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鐵路局:創新驅動 轉型發展
2017-08-30 09:46:37
Landbridge平臺
今年前7個月,西安鐵路局非運輸企業物流商貿板塊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64%,收入和增幅均位于全路前列。
地處資源大省陜西的西安局,見證了煤炭“黃金十年”運輸的緊俏,也經歷了產能過剩時鐵路運量的低迷。2014年至2016年,受煤炭市場影響,這個局物流商貿業務跌入低谷,最低時購銷一噸煤炭的利潤“不夠買瓶礦泉水”。
面對嚴峻形勢,這個局的物流商貿業務如何轉型發展?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公司和客戶。
困則變變則通,思路決定出路
西安局經營開發處人員向記者介紹,在非運輸企業經營“大盤子”里,物流商貿業務占80%,主要以煤炭、焦炭、化工產品購銷為主。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全局物流商貿業務帶來巨大壓力,經營一度舉步維艱。
困則變,變則通。這個局領導班子成員迎難而上,帶頭行動,上門走訪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煤礦、焦化廠等,深入調研市場,召開專題會議集思廣益,圍繞三年規劃物流商貿經營每年收益遞增10%的目標,確定新的發展思路為:立足陜西煤炭、焦炭、石化產品資源富集實際,發揮鐵路物流商貿企業在信譽、運力、資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搭建一體化貿易平臺,做實大宗物資貿易;建立物流基地,創新經營模式,做優加工配送及供應鏈物流;加強市場營銷,提升市場占有率,做強物流商貿業務。
綱舉而目張。西安局接著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統籌優化資源配置為其中關鍵一招。這個局從頂層設計入手,將4個物流商貿企業重組為2個區域性物流商貿企業,集中打造增收創效的品牌企業。
優化考核激勵機制是促進轉型發展的又一招。這個局建立資產經營開發領導小組季度會議制度,完善《工效掛鉤考核清算辦法》等制度,其中,“考核目標+動態任務”的新考核方式,把經營壓力傳遞到物流商貿企業身上。
研發煤炭日計劃自動調整輔助決策系統為公開透明經營的一個新招。這個局建立數學模型,物流商貿企業與社會企業一樣,作為客戶參與鐵路局運力資源配置,按照“淡季決定旺季、非緊張線路決定緊張線路、到達決定發送”的原則進入系統排隊。當空車和去向緊張時,系統自動完成煤炭日計劃審批,有效防范廉政風險。
圍繞新思路、新目標、新的輔助決策系統,這個局各物流商貿企業實施了優化經營模式的各種舉措。
搭建貿易平臺,共同抵御市場風險
記者采訪陜西中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韓城焦化協會副秘書長相里健時,他說:“在應對焦化產業發展的困境中,我們和西安局物流商貿企業變成了一家人,共同搭建貿易平臺、分享資源信息、維護下游客戶利益、抵御市場風險,現在形成了穩定牢固的合作模式。”
韓城焦炭貿易平臺由西安局所屬的西安西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西安物流公司)與韓城焦化協會合建,依托韓城市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焦炭基地的資源優勢,搭建區域性貿易平臺,共同延伸貿易鏈條,將韓城的焦炭外銷到西南、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區。
中匯公司銷售經理劉志強解析了合作的理由:“韓城焦化企業現有5家,年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全是私營單位。我們與鐵路合作搭建貿易平臺,借助國有企業的良好信譽和下游銷售網絡,既打開了陜西省外的銷售市場,又保證了資金安全,實現了優勢互補、互聯互保、合作共贏。”
中匯公司與西安局白村站“一路之隔”,產品“門到門”外運方便。6月,該公司610車焦炭銷往上海、山東、四川、湖北等地,1000公里外的距離全部通過鐵路運輸。
為與韓城焦化協會精誠合作,西安物流公司在韓城設立陜西西鐵物流貿易有限公司,配備管理團隊和業務人員,24小時“跑業務、跑服務、跑市場”,并與會員企業建立市場供銷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挺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上半年,西安物流公司焦炭貿易完成購銷300萬噸,收入37.2億元。
借鑒焦炭貿易的成功經驗,西安物流公司與陜北的煤炭企業合作,又建立了牛家梁、曹家伙場煤炭貿易平臺,形成了連接上下游市場的“銷售橋梁”。
經創新實踐,西安局物流商貿企業煤炭貿易也實現反轉,上半年購銷1043萬噸,收入32億元。
優化物流商貿經營,做大分銷分供貿易
立足長遠發展,西安局物流商貿企業投資建立了雙龍煤炭參配分銷基地,設置3條整列裝卸貨物線,建立近10萬平方米的貨物露天堆場,并配置防塵、裝卸、計量等滿足煤炭參配的設施設備。
雙龍煤炭參配分銷基地地處川渝咽喉地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西安局物流商貿企業通過循環運輸,將陜北優質煤炭和渭北等地的一般煤炭運到雙龍煤炭參配分銷基地,按用戶需求進行參配加工和配送,大大提升了市場占有率和經營利潤率。上半年,這個基地完成煤炭參配分銷業務30萬噸、收入1.8億元。
“借鑒雙龍煤炭參配分銷基地的成功經驗,我們抓住西南、華中地區貿易需求旺盛的機遇,在商南、陽平關等站建立煤炭參配經營場地,開展鐵路長距離運輸、汽車短距離集散、集裝箱換裝等多種聯運方式,滿足眾多需求量小、一次進貨量小的客戶,做大了貿易‘蛋糕’。”西安局經營開發處人員講道。
西安局管內煤、油、氣化工企業眾多,每年產量達數百萬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西安局物流商貿企業調研分析市場供需情況,建立了與上游生產企業合作、開展化工產品包銷分供的經營模式,將銷售市場拓展到華東、華南、西南、東北等地區,并通過全程物流分銷到各區域的需求用戶,購進、銷售價格按市場價浮動,獲得經銷差價收益。上半年,西安局物流商貿企業化工產品包銷分供業務完成56萬噸、收入48億元。
在采訪中,記者見到了業務員劉亞平,他手上拿著一沓單子,正在烈日下辦理焦炭外運。他說,新的市場空間打開了,業務員們都干得特別起勁。目前,西安局經營人員拼盡全力,變“坐商”為“行商”,加大營銷力度,“跳起來摘桃子”,確保轉型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建設綜合物流基地,促進物流商貿轉型發展
在位于韓城的白村綜合物流基地,記者看到一條1050米長的貨運線旁堆著一座座小山一樣的焦炭,65輛空車已配備到位,等裝載完畢后,將運往濟南鐵路局壽光北站。這一物流基地隸屬于陜西華運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由西安西鐵物流有限公司與陜西黃河礦業集團共同出資建設。
白村綜合物流基地是韓城地區倉儲、裝載最為便捷的一個物流基地,是西安局抓住中國鐵路總公司規劃布局全國性大型綜合物流基地建設機遇,促進物流商貿轉型的一個縮影。
在物流資源開發經營實施辦法中,西安局明確物流資源的范圍為正在運用的鐵路貨場及專用線、生產力布局調整及新線改線后閑置停用的鐵路貨場專用線、新建鐵路貨場、計劃建設的鐵路貨場。利用這些物流資源,這個局開發了倉儲、加工、包裝、配送等業務。
立足于促使物流商貿轉型發展的需要,西安局規劃全局擬建31個物流基地,目前已建成17個、在建2個、開展前期可研的12個。
最有代表性的是新筑綜合物流基地的開發建設。該項目將建設鐵路作業區、鋼鐵流通加工區、公鐵聯運周轉區、公路物流集散區、冷鏈及城市配送區、商務信息服務配套區、國際貨物作業區7個功能區,建設新絲路上的鐵路物流中心。
西安局管內的陽平、褒河物流基地項目也在同步建設中,后者已簽訂意向合作協議客戶38家,其中一家建材城簽訂了1萬平方米倉儲設施租用和物流配送協議,預計年收益1000萬元。
“創建綜合物流基地,開展庫存管理、商品交易、城市配送等社會化物流服務,促進物流商貿轉型發展,我們才剛剛起步,需要撲下身子實干苦干,敢啃硬骨頭,堅定不移地繼續往前走。”西安局一名長期從事經營開發工作的人講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