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40年·跨省聯動特別報道
2018-05-23 09:31:03
Landbridge平臺
“風煙猶可望,歌笑浩難聞。”在漫長的歷史中,黃河流域的甘肅,長江流域的重慶,云貴高原的貴州,北部灣的廣西,各自內部尚且山水阻隔,更不要說對外互聯互通。
時代的偉力,將這個過去絕無可能的愿望實現了,隴渝黔桂因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而牽手共進。
關山擋不住,西部攜手建中新南向通道
中新南向通道的合作基礎,源于2015年11月7日中國和新加坡簽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框架協議。對于這個項目的聯通戰略,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職總秘書長陳振聲說得明確:要建立一種新的互聯互通,把重慶和中國西部、其他地區以及全世界聯系起來。
中新南向通道是一條復合型國際貿易物流通道。它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為重要節點,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盟主要物流節點,進而輻射南亞、中東等區域。
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方于2017年8月31日簽署《關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
4月20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2018年中方聯席會議在重慶召開,渝黔桂隴邀請內蒙古、四川、云南、陜西、青海、新疆6省區參加,各方就進一步合作共建南向通道達成共識并提出“重慶倡議”。
過去,物流成本高企,一直是制約西部地區發展的痛點。數據顯示,內陸地區物流成本一度占GDP的16%,遠高于沿海地區的8%和發達國家的4%。
現在,南向通道這一新物流動脈正改寫傳統格局。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物流部部長侯凱介紹,以往沿長江順流而下,由上海轉運東南亞,需要30天左右。現在經廣西北部灣出海至新加坡鐵路運行只要2天,整個運輸可以節約20天左右。
西部物流痛點迎刃而解。中新南向通道跨過黃土高原,掠過青藏高原邊緣,穿過云貴高原,直奔浩蕩的南洋而去。
向南向南!西部各省班列密集開啟
隴渝黔桂在水路方面各有特點,蘭州有水無港,重慶有江有港,貴陽無河無港,南寧有海有港。然而,不管它們的差異有多大,中新南向通道提供了另一種可能,西北、西南、南洋直接實現大聯通。
在重慶,2017年4月份北部灣—重慶試運行班列,同年9月實現正式運營。截至今年5月10日,累計開行173班,目的地覆蓋全球6大洲的51個國家的89個港口。
在甘肅,首趟南向通道國際冷鏈測試班列2017年11月20日在蘭州國際陸港發運,蘋果、洋蔥和有色金屬產品出口至泰國、緬甸、越南等國家。
在貴州,一列滿載出口貨物的班列于4月20日從貴陽南站改貌物流中心向欽州港駛去,這標志著南向通道貴州段測試班列開通運行,貴州參與共建南向通道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云南,5月18日,欽州港—昆明雙向班列首發,這是南向通道中國國內端建設的一項新突破。欽州港至昆明雙向班列全程運行時間約27小時,較普通貨運列車減少12個小時。
在廣西,作為南向通道出海樞紐港,北部灣港已開通至印度、中東、香港、新加坡班輪航線,其中北部灣港至重慶、香港、新加坡將逐步實現“天天班”。
日前,《甘肅日報》記者一路南行,實地走訪重慶西部物流園、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北部灣國際港等重點物流關節。在重慶鐵路口岸,一排排集裝箱貨柜整齊碼放,一輛輛貨運卡車進進出出,通過“渝新歐”發往歐洲的國際貨運班列整裝待發。在黔北現代物流新城,一座座建筑設計獨特,優美大氣,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
海天一色藍,潮涌北部灣。欽州保稅港區正不斷深化與東盟全方位開放合作,加快南向通道陸海樞紐建設,著力培育多式聯運龍頭企業,帶動更多企業通過南向通道走出去。
重大機遇,貴州搭上“一帶一路”快車
5月13日,以“多彩貴州甘肅行”為主題的精品旅游推介會在蘭州舉行。甘肅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火玉龍表示,甘肅和貴州在旅游資源上互補性強,將共同開發一些線路產品,共同推動中新南向通道建設。
南向通道為貴州開辟了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機遇。黔北現代物流新城于2016年7月開工,是規劃建設中的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物流園,總占地面積9400畝。目前,中國(貴州)國際貿易貨物申報系統已上線運行,貴州茅臺進出口有限公司、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均已入駐。
目前,物流新城的萬國館、電商托盤中心、大數據展示中心、智慧指揮中心已建成并投用。電商快遞倉庫、電商快遞中心信息大樓、冷鏈物流區、酒類貿易倉儲區、智能停車區信息大樓等主體施工已完成,標準化倉儲、鋼材、糧油、汽配汽修、公鐵聯運等板塊已啟動建設。
信息聯通也將黔北物流新城變得更智能、更現代。貴州遵鐵物流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阮閎介紹:“園區建立的現代物流大數據平臺,讓園區貿易、金融、物流等功能系統連接起來,實現了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形成云上云下新城,推動著現代物流升級。”
貴州利用大數據基礎優勢,不僅逐步構建起大數據智慧物流平臺,推動貴州成為聯通國內外的云上信息港,同時也必將為中新南向通道建設提供強大的信息支撐。渝桂黔隴共建協議中明確提出,要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中國—東盟信息港、貴州大數據產業、甘肅面向中西亞信息聯通匯集的優勢,提升服務南向通道、聯動東盟經貿交流的信息互通能力。
貴陽南站改貌物流基地是西南占地面積最大的貨物集散地,作為中歐班列場站被列入國家口岸發展“十三五”規劃。目前鐵路口岸的規劃設計、申報籌備和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正有序推進。
貴州省商務廳副廳長黃筑筠表示,南向通道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貴州省對外開放的大環境,也為貴州企業走出去、外資融進來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發展潛力,將為貴州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季風北上,帶來南洋溫暖的氣息
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塑造了中國西南與西北的氣候,它們帶來了溫暖潮濕的氣流也帶來了雨水。如今,雙方的商業貿易,也隨著兩洋的溫暖季風愜意地交織在一起。
南向通道,這個名字好似更多強調著中國西部出海。事實上,這不是一條商業的單行道,而是雙向互行;它也不局限于中國和新加坡,其中蘊含的商機面向區域內所有國家。
對東南亞國家乃至更多其他臨近地區國家來說,它們的貨物也將源源不斷地通過這一物流大通道進入中國西部,比過去更便捷。
柬埔寨茉莉香大米從廣西欽州港到達重慶西部物流園,第一次進入了中國西部內陸消費市場;原本從東部海港進入中國內陸的菲律賓香蕉,也更快捷地到了消費者手中;百多年來一直海運的東南亞咖啡豆,也從此改道一路北上直達歐洲……
南向通道并非止步于中國和東南亞,與中歐班列(重慶)聯動后,它正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成為銜接“一帶”和“一路”之間的橋梁。去年9月28日,在越南生產的高端服裝就通過“南向通道”跨境公路班車運輸至重慶,后經中歐班列(重慶)運輸到了德國。
英國已故歷史學家博克舍認為,處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交匯地帶的季風亞洲,在地理上和戰略上將成為21世紀的中心。也許,這個說法不乏夸張的修辭色彩,但顯而易見的是,中國西部省份之間的發展因南向通道而空前緊密,和域外國家的交流互動也因南向通道而愈益密切。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