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
2016-03-25 18:09:00
Landbridge平臺
引子
2015年,甘肅省委、省政府出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充分發揮甘肅省的地理區位、歷史文化、資源能源和產業基礎等優勢,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著力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臺和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產業對接合作、經濟新增長極、人文交流合作、戰略平臺建設等六大工程,努力把甘肅省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的黃金通道、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經貿物流的區域中心、產業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橋梁紐帶。
甘肅省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錯地帶,是連接新疆與內地的咽喉要地,歷史上一直作為拱衛中原、護翼寧青、保疆援藏的重要戰略和軍事重地,既是昔日金戈鐵馬的古戰場,又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還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地帶。甘肅省東西狹長,綿延1600多公里,境內地形復雜,山脈縱橫交錯,多數呈西北-東南走向,交通、電力、運輸、通訊等基礎設施和文化旅游景點密集存在,尤其是以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為代表的河西四郡所構成的河西走廊地帶,是溝通內地與新疆及中亞國家的必經之地,可謂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帶中之帶”,地理區位十分重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理所當然離不開甘肅段,在歷史上是如此,在未來也是如此。
在歷史上,甘肅是溝通中西的絲綢之路核心地段,商貿文化交流十分繁華,史書上稱“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足見甘肅之富庶。同時,從十六國時期開鑿的敦煌石窟綿延不絕,留下了歷代富有時代特色的石窟藝術和佛教造像,也是河西文化交流鼎盛的鐵證,河西的重要城市都成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商品貿易的大都市。所謂“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涼州是西部當時僅次于長安的重要城市。自從近代地理大發現開辟了海洋通道以來,受頻繁戰亂和全國政治經濟重心向東南轉移的影響,鏈接歐亞的絲綢之路開始衰落,“不沿海、不沿江”“深處內陸”“遠離全國經濟中心”的甘肅一下子是中國最繁華富庶的絲綢之路通道變成僻居西北荒漠地帶的不發達地區。尤其是民國時期,甘肅、寧夏和青海一帶為軍閥馬鴻逵、馬步芳和馬鴻賓的“馬家軍”掌控,成為獨霸一方的“土皇帝”,甘肅成為內陸封閉落后的省份。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有了很大的進展,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機械電子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目前,全省總人口達到2700萬,國民生產總值超過5000億元。但是,總體來看,由于自然條件差、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貧困比重大、發展不平衡等原因,甘肅多項經濟指標只占全國的百分之一。尤其是經濟步入新常態后,甘肅發展正處于負重爬坡期,如何擺脫困境,實現甘肅轉型升級和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甘肅當下和今后面臨的艱巨任務。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甘肅發展打開了轉型發展的“機遇之窗”。事實上,甘肅除了有著地理區位、人文交流等優勢之外,能源和資源的優勢也十分明顯。甘肅有38%的土地現在還未利用,常年在外的務工人員有540萬左右,勞動力成本相對比較低。甘肅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探明儲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11種礦產探明儲量名列全國第一。風電的裝機容量在全國位居第二,光伏全國排在第一。所有這些資源優勢,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拉動下必定可以轉化為甘肅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是隨著“五通”的推進,甘肅將成為為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合作的戰略基地,大量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以及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互利共贏的合作,必將會推動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的騰飛。因此,自從“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后,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響應,在2014年5月制定出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以落實“五通”為重點,拉開了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大幕。2015年,甘肅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出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充分發揮甘肅省的地理區位、歷史文化、資源能源和產業基礎等優勢,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著力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臺和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產業對接合作、經濟新增長極、人文交流合作、戰略平臺建設等六大工程,努力把甘肅省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的黃金通道、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經貿物流的區域中心、產業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橋梁紐帶。
暢通向西開放大通道
甘肅自古以來就是承東啟西、連接亞歐的重要戰略通道。古絲綢之路陸上通道有北線、中線和南線三條,三條無一例外都在甘肅境內匯合,穿過“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再延伸到中亞、西亞和歐洲。甘肅對接“一帶一路”,首要在于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打造向西開放大門戶和物流集散大樞紐。
建設“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大通道,基礎設施是先導。在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中,基礎設施欠賬很大,嚴重制約了甘肅省的發展步伐,也是“一帶一路”的發展瓶頸。建議甘肅省在爭取國家支持的基礎上,補齊交通、能源、通信基礎設施的短板,以構建東西千里大通道、南北橫向高速通道和打通斷頭路為重點,統籌規劃建設公路、鐵路、航空、管網、郵路等配套支撐的交通運輸網絡,采取陸海聯運、陸空聯運等方式,構建內通外暢、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和綜合網絡體系,支撐和保障“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和合作平臺的發展。
建設“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大通道,物流商貿是主軸。甘肅省要發揮千里河西走廊的戰略通道優勢、坐中聯六的區位優勢、與中亞西亞聯系密切的人文優勢,強化絲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資源稟賦和區位功能的特殊支撐作用,形成服務全國、面向“一帶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樞和紐帶。目前,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和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等已經在2014年相繼獲批,作為甘肅省海關特殊監管區,蘭州、敦煌機場相繼獲批為國際航空口岸,武威至阿拉木圖的“天馬號”、蘭州至漢堡的“蘭州號”等國際貨運班列順利開通,這些都是甘肅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建議甘肅省在現有物流商貿平臺基礎上,加快推進蘭州、嘉峪關、敦煌三大國際空港和蘭州、武威、天水三大陸港建設,推進鐵陸航多式聯運,打造空港物流園區和陸路貨物集散中心,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投資甘肅,同時吸引沿線國家在蘭州設立領事機構,吸引國際金融機構在蘭州設立辦事處,強化蘭州、武威、張掖、酒泉等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的支撐作用,加快建設國際空港、陸港和保稅區,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將其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陸路進出口貨物集散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無可替代的核心節點城市。
建設“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大通道,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是根本落腳點。要依托蘭州新區、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循環經濟示范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蘭洽會、國際新能源博覽會等平臺,推進甘肅對外開放開發。
建設西北城市群經濟圈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段上,蘭州占據十分重要的角色,居“座中四連”之位,輻射甘、寧、青等省區。一方面,蘭州是河西走廊的龍頭,蘭州龍頭帶動效應發揮得如何,直接決定著河西走廊的興衰成敗。另一方面,蘭州又是西北地區交通物流樞紐,是促進與中亞、西亞和中東地區交流的重要支撐點。蘭州獨特的地理區位和作為甘肅省會的政治地位,決定了要創造條件將蘭州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因此,建議甘肅省在規劃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時,要致力于將打造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尤其是依托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和蘭州新區,將蘭州發展為西北地區國際化大都市,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的示范區,西北能源、交通樞紐和西北門戶。
依托蘭洽會,大力推進蘭州的經濟外交,謀求在更大的國際范圍內獲得發展機遇。“蘭洽會”全稱“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創辦于1993年,是中國西部地區主要的投資貿易洽談會之一,逐漸成為甘肅省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和經貿務實合作,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的國際性重要平臺。建議將蘭洽會聚焦為“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配合西部商品交易中心、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等平臺建設,努力將蘭州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貿易中心”。
依托蘭州新區,建設向西開放的經濟戰略平臺。蘭州新區地處蘭州、西寧、銀川三個省會城市共生帶的中間位置,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連接點。2012年8月,國務院批復蘭州新區為國家級新區,這是第五個國家級新區,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包括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空港物流園區、臨空產業園區、裝備制造業園區、新興產業園區、循環產業園區、生態休閑區等十個園區,是國務院確定建設的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2015年12月24日,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并完成首單貨物通關,為對接“一帶一路”掃清了眾多障礙。建議甘肅省和蘭州市將蘭州新區作為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特別行政區,與沿海地區各類開發區和沿線國家產業園區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建立起伙伴合作關系,深化經貿、產業、能源、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構建鐵陸航多式聯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經濟走廊,努力建成向西開放的縱深支撐和重要門戶。
推動蘭州-西寧-白銀等城市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蘭州---西寧經濟區,打造以蘭州市、西寧市為中心,主要包括蘭州市、西寧市、白銀市、銀川市、定西市、臨夏州、海東地區等地州市的西北城市群經濟圈。建議甘肅省與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等西北省區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發展戰略互聯互通,共同推動建設西北城市群經濟圈,釋放黃金段的吸附效應和帶動效應,堅持差異化定位和協同化發展,著力構建特色鮮明、分工協作、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此外,甘肅還要積極推動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依托蘭州新區、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循環經濟示范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蘭洽會、國際新能源博覽會等平臺,推進開放開發。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優先發展信息高速公路,完善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以“網上絲綢之路”撬動立體化絲綢之路合作項目的開展嗎,深化與沿線國家的合作。
培育絲路文化和旅游基地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在歷史上,作為一條把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的國際通道,甘肅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文交流基礎,在千里古絲綢之路上曾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道,又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區,歷來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鎮,與伊斯蘭世界有深厚淵源,與中、西亞等地區的伊斯蘭國家交往頻繁。悠久的歷史文化、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別具一格的戲曲藝術等,都成為蘭州在古絲綢之路上熠熠生輝的重要決定因素。
正因為甘肅在古絲綢之路上融匯了多元宗教和多樣文化的獨特經歷,使得甘肅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上要把絲路文化旅游擺到突出位置,打造絲綢之路人文交流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從歷史舞劇《絲路花雨》和《大夢敦煌》飲譽全球的案例不難得到啟示,文化是溝通東西方特別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推動形成共同的價值認同的重要紐帶。建議甘肅省依托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打造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這一重要人文交流戰略平臺,加快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敦煌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突出敦煌文化、絲路文化、始祖文化、黃河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人文資源優勢,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發展,將甘肅建設成為絲綢之路人文交流重要基地。
文化賦予甘肅以神圣性的同時,也為擴大旅游產業創造了核心競爭力。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甘肅旅游不竭的動力來源。建議甘肅省借“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甘肅要充分發揮敦煌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獨特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辦好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活動,通過藝術化手段將絲綢之路的文化精神形象化表達出來,建造類似于迪斯尼樂園那樣融藝術、娛樂、商業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樂園,整體提升敦煌的國際影響力,將敦煌打造成為絲綢之路國際文化旅游名片和國際旅游目的地。
總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甘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大通道主軸的黃金段,要求甘肅省確立以基礎設施為先導,以西北城市群經濟圈為支柱,以絲路文化旅游基地為輔助的對接“一帶一路”方案,將以蘭州為重心的西(寧)蘭(州)銀(川)小西三角打造成為向西開放的前沿主力戰略支撐區和橋頭堡的戰略縱深區,將蘭州新區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自由貿區的重要試驗區。只要甘肅省和蘭州市抓住機遇,確立創新驅動發展和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的戰略,甘肅就一定能夠在絲綢之路上重新煥發出曾經擁有的生機和活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