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贊肯尼亞“中國造”鐵路列車:服務和在中國一樣好
2018-07-06 11:10:39
Landbridge平臺
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6月26日刊登題為《“服務和在中國一樣好”:中國如何在非洲建設鐵路線》的報道,講述了記者薩穆埃爾·布里在肯尼亞乘坐蒙內鐵路列車的體驗。全文摘編如下:
一位年輕的婦女優雅地站在那里,身著黑黃紅三色制服。她并緊雙腿,叉開雙腳,雙手并攏在小腹前面。她的前面和后面還站著更多保持同樣優雅姿勢的婦女。她們仿佛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指引著,同步向前走了幾步,然后轉身。列車門關閉了,馬達拉卡鐵路快車駛向蒙巴薩。
馬達拉卡鐵路快車不是非洲的火車,即便它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沿海城市蒙巴薩之間來回運行。列車乘務員多琳·奧蒂諾及其同事是中國培訓師培訓的。這些動作和工作流程都是“中國制造”。制服、列車里的滅火器、火車頭、鐵軌——全是中國貨。
報道稱,列車迅速將交通擁堵的內羅畢甩在身后。視野中的倉庫被單戶住宅取代,隨后是波紋白鐵皮棚屋。女人在河邊洗衣服。僅僅20分鐘后,列車就到達第一站:內羅畢郊區的阿西里弗,少量的人上了車。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因為中國正在這里修建一個占地12公頃的工業園。
過了阿西里弗,列車以大約每小時110公里的速度在綠色大草原上行駛。現在是雨季,這里有數以百萬計的白色花朵。
報道稱,乘坐殖民地時代修建的舊窄軌鐵路就像是冒險,而且往往會晚點幾個小時。今天新的直達列車從內羅畢到海岸只需要5個小時?;疖噹缀醪粨u晃,乘客在打瞌睡。車廂的標牌上寫著禁止往地面吐痰。乘坐這趟列車的賈菲特·朱馬在內羅畢接受再教育。他說:“這非常方便。”另一位乘客喬伊斯·姆龐達說,他乘坐火車需要大約10瑞士法郎,二等車廂有些擁擠,“但總體來說,這列火車的優點多于缺點”。
列車抵達蒙巴薩時晚點了5分鐘。這個港口城市是肯尼亞通往世界的門戶,如今擁有東非最大的集裝箱港口。每年超過100萬個集裝箱在這里轉運。“昨天我們往新鐵路列車上裝載了700個集裝箱”,集裝箱港口高管愛德華·奧皮尤自豪地說。
報道稱,中國企業家姚輝(音)的公司為建筑物安裝外墻和內飾,目前正在給一座新酒店的塔樓陽臺安裝欄桿。他3年前來到這里。他的60名員工都是肯尼亞人,也都是他自己招聘和培訓的。他說,這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但從長遠來看是值得的。
姚輝坐在新鐵路列車的頭等艙。“這里的服務和在中國一樣好”,他說,這條鐵路線改善了肯尼亞人和中國人之間的關系。“開通以來,他們向我們展示了更多的尊重。”
報道稱,今年5月底,馬達拉卡鐵路快車開通一周年慶祝活動在內羅畢火車站舉行。鼓手和舞者在站臺上熱情表演,中國鐵路工作者拿著手機拍攝,身穿深藍色制服的肯尼亞鐵路公司總經理也跳起了舞蹈。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第一年很艱難:“鐵路從開工建設到運營,我們中間幾乎沒有中斷工作。”但鐵路服務穩步提高。乘客最初不能在網上購票,火車站不提供食物。這些情況都已經發生了改變。
報道稱,新線路的乘客人數令人印象深刻:1年來乘客已達130萬人次,且通常情況下所有座位都能坐滿。但這條鐵路主要是為了運輸貨物而建造的。自年初以來,該鐵路已經運送了60萬噸貨物,即大約4.5萬個集裝箱。肯尼亞鐵路公司總經理阿塔納斯·馬伊納計劃把明年的運輸量提高到1000萬噸以上。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目標。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