艾
5年間 我省出入境旅客增長1.5倍
“陜西不靠海、不沿邊,連通世界靠藍天”。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我省目前唯一的正式開放口岸。
目前,航空口岸運營國際(地區)客貨運航線58條,通航點47個,初步實現了客運覆蓋日、韓、東南亞,通達歐美澳布局,貨運不斷向“一帶一路”國家大城市延伸的格局。2013年到2017年5年間,我省國際(地區)航線增加了34條,國際通航點增加了29個,出入境旅客增長了1.5倍。今年1-8月,出入境旅客185.3萬人次,同比增長43.4%;進出口貨運量3.2萬噸,同比增長31.6%。
鐵路口岸發展持續發力
“長安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00列
2014年10月,國家口岸辦批準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內的鐵路車站對外開放,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繼重慶、成都之后第三個獲批對外開放的鐵路口岸,也是我省繼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之后第二個獲得國家批準對外開放的口岸。
自2013年11月28日“長安號”中歐班列首開以來,累計開行突破1000列。今年1-8月,共開行“長安號”中歐班列789列,運送貨物總重達81.88萬噸,同比增長5.31倍,實現了中歐班列年度開行總列數、重載率、貨運量三個全國第一。
電子口岸發展潛力巨大
上半年通過“單一窗口”辦理主要外貿業務的覆蓋率超過70%
2006年,我省開始啟動電子口岸建設工作。2015年6月,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了陜西電子口岸公司,進一步建設完善了陜西省電子口岸公共服務平臺。2016年,啟動了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規劃建設工作。
2017年4月,我省被國務院口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列為“單一窗口”標準版首批試點的5個省之一。2017年6月,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實現了“統一域名、統一界面、統一標識”并全面上線運行。“單一窗口”標準版的推廣應用,大大降低了我省外貿企業的口岸通關成本,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去年底,我省通過“單一窗口”辦理主要外貿業務的覆蓋率突破30%,今年一季度,超過50%,上半年超過70%,8月1日以后貨物申報業務覆蓋率達到了100%。
(來源:西安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