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大通道 挑動沙區新發展
2016-09-26 09:40:53
Landbridge平臺
初具規模的中德產業園。
沙坪壩區擁有多種平臺優勢。
中歐班列起點。
橫跨歐亞的中歐鐵路渝新歐班列,東方起點就在重慶市沙坪壩區。而這條班列的終點卻是以德國為代表的整個歐洲,沿途40多億人口。搭上中歐班列,沙坪壩區匯聚了兩大優勢,瞄準了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三大領域尋求合作與機會。
沙坪壩不僅有著豐富的抗戰文化資源,悠久的民俗古鎮,同時,沙坪壩還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發展要求,全面升級沙坪壩工業制造,以創新為驅動,積極對接歐洲,如德國的工業4.0,謀求新的發展機會。
對此,沙坪壩區發改委負責人作了解答。
依托起于沙坪壩的中歐鐵路渝新歐班列,沙坪壩區已經構筑起了兩大優勢平臺。
首先就是得天獨厚的大通道優勢,中歐班列的運行,極大地縮短了重慶與德國、中國與歐洲的距離,物流運輸時間從以前海運的40多天縮短到如今的15天左右,物流成本降低,而這些物流的東方起點與終點都在沙坪壩。
其次,沙坪壩還有傳統制造業的平臺優勢。沙坪壩區是個傳統工業制造大區,這里云集了嘉陵、力帆、東風小康等一大批制造業,而眾所周知,德國也是一個傳統的制造業強國,沙坪壩區與德國有很多契合點。
沙坪壩在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作為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重要組成部分的區,在十三五產業規劃中,工業轉型主要圍繞十大新興戰略領域進行,與德國、歐洲企業合作,創新工業制造,對接中國制造2025是我們的新方向。為此,沙區已經明確在與德國或是歐洲的合作中,重點瞄準三個領域:高端裝備智能精密制造及汽車關鍵零部件、文化創意設計、生物制藥及醫療器械醫療設備。
沙坪壩規建中德產業園
引智引資共建千億園區
9月21日,已臨近中午,但在沙坪壩工業園里,重慶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依然在忙碌著。這位來自德國的企業家,在沙坪壩工作、生活的5年間,不僅自己來沙區投資,還介紹和帶來了多家歐洲企業落戶沙區。
為什么會將工廠放在“中德產業園”?中德產業園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項目?這里將如何依托中歐班列這條國際大通道,對接德國甚至歐洲?
帶著這些疑問,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進了重慶博澤公司,深度解析了中德產業園。
帶著“朋友”共享發展
21日上午,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一行來到位于沙坪壩區工業園的重慶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干凈的廠區、整齊有序的包裝箱……都顯示著這家德國企業的嚴謹。
這是一家為長安福特等汽車配套的加工企業,入駐這里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
博澤公司是國際汽車行業的合作伙伴,為全球80多家汽車制造商及30多家供應商提供車門系統、后備廂門系統、座椅骨架和電子驅動系統等,在中國有11家工廠,也是全球四十強汽車供應商。
一項數據表明,這家只有300名員工的企業,2015財年的銷售達到12億元,每畝產值超過3000萬元。
為什么會落戶沙坪壩?博澤公司總經理給出的答案很簡單,“中歐班列開通,沙坪壩就是東方起點,我們的客戶就在重慶和成都,而這樣的通道優勢,不論是原材料還是成品進出都很便利。”
不僅自己來了,在沙坪壩這幾年,博澤公司把自己的下游企業也從德國、法國介紹來了,在他們看來,配套產業鏈上的企業就是朋友,環境好、資源好、機會好的地方就該與朋友一起共享。
中德產業園順勢起航
其實,從全球投資分布看,德國的海外投資合作一向是比較謹慎的,而如博澤公司一樣陸續落戶沙坪壩的德資企業正在一天天增加,不僅有中歐班列這一大通道優勢,更在于沙坪壩專心營造,主動對接促成。
沙坪壩區工投公司負責人說:“在硬環境上,沙區已經先行一步。”
去年,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建設重慶中德智能產業園有關問題的備忘錄》,明確了沙坪壩作為重慶市打造中德產業園的重要核心區,中德產業園順勢起航。
目前,園區前期規劃5平方公里,已經具備了招商入駐條件。同時,園區正在籌建“德國商品展示中心”,并且與高校合作,取得了一所受德國方面認可的職業技工培訓學校,為園區未來智能制造輸送人才。
而在軟件方面,沙坪壩區工投公司負責人表示,這是沙坪壩區在“中德產業園”構建中更為看重,是吸引包括德國等歐洲企業入駐的又一優勢。比如,全面的教育、醫療服務體系,充滿德國元素的啤酒工廠等。
這些硬件、軟件優勢匯聚,成為此次“重慶媒體代表團”出訪德國杜塞爾多夫期間,向德國工商界、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極力推薦和展示的內容之一。
瞄準德國放眼歐洲鑄千億園區
其實,“中德產業園”只是沙坪壩區依托中歐班列大通道,在創新驅動發展前提下,主動對接德國工業4.0,尋求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與影響力的一個方面,而沙坪壩更遠大的目標是放眼歐洲。
正如沙坪壩區發改委負責人所說,沙坪壩與德國的合作,不僅是“中德”而是“中歐”。
一個最新的動態,在今年4月,沙坪壩區官方還組織了專門招商隊伍,到德國魯爾工業區所在的杜塞爾多夫招商洽談,并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而下個月,沙坪壩又將組織團隊奔赴德國落實招商項目。
沙坪壩區作為中歐班列大通道的東方起點,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園區周邊布局主要有重慶大學城、西永微電子產業園、西永綜合保稅區、西永商務中心區、西部現代物流園、萬達文旅城等,這些人才、平臺資源將助推沙坪壩區工業經濟的發展。
鐵路港+口岸+報稅物流中心的區港聯動,強強聯手,打造新財富增長極。
按照規劃,未來這里將是沙坪壩區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以建設重慶市高科技產業園區為定位,通過研發平臺的集聚、主導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實現千億級產業園的目標,打造一個與世界經濟脈搏共振的現代化園區。
到2018年底前,中德園區產業發展格局和建設布局基本形成,入駐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形成集聚效應。到2020年底前園區基本建成,力爭用10年時間把園區建設成為在中國西部具有廣泛示范意義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落實中國制造2025
沙區變制造為智造
來自沙坪壩區經信委的數據顯示,2015年,沙坪壩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14.3億元,同比增長8%。去年,中歐鐵路渝新歐班列總運行班列257列,同比增長123%,其中,通過中歐班列進口的整車正日益增長。
在沙坪壩區的工業發展規劃中,創新驅動,就是既要留住優勢,又要尋求新機會。
未來,沙坪壩的工業制造中,不僅有筆電這個產業,同時,沙坪壩還將積極對接落實中國制造2025,促進傳統工業轉型,向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掘機會。
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有很多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卻掌握著世界頂尖技術。但是,因為歐洲經濟發展的現狀,這些工廠或多或少的都出現了資金緊張,這就給了我們引進來或者走出去并購合資的機會。
沙坪壩作為重慶的傳統工業制造大區,這里云集了一大批汽摩、機械制造企業,包括嘉陵、力帆、東風小康等,一來,這些企業大量的零部件配套廠商,在重慶或者沙坪壩生產,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比如,長安福特的一個德國配套廠商,就直接將配套廠建在了沙坪壩工業園區;二來,沙坪壩有著全市最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通過教育培訓提高技術工人水平,而這里的人力成本與沿海及歐洲國家相比,卻顯得非常低。
有著種種優勢的沙坪壩區,近年來開始頻繁地主動走出去,他們沿著渝新歐沿線,開始尋求合作伙伴,在歐洲國家中,作為渝新歐終點的德國,也成為了沙坪壩區強化與歐洲合作的重點。
沙坪壩區經信委負責人說,沙坪壩就是要抓住這些機會,實現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由制造向智造邁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