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公鐵聯運工程有望明年開建
2016-12-22 10:30:12
Landbridge平臺
12月20日,我市浙中公鐵聯運工程項目用地方案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專家組的評審和認證。據悉,12月底,國土資源部也將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該方案。一旦獲批,就掃清了項目用地的最大障礙,浙中公鐵聯運項目有望明年正式開工建設。
浙中公鐵聯運項目按照“一港兩區”規劃。一港即浙中公鐵聯運港,兩區是指鐵路南貨場區塊和竹馬館區塊。項目建成后,年可處理國內貨運1000萬噸、國際貨運25萬標箱。屆時,將為我市加強基礎設施大配套、加快構筑“義甬舟”大通道、搭建實體經濟服務大平臺、促進城市形象大提升奠定基礎。
遠景很美好,現實很曲折。我市啟動浙中公鐵聯運項目后,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如何確定項目規劃選址。眾所周知,城市總體規劃一旦確定,可建設開發的紅線就已經劃定,而浙中公鐵聯運項目的鐵路南貨場區塊在紅線范圍以外,不屬于城市建設用地。怎么辦?浙中公鐵聯運項目指揮部積極協調,經過市規劃局、市國土局等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省住建廳批準同意了我市的規劃選址意見,為項目從無到有創造了條件。
難題之二是用地規模。浙中公鐵聯運項目的鐵路南貨場區塊開發建設需要2800余畝土地指標。在金華鐵路貨場搬遷工程中新建金華南綜合性貨場已獲批1800余畝,在與之相鄰的地方再報批2800多畝土地,這在全國都無先例可循。更何況,161.5公頃(約合2422畝)是國家規定的鐵路貨場極限用地面積。怎么破?浙中公鐵聯運項目指揮部會同市國土資源局,與國家部委、省里反復溝通,并請北京第三方公司研究制定了《節地評價報告》,為突破項目極限用地規模找到了政策支撐。7月29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批復同意了《浙中公鐵聯運項目建設意見書》;11月1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初步通過了《浙中公鐵聯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據悉,隨這份報告一起上報的還有8個支撐性文件,其中7個已經審查通過,剩余的土地預審報告資料也已齊備,只待今年底國土資源部的最后批復。
之所以能突破極限,主要得益于指揮部工作人員與鐵路方的“零障礙”溝通。為了加快推進項目進程,指揮部與上海鐵路局積極對接,雙方共同建立了有效的協調機制,上海鐵路局專門派了3人來指揮部一起辦公、一起研究思路、一起解決難題,實現協調聯絡常態化。特別是副指揮長李榮生和綜合協調組組長陳萬春,充分發揚了“釘釘子”精神,為了項目獲批費盡了心思。他倆跑北京、上海的次數多到數不清,與經辦人員混得相當熟絡。當《浙中公鐵聯運項目建設意見書》初稿出爐后,李榮生和陳萬春第一時間趕到北京,緊盯經辦人員,把地方意見一條一條加上去,在最短的時間內呈送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審批。此后,在兩人的催促下,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國家鐵路總公司4個部門的會簽;僅用一周時間,就請國家鐵路總公司4個“大領導”完成了審簽。
也許有人會以為,浙中公鐵聯運工程還八字沒一撇呢。事實上,作為該項目的其中一項內容“海鐵聯運”已在金華落地生根。今年1月,我市正式開通金華至寧波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在經歷了實體經濟低迷、G20峰會限制等考驗,業務量增長明顯。目前,“金華-寧波”海鐵“天天班”已常態化運行,每天能運送國際貨物40個標箱,超過周邊地區貨運中心的業務量。
“做工作不易,做人的工作更難。但在我們自己手上,絕不耽誤一天。”浙中公鐵聯運項目指揮部專職副指揮長李玉明告訴記者,待用地指標獲批后,明年3月前將完成初步設計審批,5月底前完成施工圖紙設計,6月底前完成工程招標,并全面開工建設。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