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自貿區打造國際航運貿易新高地
2018-04-20 09:21:53
Landbridge平臺
南沙自貿區掛牌三年以來,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14.5%,從2014年的1291.4億元發展到2017年的1951.7億元;落戶南沙航運物流企業累計達4802家,自貿區掛牌以來至2017年底航運物流企業數量增長超過12倍;南沙港國際航線增加41條,南沙汽車碼頭成為全國平行汽車進口第二大口岸……
4月16日,南沙自貿區舉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三周年貿易便利化改革創新情況通報會,廣州南沙開發區口岸工作辦公室會同南沙海關、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南沙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南沙海事處等口岸單位,共同通報了南沙自貿區掛牌三年來的貿易便利化改革創新情況。
航運物流要素快速集聚南沙
“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南沙深入貫徹國家賦予自貿區的使命和任務,先行先試,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改革,打造南沙“智慧口岸”品牌,口岸通關方面創新141項,屬全國首創36項。”南沙開發區口岸辦副主任羅建文介紹道,在口岸系列改革舉措推動下,南沙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國際航運樞紐主要承載區建設不斷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港口服務能力大幅提升。自貿區掛牌三年以來,貨物吞吐量累計超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3800萬標箱,汽車吞吐量超180萬臺,助力廣州港進入全球2000萬標箱俱樂部。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達到89條;集聚了全球知名班輪公司,航線通達全球200個多港口城市。
——港口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南沙港已建成16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1600萬標箱。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一期工程實現了10萬噸級與15萬噸級集裝箱船雙向通航。已建成3個汽車滾裝船泊位。保稅港區已建成物流倉儲設施55萬m2,在建35萬m2,規劃建設60萬m2。
——航運物流要素快速集聚。中遠海運散貨全球總部、中遠航運風電總部、唯品會跨境電子商務總部等航運物流總部企業落戶南沙。廣州航交所發展成為華南規模最大的航運交易平臺,成立以來累計完成船舶交易2690艘、交易額110.86億元;“珠江航運指數”填補了珠江水系區域性航運指數的空白,并納入國家航運經濟運行數據庫;成立50億元規模的航運產業基金。
羅建文表示,下一步,南沙將致力開放創新,加強港口建設合作、加大開拓國際航線力度,與沿線國家締結友好港口;推動自貿制度向國際規則轉變,助推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推進南沙港四期、國際郵輪碼頭、近洋碼頭、海嘉碼頭等一批重點港口基礎設施,推進物流倉儲設施建設。力爭推動國際航運中心躋身世界前列、國際貿易新樞紐功能和國際物流中心功能不斷強化。
改革創新鋪就海上高速路
“口岸通關方面創新141項,屬全國首創36項。推出功能集成度最高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建成18個功能模塊、涵蓋21個部門,口岸效率全國領先。”羅建文介紹道,南沙推動口岸聯檢部門信息化平臺不斷優化,對“線上海關”、“智檢口岸”、“CII易檢服務”、“智慧海事”等信息化平臺進行業務創新、流程再造,平均通關效率提高50%以上;在全國率先推出“互聯網+易通關”、建設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率先全面實施邊檢出入境無紙化申報、建立海事無人機智慧口岸服務隊、建設船舶載運危險貨物比對快速通關等一批標志性改革舉措。
“三年來,南沙海事處不斷提升智能服務水平,先后研究制定了17項促進貿易便利化的創新監管服務舉措,成立廣州海事局自貿區國際船舶登記中心,成功推動自貿區國際船舶登記制度落地和‘廣東南沙’船籍港設立,放寬了對登記主體外資比例的限制,吸引更多高端航運要素聚集南沙;牽頭開展聯合登臨檢查工作,為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南沙港提供便利。”南沙海事處副處長李金錫向記者介紹道,南沙海事處率先在廣東省內實施國際航線船舶進出口岸許可證等海事單證遠程自助打印,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智慧海事”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打造海上高速公路。
“2017年南沙邊檢驗放出入境人員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大關,特別是南沙郵輪口岸出入境人員數量居全國同類口岸第三名,船員出入境數量居全國前列,‘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開放格局加速形成。”南沙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檢處處長張紅軍介紹,南沙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推行“出入境船舶24小時隨到隨檢”、“郵輪過境旅客免辦邊檢查驗手續”等便捷通關服務,先后為400艘次船舶提供了出入境便利,縮短手續辦理時間1600余小時,減輕企業經濟負擔約200余萬元。創新搭建“CII易檢服務平臺”, 船舶作業實現“零待時”全面實施出入境無紙化申報,截至2017年底,共查驗出入境船舶5000余艘次,無紙化申報率實現100%;船舶在港時間平均縮短1.5小時,平均為每艘次船舶節省相關費用2萬元,大幅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率先。
打造世界級灣區物流中心
“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示范區建設漸成規模。”南沙海關副關長吳云向記者介紹道,南沙通過粵港跨境貨棧模式,實現香港機場與南沙保稅港區物流園區之間一站式的“空陸聯運”,打通大灣區物流通道,物流運輸時間壓縮1/2以上,2017年業務量實現跨越式發展,共進口約2095.1噸貨物,貨值約2312萬美元,同比增長65.1%。
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優品國際分撥中心(以下簡稱“分撥中心”)是國內數字跨境供應鏈領軍企業卓志供應鏈與世界航運巨頭馬士基物流的合作項目,目前項目已完成業務模式和配套監管設計、開展了小批量測試,待實現批量、規模化運營后,將吸引一大批海外知名品牌集聚南沙。
廣東卓志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楊娟介紹,“分撥中心項目通過整合消費升級新業態與傳統國際貿易的供應鏈服務優勢,吸引海內外知名品牌商、零售商、貿易商,從而在南沙自貿區聚集貨物,進而聚集資金、聚集人才,并帶動航線拓展。”
據悉,分撥中心項目引入負面清單理念,打通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流動,打造包括多功能智能倉庫、外貿通關服務系統、多式聯運優選訂艙平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結算配套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在內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在傳統服務內容之外,分撥中心還可以提供質量溯源、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幫助生產商、貿易商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打造世界級的灣區物流中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