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5500萬美元建俄羅斯冰箱基地 家電業一帶一路布局升溫
2016-04-25 09:26:42
Landbridge平臺
中國家電龍頭企業正沿著“一帶一路”加快國際化的步伐。4月22日,海爾在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的冰箱制造基地正式運營,該項目總投資將達5500萬美元。
這一制造基地位于韃靼斯坦共和國卡馬河畔切爾尼市的“卡瑪大師”工業園。
目前海爾已在該廠建設方面投入3910.88萬美元。其中3.3035億盧布用于提高“卡瑪大師”工業園自動轉換部門的技術水平。今年4至6月,海爾將繼續投入1589.12萬美元,用于購買組件和研發產品。因此,此項目的總投資額將達5500萬美元。
目前,該工廠擁有員工248名。此外,今年4月,海爾在卡馬河畔切爾尼市建立了一個培訓中心,旨在為當地培養更多專家。海爾工業園區的落成,將為俄羅斯及周邊國家提供高質量的家電產品和服務,滿足當地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該廠第一階段產能25萬臺,第二階段50萬臺,將銷往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及部分歐洲市場。預計到2017年,卡馬河畔切爾尼市的海爾工廠將有500名員工,其外包業務將創造超過1200個工作崗位。
卡馬河畔切爾尼市海爾冰箱制造基地的投入運營,是海爾俄羅斯本土化進程的新的重要一步。海爾集團已在該市著手建造研發中心,還設立了兩個實驗室,分別用于產品質量檢查和創新技術研發。
除了海爾,美的、長虹等中國主流家電企業,今年也積極在“一帶一路”上投資和布局。如美的今年以537億日元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將提升在東南亞等地區的競爭力;長虹控股的美菱電器今年斥資600萬美元,在印尼設立子公司,加大東盟市場的開拓力度。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副秘書長周南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中國家電品牌時代已經到來,一方面,這些大的龍頭企業要完善全球布局;另一方面,它們也借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東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在剛剛結束的‘廣交會’上,格力、九陽等企業也結合‘一帶一路’推出積極的市場開拓措施。”周南說,但是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首先是鼓勵大型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走出去”,其次才是貿易、品牌跟著“走出去”,而鼓勵貿易、品牌“走出去”目前還缺乏實際的落地措施,希望國家配套措施進一步完善。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