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建中國與中亞能源合作多邊協調機制
2016-07-18 10:45:08
Landbridge平臺
15日上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中亞黃皮書: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在京舉行。
黃皮書指出,中國與中亞能源合作緊密,已簽署大量的雙邊政府間、企業間能源合作協議,并建成了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中國與中亞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對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合作的意義重大,共建管道是油氣資源國、消費國、過境國對長期能源供應、需求、過境運輸的承諾。當前,中國已在中亞地區開展了富有成效的雙邊能源合作,在合作項目實施初期雙邊推動比多邊協調更為有效。
黃皮書提出,為保證油氣管道的長期穩定運行,中國亟待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立足當前、放眼長遠”的原則建立多邊能源合作協調機制,一方面可避免油氣資源國、管道過境國能源政策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能源生產國、過境國、消費國之間的協商溝通,解決各自關切,形成能源利益共贏與合作的局面。
記者注意到,隨著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的深入,中國也面臨協調平衡不同國家之間利益和矛盾的局面。在哪些國家間建立、建立何種功能的多邊協調機制,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黃皮書認為,中國在中亞地區的能源合作,由于不涉及與俄羅斯的合作,且作為重要資源國的土庫曼斯坦并非上合組織成員國,因此多邊協調機制宜在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探討建立,主要在能源信息共享、政策溝通、事故應急處理、爭端解決等方面建立協調溝通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