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啟用新貨幣支付系統 俄媒:為打造獨立儲備貨幣
2017-10-27 15:30:39
Landbridge平臺
俄媒稱,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為俄羅斯盧布和中國人民幣金融業務建立PVP(支付對支付)支付系統。此舉目的在于降低貿易中的匯率風險。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威廉·恩達爾在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網站的文章中寫道,盧布和人民幣面臨的主要潛在風險是美元和美國財政部可能的金融戰行動。
據俄羅斯今日經濟通訊社網站10月24日報道,美國致力于損害中俄貿易,這不足為奇,畢竟其規模和總量正迅速變得非常可觀。到今年12月,兩國貿易額將達800億美元,同比增長30%。但決定建立新的支付系統不僅是受到這一事實的影響。
中國外匯交易系統(CFETS)在其官網上發布聲明指出,除俄羅斯盧布外,CFETS還計劃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基礎上為人民幣與其他外幣業務啟動類似PVP系統。
報道稱,盧布與人民幣相互結算(不通過美元)平臺的建立是國際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這一消息自然不被華爾街銀行喜聞樂見,畢竟它們從1944年起就開始為至今占主導地位的美元體系工作。
實際上,上述舉措的意義甚至不在于降低中俄貿易中的匯率風險——雙方貿易早就繞過美元使用本幣結算。其意義在于,建立廣闊的不依賴美元的新儲備貨幣區。朝著中國與俄羅斯及“新絲綢之路”上其他伙伴國的雙邊貿易使用本幣直接結算邁出的最新一步,為打造有生命力的、能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奠定了基礎。
報道稱,10年前,西方經濟學家還否定事態如此發展的可能性,稱這一前景“荒謬”。他們確信,人民幣有機會成為儲備貨幣還需好幾十年。2004年前,人民幣甚至都不在中國境外發行。自那以后,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為人民幣國際化開展了認真工作。匯豐銀行在其2016年的報告中指出,2012年以來,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2015年10月,中國啟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此前,該國已與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簽署合作協議,但自己的支付系統提供了一個防備美國對華實施制裁的備選方案。俄羅斯也意識到有必要推出自己的支付系統,因為這有助于大幅降低對華盛頓決策的依賴。今年3月,俄羅斯央行行長埃莉維拉·納比烏林娜表示:“我們完成了建立自己的支付體系的工作,今后倘若發生不可預見之事,俄羅斯在SWIFT系統內的所有金融業務將繼續在國內進行。我們創造了替代選項。”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