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的一帶一路不是經濟剝削而是中亞機遇
2016-02-29 10:10:16
Landbridge平臺
香港《南華早報》2月24日文章,原題:若無信任的流通,中國的“一帶一路”貿易不會成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經合組織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約為3%,而非歷來的平均數4%。這似乎是對的,因為多數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都在掙扎。
但在本周上海G20會晤前,中國宣布610億美元(約4000億元人民幣)的基礎設施投資,以“補足”較早前的投資,并強調中國經濟形勢良好。高盛公司批評私人和機構投資者稱,真正的問題是“害怕自身”:投資者應該堅定。
2013年末,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時,宣布了新的“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依托中國的增長,共同發展當地經濟和基礎設施。
“一帶一路”將沿著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經陸路和海路遍及整個歐亞。在陸地,它經過中亞國家與歐洲相連,即“絲綢之路經濟帶”;經由海上,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重新開發南海和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眾多港口。
1000年前,古絲綢之路沿線的人短途旅行到附近的市鎮做生意,再遠的地方他們就不知道了。而今天,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和媒體了解其他國家。但即便如今,也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如何與別國人做生意——現在和將來將不斷犯錯誤。
我們常聽到協議不能履行的各種借口。我們往往怪別人的文化差異,但實際上,我們難道不應反躬自問,看看我們對別人的處境和歷史有多了解?當我們理解別人的信念和傳統時,才能一起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互相猜疑有必要通過細心的分析和宣講,以及學習對方的語言來化解。這些都很重要,因為中國倡議的一個目標,就是創造沿路的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帶。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利他做法可能被人說成是經濟剝削,特別是現在中亞國家的投資地位已被評級機構降級,因為他們的財政預算是在油價每桶80美元或更高的預期下制定的,而現在油價是每桶30美元。因此,礦產資源豐富的中亞國家如今資金緊缺,需要大筆資金才能重建。中國可以提供資金和實物支持,并向眾多領域派出人員。
加入這場改革將給中亞帶來眾多機遇。對于中國、中亞國家和整個世界來說,未來也會變得光明,但一切都有賴于在沿線建立信任與合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