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媒體人在新絲路起點看“一帶一路”的臺灣機遇
2017-09-28 11:00:56
Landbridge平臺
從2014年11月第一列“義新歐”中歐班列發車,到一周一至兩班的常態化運行,千年絲路重啟于義烏,使浙江義烏成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橋頭堡。
23日,20余位兩岸新媒體人走進“義新歐”中歐班列的始發地,在義烏鐵路口岸、義臺創意設計中心等地觀察在義的300余家臺資企業和外貿機構、1000余名常駐臺商的發展機遇。
義烏鐵路口岸辦公室主任陳旭峰介紹,“義新歐”中歐班列的速度比海運快一倍以上,價格僅為空運的二分之一。通過這一全球最長的國際班列,服裝、箱包、五金用具等近2000種“中國制造”商品和酒類、母嬰用品等進口貨物在歐亞大陸間互通有無。
“中歐班列對于活躍在義烏的臺商而言,也是融入貿易全球化的好機會。”義烏臺辦經濟科科長葉俊斌說,義烏正籌備開通裝備四十余個集裝箱的“臺商專列”,將臺灣商品推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臺灣新媒體人余昀用相機記錄下義烏鐵路口岸的繁榮景象。他說,在從前,“一帶一路”和“義新歐”中歐班列只是抽象的概念,來到義烏后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和多方位的溝通交流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常駐在新絲路的起點,義臺創意設計中心的40余位臺灣設計師對“一帶一路”帶來的積極效應也有深刻的感受。
“義烏是‘一帶一路’重要的貨物交通樞紐,因此,產品上游的設計需求量大,對不同風格設計師的需求更多。同時,義烏也在成為全球重要的信息交換中心。在這里,我們更能發揮臺灣設計的優勢。”義臺創意設計中心的義烏法藍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紀瑩說道。
臺灣時際創意傳媒總監張耀水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一帶一路”都是臺灣眾多媒體人關注熱議的話題,而他所在的媒體也發布過不少關于“一帶一路”的報道。
“臺灣和大陸密不可分,臺灣人需要了解和擁抱‘一帶一路’愿景,這也是我們報道的職責所在。”張耀水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