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017外貿進出口筆電產業成增長“第一引擎” 渝新歐班列輻射帶動效應明顯
2018-01-23 17:18:10
Landbridge平臺
重慶海關18日發布消息稱,2017年,重慶市實現進出口總值4508.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9%。其中筆記本電腦占同期出口總值的44.6%,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第一引擎”。
近年來,重慶市利用國際產業轉移機遇,通過產業集群招商模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得益于惠普、宏碁等企業在渝訂單增長,包括筆記本電腦在內的電子產業成為當地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海關數據顯示,重慶市筆記本電腦出口呈現“量價齊升”態勢。2017年,重慶市共出口便攜式電腦4856.9萬臺,增加6.9%,出口價格平均每臺2646元,同比上漲14.5%。該產業出口值對重慶市出口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12.6%。
此外,渝新歐班列輻射帶動效應顯現,2017年,重慶市通過渝新歐班列進出口178.8億元,增長39.7%。筆記本電腦出口的快速增長,同時也助推了渝新歐班列常態化開行。2017年渝新歐班列開行量達到663班,其中商品集中于筆記本電腦、微型電腦、平板電腦等的去程班列開行406班,實現出口額158.7億元,同比增長42%。
此外,在重慶出口格局中,作為重慶另一支柱產業的汽車摩托車也實現快速增長。據統計,重慶同期出口摩托車產業出口值同比增長13.1%,汽車及汽車零配件出口之同比增長25.9%。
在貿易形式方面,2017年重慶市加工貿易進出口值達到2074.4億元,增長25%,占同期重慶市外貿總值的46%,比重較2016年提升5.5個百分點。這顯示加工貿易在重慶仍保持較快發展態勢。
此外,智能制造等新興產品成為重慶外貿中的“新亮點”。以智能穿戴設備為例,2017年,重慶市出口智能穿戴設備達到233.2萬臺,增加1.1倍,實現出口值15.7億元,同比增長6.5倍。
近日,重慶市宣布啟動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產業,并著重為傳統產業植入“智能因子”。隨著行動計劃的實施,智能制造產業將在重慶外貿中持續釋放潛能。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