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商務助力市場經濟轉型升級
2018-08-09 09:40:39
Landbridge平臺
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央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商務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城鄉市場繁榮活躍,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升,為促進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商貿領域實現變革式發展
2017年,青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800億元大關,達到839.03億元,同比增長9.3%,比1978年增長30.2倍,平均每年增長12.15%。從人均消費看,1978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只有210元,到2017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達到3776.7元,增長17倍,年均增長10.1%,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商品質量持續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2年的48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839.03億元,年均增長11.8%,占全省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由2012年的26%提高至2017年的31%,人均消費由2012年的8374元增加到2017年的1.4萬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交易額由2012年的133.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598億元,年均增長35%,網絡零售額由2012年的27.8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21億元,年均增長52%。大宗商品市場保持繁榮,二手車市場交易量、交易額分別增長136%和91%。
消費促進月以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要為目標,通過上下促動、城鄉互動、行業聯動,為企業搭建多樣化促銷費平臺,政府推動、企業參與的方式,創造良好的消費購物環境,讓廣大群眾方便消費、放心消費,達到活躍消費市場、培育消費熱點、惠及百姓生活的目的。
青海省地域遼闊,村落遍布,農村公路基本實現了村村通,但是物流體系還不完善。因此,電子商務進農村是打通青海省農村物流通暢的機遇,青海省利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構建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各示范縣鼓勵郵政、供銷、商貿流通、第三方物流和本地物流等企業在內的各類主體,相互競爭的基礎上,制定了農牧區電子商務物流解決方案,打通了下行“最后一公里”和上行“最初一公里”的物流瓶頸。
2016年6月,青海納入全國冷鏈物流綜合示范省份,這對于青海這樣一個農畜產品資源富集、冷鏈物流基礎薄弱的省份來說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截至目前,青海累計新建、改造農產品市場136個,“萬村千鄉”農家店覆蓋全省100%的縣、90%以上的鄉鎮和85%以上的行政村,全省18個貧困縣實施了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程,以西寧市、海東市、海南州、格爾木市為節點的區域性家政服務網絡初步建成,在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帶動農牧民創業增收、助力全省脫貧攻堅目標實現做出了積極貢獻。
對外開放領域進一步拓展
青海省對外貿易規模逐步擴大,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青海省對外貿易自1980年開始起步,2017年,全省自營商品進出口總額6.26億美元,同比增長45.1%,與1980年自營初期887萬美元相比,對外貿易額增長近70倍,年均增長11.2%。外貿總額的不斷增長,加快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步伐,增加了稅收和財政收入,促進了社會就業,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青海省傳統高耗能產品占主導地位的出口格局發生改變,新能源產品、特色農畜產品、文化產品等一批新領域特色商品出口實現零突破,全省自營商品進出口回暖向好,加工貿易產品呈現多元化。著力推進貿易平臺、國際營銷網絡和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三項建設”,建成國際營銷網點18個、綜合性進口商品展銷平臺12個。全省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達143家,特別是國有企業進出口總額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27.1%,較2013年提高10個百分點。“請進來”戰略深入實施,累計審批外商投資企業616家,投資總額102.97億美元,合同外資51.2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8.94億美元,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及金融期貨、融資租賃等高端服務業外資占比有較大提升。連續成功舉辦“藏毯展”、“絲綢之路經濟帶經貿合作圓桌會議”等大型經貿活動,為推動青海在新時代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做出積極貢獻。“走出去”戰略有所突破,累計備案境外投資企業和機構77家,協議投資額18.79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拓展到3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13.8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7倍多。成功舉辦越南、白俄羅斯、意大利、哈薩克斯坦“青海特色商品展”,推動青海省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取得實質進展。
對外開放載體平臺日趨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成運行,通關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青海曹家堡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關運營,搭建了青海省對外開放新平臺。陸續開通7條國際新航線,架設了青海省與世界交往交流的新橋梁。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開辟了青海省特色產品、優勢資源出口新通道。
作為青海的重大商貿活動之一,從首屆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舉辦至今已有15年,國內外客商參展參會數據持續攀升。歷經15年,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展覽會已經發展成為青海國際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并為推動青海在新時代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做出積極貢獻。
中歐班列以適合裝運集裝箱的貨物編組列車,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征,以及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已經成為國際物流中陸運運輸的骨干方式,成為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務實合作水平的重要載體,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平臺。
2017年9月29日,由青海省商務廳和格爾木市政府組織的第二列中歐班列(格爾木—俄羅斯.彼爾姆)從西部鹽湖城格爾木車站駛出。這趟班列將經由西寧到達俄羅斯彼爾姆市布羅齊納亞車站,全程6359公里。班列編組41輛,運輸貨物1671噸,全部為柴達木循環經濟示范區生產的鹽湖化工產品。
青海省商務廳廳長尚玉龍介紹,中歐班列的開通,為青海經濟加快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是全省對外開放的一件標志性大事,填補了青藏高原開通中歐班列的空白,是青海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又一重要舉措,為青海省推進向西開放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成為全省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新亮點。
下一步,青海省商務系統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五四”戰略為主抓手,深化商貿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在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加速對外貿易動能轉換、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等方面實現創新變革,為推動全省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多做新貢獻。
加快現代流通建設,著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著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流通現代化,加快供需銜接智能化,發展現代供應鏈,著力改善消費環境,培育消費新的增長點,增加商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斷增強消費在全省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
加速轉動力調結構,著力提升外貿競爭新優勢。積極融入貿易強國行動計劃,推動技術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以各類產業園區為載體,積極承接東中部加工貿易梯度轉移,促進貿易結構優化調整,提升外貿發展質量效益。加大千萬美元進出口潛力企業和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改革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分配標準,擇優支持實體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進區域開放戰略,著力促進開放型經濟邁出較大步伐。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推廣復制自貿區建設試點經驗。加強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區域協作,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投資貿易與交流合作。加快口岸開放體系建設,構建完善綜合服務保障功能。辦好藏毯國際展覽會等經貿活動,培育打造新型開放合作平臺。
實施商務惠民工程,著力增強服務保障民生能力。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支持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推進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鼓勵商務領域關乎民生、帶動就業的行業發展壯大。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改善青海省廣大農牧區商貿設施環境。聚力商務精準扶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新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