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崛起”風帆勁 追趕跨越正其時
2016-12-06 11:17:22
Landbridge平臺
湖南岳陽城陵磯口岸至上海洋山港直航開通暨國家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啟動儀式。
中聯重科研制的眾多產品。中聯重科“脫胎”于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通過不斷改革、創新,由科研院所華麗蛻變為跨國企業。
長沙霞凝貨場,每周發運3列“湘歐快線”,滿載湖南的電子產品、陶瓷、服飾、機械配件、食品、工藝品等,行程上萬公里,源源不斷直達歐洲;初冬的寒意里,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正在火熱建設當中,明年5月,這里將崛起“境內關外”的一座新城;從泰國湖南工業園、老撾湖南工業園到越南湖南商貿物流園,越來越多的“湘字號”園區在海外涌現……
聯接中外、溝通世界,湖南正向全球講述波瀾壯闊的開放故事。開放是實現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提出,要用“開放崛起”引領湖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實現從內陸大省向開放強省轉變。
目標的確立,彰顯了湖南人對外開放的自信和自覺,映照著湖南發展的現實與需要,也指引著湖南開放型經濟實現追趕式跨越發展。機遇當前,不容錯過;追趕跨越,時不我待!
經濟新常態下的開放新機遇
我國對外開放已走過近40個年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外開放已經有了新的概念和內涵。
今日之世界,已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國家“十三五”規劃都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開放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眼下的中國,正從經貿大國邁向經貿強國,對于內陸省份湖南來說,這是實現“開放崛起”、建設開放強省最大的信心來源。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順應時代潮流;自由貿易試驗區經驗在各地推廣復制;貿易便利化體制機制正在健全,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全面實施;外商投資管理體制不斷創新,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力實行;開放安全的金融體系加快構建……一系列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制度安排,讓內陸省份備感振奮。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用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從經濟增長動力更新來看,中部地區和長江經濟帶承擔著中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第四極”的歷史使命。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戰略的實施,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從東部“一馬當先”,逐步向東中西協調發展的方向邁進。“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不斷提出,國家級新區頻頻落子內陸,展現出改革發展從沿海開放到內陸開放的重大趨勢。內陸省份湖南,從開放的后方變成了前沿。
“互聯網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運輸、物流硬成本所占的比重開始下降,內陸地區開放的地理劣勢得到彌補,完全可以實現后發趕超。”省發展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商務廳廳長徐湘平說。
省政府今年在上海舉辦“滬洽周”上,湖南共簽下354個項目,成功吸金1977億元人民幣右。從側面反映出內陸開放地區的巨大吸引力。
湖南處于開放發展上升周期
當前,湖南正處于新一輪開放發展的上升周期。
2013年11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首次提出湖南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一帶一部”的嶄新定位,重構湖南戰略坐標,全面凸顯了湖南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區位價值,在新的支點上,推動湖南開放崛起。
2014年底,滬昆高鐵在湘境內全線貫通,與此前縱貫湖南的京廣高鐵交會于長沙,形成“黃金十字”;而廈渝高鐵建成后也將過長沙,帶動湖南全面進入高鐵時代。“高鐵速度極大提升了湖南優勢。”我省區域經濟專家、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朱翔稱,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與發達的交通結合,中部湖南作為“過渡帶”和“結合部”的優勢得以彰顯,湖南開放的空間極大地拓寬。
至今年底,湖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6000公里,與29個省市區實現了ETC聯網;從長沙乘高鐵,能直達19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一湖四水航道通江達海;長沙黃花機場可直航全球90個城市,大大拉近湖南與世界的距離。
雄厚的產業是開放崛起的堅實基礎。湖南有色金屬冶煉及延壓、專業設備制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電器機械等8個行業大類在全國具有明顯競爭優勢。機械、石化、食品、有色金屬、輕工、冶金、建材、電子信息等11大產業相繼跨入千億產業行列,培養了中聯重科、藍思科技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
今年8月,省政府在上海舉辦“滬洽周”,項目招商突出汽車、軌道交通、機器人等產業的集聚集群發展,僅湘潭經開區汽車主導產業就引進德國舍弗勒集團等11個汽車配套項目。省經信委總經濟師熊琛表示,“滬洽周”簽約的大多數制造業項目都受到了我省產業集群效應吸引。
當前,湖南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一帶一路”向西開放、長江經濟帶向內陸延伸,將給湖南帶來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疊加的“紅利”,給湖南發展注入充足的動能。
開放型經濟夯實了良好基礎
內外資總量居中西部前列;對外貿易總量在全國的排名前進4位;對外投資總量居中部第1位……近年來,湖南開放型經濟質量與效益不斷提升,開放平臺不斷完善,開放基礎不斷夯實,顯現了開放型經濟追趕式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為下階段由“內陸大省”向“開放強省”轉變夯實了良好的基礎。
主要指標邁上新臺階。“十二五”末,全省對外貿易、實際利用外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對外投資中方合同投資額分別達到300億美元、110億美元、52億美元、28億美元,分別是2010年的2倍、2.2倍、3.5倍、4倍;航空口岸進出境人員188萬人次,是2010年的3.5倍。
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先后引進上汽大眾、廣汽菲亞特、九興控股、藍思科技、富士康、花旗銀行等一批大項目,世界500強企業有139家落戶湖南。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由2010年的40%提升到2015年的60%,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由2010年的17.9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99.5億美元、年均增長41%。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由2010年的20.2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54.4億美元、年均增長22%。全省備案的“走出去”企業由2010年的424家增至1177家,對外經濟合作遍及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裝備制造業、建筑業、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等10個產業聯盟,在越南、芬蘭、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規劃建設了12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電子商務發展迅速,2015年交易額突破4300億元,年均增幅50%以上。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內外貿融合等新型貿易方式實現突破。
開放平臺逐步完善。142個省級及以上園區(其中國家級開發區14個),實際利用外資和進出口占比分別占全省的40%、55.2%,成為開放型經濟主要載體。全省已有兩個航空口岸、三個水運口岸、四個綜合保稅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口岸數量居中西部前列。與25個國家建立67對友城關系,并加入中美省州合作機制。航空口岸開通長沙、張家界至21個國家(地區)62條國際(地區)航線,水運口岸開通岳陽至香港直航和至東盟的接力航班,鐵路口岸開通長沙至歐洲、中亞國際貨運班列。
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全面落實《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開放型經濟改革的實施方案》,各項改革任務有序推進。全面實施境內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啟動了口岸大通關改革,推進貿易便利化水平。
開放崛起是迫切的現實需要
不可否認的是,和沿海以及中西部兄弟省份比,地處中部的湖南,卻一直是對外開放的薄弱地區。
“我省開放型經濟總量不大、結構不優、主體不強、效益不高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徐湘平表示,省委提出開放型經濟是我省經濟發展的四大短板之一,這個判斷是客觀準確的。
對外依存度低。2015年,我省GDP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3位,但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19位、中部第5位,分別只相當于河南、湖北、安徽和江西的40%、60%、64%、69%。我省對外依存度為7.1%,全國平均水平是41.5%。
產業外向度低。我省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的產業有11個,但除工程機械以外,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過千億的新興產業尚未形成出口規模。而河南、安徽、湖北依托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產品帶動外貿迅速發展。2015年,河南全省手機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占全省出口總值的61.1%。
發展層次低。貿易結構不優,鋼鐵、有色等傳統粗放型產品比例達到30%以上,勞動密集型、資源型和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比重偏高。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所占的份額小,知名度和影響力整體偏低,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和競爭力較為欠缺,新興業態發展滯后。
平臺效益低。2015年,14個國家級園區利用外資僅占全省總量的21.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1個百分點。141家省級以上產業園區中83家實際利用外資為零,44家實際利用內資為零,22家進出口為零。我省綜合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數量在中西部排第一,但2015年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實現進出口37.6億美元,僅占全省總額的12.8%;而同期河南新鄭綜保區、四川成都高新綜保區進出口額分別占全省外貿總額的67.9%、43.5%??诎镀脚_雖然數量眾多,但是效益不高。岳陽坐擁全省唯一的一類水運口岸和長江航運優勢,國際貿易和臨港產業發展績效不佳,外貿依存度低于全省水平4.6個百分點,進出口額只有江西九江的1/7。
到2020年實現“開放強省”目標
開放的號角已經吹響,美好的藍圖已經繪就。
省黨代會要求,樹立世界眼光,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加快建設開放強省,努力實現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
“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高水平的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開放發展走在中部前列,實現從內陸大省向開放強省的轉變。”徐湘平說。
根據《湖南省商務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到2020年——
內貿流通實現新升級。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12%;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5萬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
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全省進出口達到600億美元,年均增長15%。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工貿易突破240億美元,服務貿易突破100億美元,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進一步提升。
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未來幾年,全省招商引資年均增長8.5%以上,到2020年,全省實際引進資金達到7000億元,其中,內聯引資6000億元,實際使用外資160億美元。
“走出去”邁出新步伐。到2020年,全省對外投資中方合同投資額突破55億美元,年均增長15%以上,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突破85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
口岸運行取得新成效。未來幾年,全省航空客運保持18%的年均增長率,到2020年出入境人數突破400萬人次,口岸貨運保持8.5%的年均增長率,到2020年突破3000萬噸。
“開放崛起”,是適應經濟新常態、也是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必由路徑。
新的航程已經開啟,開放發展,正逢其時!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