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競爭力2018年度報告:“一帶一路”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逆勢發展
2018-04-10 11:04:42
Landbridge平臺
2017年,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動、貿易保護主義重新興起的大背景下,亞洲區域經濟合作勢頭不減反增,“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拉動力。
博鰲亞洲論壇8日發布的《亞洲競爭力2018年度報告》指出,2017年,“一帶一路”倡議的紅利集中顯現,夯實了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社會基礎。首先,“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更高的收入。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近18萬個就業崗位。
此外,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沿線國家陸上、海上、天上、網上交通四位一體聯通,方便了沿線國家的交往與經濟合作。基礎設施的連通是東盟經濟一體化的基礎,2010年通過的《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囊括700多項工程和計劃,投資規模約3800萬美元。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與許多項目與該規劃重合,而且通過亞投行、金磚國家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并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和先進技術與成熟經驗。
“一帶一路”倡議還在推動跨越“數字鴻溝”、教育減貧、普惠金融、改善生態、發展特色旅游、加強文化交流、開展醫療合作、更多民眾分享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蛋糕”等方面釋放積極紅利,使那些過去“被全球化遺忘的角落”獲得重大發展機遇。這些紅利夯實了沿線國家參與的民意基礎,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加速推進的拉動力。
報告還提出,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亞洲區域統一大市場加速形成。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中日韓自由貿易合作機制、中國—東盟“10+1”、亞太經合組織、中阿合作論壇等多邊合作機制正在推動所屬經濟體發展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形成以“一帶一路”為脊梁的更大范圍內的自由貿易區。
“‘一帶一路’建設與全球化緊密相連,有助于幫助亞洲各經濟體提升競爭力。”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為應對逆全球化的挑戰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法,也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分享和成果共享的平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