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石油公司通過鐵路向中國出口原油 途經蒙古
2016-01-28 09:52:55
Landbridge平臺
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21日報道,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物流公司(Transneft- logistika)表示,該公司今年首次通過鐵路完成對華石油出口。
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Transneft)總裁顧問伊戈爾杰明向俄新社解釋說,應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要求,該公司制定了通過鐵路途經蒙古國對華出口原料的新方案。根據俄羅斯石油公司與中國伙伴的商業合同沿這條路線出口石油。
2015年12月,俄羅斯石油公司第一次嘗試通過梅格特(Meget)集散地向中國運輸約2萬噸石油,那里的生產能力將允許2016年運輸約350萬噸俄羅斯石油公司的石油。
根據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2009年簽署的合同,俄羅斯自2011年開始通過"斯科沃羅季諾--漠河"管道支線向中國出口俄石油。2015年通過“斯科沃羅季諾-漠河”管道出口1600萬噸俄石油。此外,還經哈薩克斯坦通過“阿塔蘇--阿拉山口”管道(2015年運送700萬噸)和“科濟米諾”海港(1343.6萬噸)運輸石油。現在,通過“梅格特”液體裝運集散地的鐵路運輸成為對華出口石油第四條路線。
從鐵路到管道運輸
俄羅斯是中國原油進口的重要來源地。長期以來,中俄之間的原油貿易主要是通過鐵路運輸。以2006年為例,通過鐵路運輸的石油占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石油總量的61.5%,其余通過海運運輸。
然而,盡管中俄大力擴充鐵路運力,但原油貿易量仍然受限。而且鐵路運油費用高,風險大等缺點不容否認。如果開通管道運輸,會對原油貿易雙方帶來眾多利好。早在1994年,中俄開始磋商修建石油管線問題,但其間不僅有俄羅斯當地修建這一管線的分歧,還有日本拿出“安納線”的方案阻礙了被稱作“安大線”的方案的推進。
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多國經濟受到沖擊,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俄羅斯急需要資金。在此背景下,2009年,中俄耗時數年的拉鋸談判終于一錘定音。
根據當時協議,自201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0日,俄石油通過EPSO(東西伯利亞-太平洋運輸管道)管道每天向中國輸送30萬桶原油。作為交換,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向俄羅斯提供250億美元的貸款,其中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獲得150億美元,管道輸送商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獲得100億美元。中俄之間貸款換石油的協議簽署,讓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設塵埃落定。
2009年,中俄原油管道俄羅斯境內段開工;同年5月18日,中國境內段開工。2011年,全長近千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產輸油,通過管道俄羅斯每年對華輸送1500萬噸原油,為期20年。俄羅斯原油終于拋棄速度慢而運費昂貴的火車,“換乘”管道進入中國。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遠東原油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穿越中俄邊境,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止于大慶,管道俄羅斯境內段長約72公里,中國境內長927.04公里,2011年1月1日正式啟用,設計年輸油量1500萬噸,最大年輸油量3000萬噸,是中國油氣進口東北方向的一條戰略要道。
重提“鐵路運輸”
2013年3月,中俄雙方簽署擴大原油貿易的協議;同年6月,中俄又簽下近2700億美元(按當時油價)的原油大單,俄方將在25年內向中國增供3.6億噸原油(每年1440萬噸)。
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對向中國增加石油供應的中俄協議進行研究,提出向中國西部地區可以通過蒙古國用鐵路進行運輸,并認為,這條路線也許比哈薩克斯坦路線要更為合算。
俄石油運輸公司表示,這種方式在2007年前曾經存在過。當時,每年通過外貝加爾斯克過境口岸向中國運送200萬噸石油,通過蒙古國(納烏什基口岸)運輸500萬噸。當時,蒙方曾為原油運輸提供了優惠條件,因當時這一方向的鐵路運輸并不飽和。據專家們分析,這種優惠條件還會提供,因為蒙古國在這一方向的貨物運輸量依然較少。
不過,提出這個建議時,俄羅斯能源財經研究所所長弗拉基米爾·費伊金稱,需要對通過蒙古國運輸石油的計劃再進行研究。
他說:“大家知道,在直到現在所舉行的談判上,中方一直力圖擺脫對中轉國家的依賴,其中包括擺脫對蒙古國的依賴。我并不完全相信,中方的這一立場會有所改變。當然,哈薩克斯坦也是中轉國家,但是,哈薩克斯坦與中國有著直接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利益關系。這要比中蒙之間的伙伴關系更為緊密。當然,經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還是可能出現一些復雜的因素。”
然而,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認為這條個方案并不是有效率的,“在擁有石油管道運輸的情況下,通過鐵路運輸并不是特別有效的,不會認真對待這個方案。”
俄羅斯石油的“雄心”
對此,有人士分析,在中俄原油大單的背后,隱藏著俄石油公司的“野心”,而這一“野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導致通過管道運輸這一方式無法談攏的重要因素。
根據《能源》雜志2013年刊發文章《中俄石油貿易的背后》(作者/劉乾)分析,中俄石油貿易的大單為俄羅斯石油公司提供了一個“擴張”良機,甚至可以去挑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壟斷地位——而這顯然使俄羅斯內部能源企業之間的利益變得復雜。以下為摘錄的部分原文:
現金和收購
中俄原油大單背后,隱藏著俄油的擴張雄心。
據俄羅斯媒體稱,中方將為這筆交易支付預付款——大約650至670億美元。原油價格將由專門的公式確定,同此前兩家公司簽署的原油供應合同條件一致。2009年,俄油同中石油簽署了為期20年,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的合同。
按照俄油的計劃,對華增供原油將從今年開始。今年增加80萬噸,明年增加200萬噸,2015年將增加1500萬噸。而俄油之所以有增加供應量的把握,首先在于其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對秋明英國石油公司的收購。
收購秋明英國石油公司是前負責能源事務的副總理伊戈爾·謝欽就任俄油總裁后做出的大手筆。這筆交易不僅解決了秋明英國石油公司持續多年的股東糾紛,也讓俄油一躍成為儲量和產量都名列國際前茅的上市石油公司,其在俄羅斯國內市場的份額也上升到40%。
收購秋明英國石油公司的交易總額為610億美元,俄油拿出了440億美元的資金和自己的一部分股份,資金大多來自貸款。而通過與中石油的交易,俄油將大大降低自己的負債率。
不過,同占有國內70%市場份額,擁有壟斷出口權的天然氣工業公司相比,俄羅斯石油行業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對于此前掌控能源行業政策的謝欽來說,整合俄羅斯的石油資產,再造一個石油領域的巨頭是他的夢想。收購秋明英國石油公司只是這個計劃的第一步,俄油正在準備收購另一家大型石油公司——巴什石油公司,而且已經進行了相關評估。此外,名列俄羅斯第四位的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公司也可能成為俄油收購的對象。
管道和壟斷
如果現金讓俄油得以繼續完成收購,那么中俄貿易背后的管道建設則讓俄油可以實現壟斷。在增加對華原油供應的同時,俄油面臨的首要問題在于擴大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及其中國支線(斯科沃羅季諾-漠河)。
目前,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運輸能力為每年3100萬噸,其中1500萬噸由俄油提供,經中國支線輸往中國。而通往科季米諾港的管道,由其他幾家石油公司,包括秋明英國石油公司、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蘇爾古特石油天然氣公司等向亞太地區供應石油。
作為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的壟斷商,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計劃未來將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運輸能力增加到5000萬噸。但俄油擴大對華原油供應的計劃要求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提前實現管道擴能,將對華管道供應能力提高700萬噸。這使兩家公司出現了爭議。
在3月份(2013年)中俄簽署增供原油協議后,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稱無力承擔管道擴建的投資。管道公司表示,由于對華原油供應由俄油獨立完成,因此管道建設費用應該由俄油承擔。實際上,俄油要求快速推進管道擴建并不只是為了增加對華原油供應,更主要的,是為了滿足其在遠東建設東方石化公司的需要,同時進一步擴大對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運力的壟斷。
東方石化公司是俄油在濱海邊疆區的一個投資超過450億美元的煉油和石化項目,最初規劃的年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計劃2017年建成。但由于俄羅斯遠東油品短缺問題嚴重,按照普京的指示,俄油將遠東石化公司的加工能力提高到了2400萬噸,希望以此滿足遠東地區的油品需求并降低價格。今年5月,俄羅斯政府責成石油管道運輸公司核算建設開支并規劃融資來源。而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給出的投資額為3200億盧布(約100億美元),稱這對于投資效率來說是不合理的。
但是,同中石油簽署增供合同并有望獲得預付款,將化解俄油同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在管道擴建方面的分歧。在同中石油簽署合同后,謝欽表示,在必要的條件下,與中石油的合同將會保障擴建管道的投資,俄油將同石油管道運輸公司一起研究如何提高和分配管道運力的問題。
另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在于,在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未來5000萬噸的運輸能力中,對華供應能力為2200萬噸,算上東方石化公司的2400萬噸,留給其他公司的只有區區400萬噸。也就是說,俄油將壟斷這條俄羅斯通往太平洋沿岸的管道,這或許是謝欽積極擴建管道的最終目的。
進一步擴張
俄油更為大膽的舉措是向天然氣領域的擴張。在今年的圣彼得堡經濟論壇上,俄油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薩哈林石油和天然氣發展(SODECO)和Vitol簽署了液化天然氣供應合同,供應量分別為每年125萬噸、100萬噸和275萬噸。
俄油計劃在遠東建設液化天然氣生產廠,一期工程產能為每年500萬噸。俄油已經同美國埃克森-美孚就合資建設這一項目簽署了協議,計劃2019年建成。謝欽表示,未來還計劃吸引印度ONGC和日本SODECO參與這一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在論壇期間,俄羅斯最大的獨立天然氣開采商諾瓦泰克公司同中石油達成了向后者出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20%股份的交易,并同中石油簽署了供應液化天然氣的長期合同。中石油方面已經證實了入股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的事實,但表示尚未確定具體的條件。諾瓦泰克公司股東季姆琴科稱,中石油將獲得該項目20%股份(與項目另一家合作方法國道達爾公司一樣)。季姆琴科說,初步計劃每年向中國供應數百萬噸液化天然氣,而中石油將幫助項目建設進行融資。
今年年初以來,俄油和諾瓦泰克公司就放開液化天然氣出口權向天然氣工業公司發起了挑戰。主管能源事務的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曾在5月份表示,只有兩家公司找到客戶后才會討論這個問題。而兩家公司同液化天然氣用戶簽署合同來的如此之快,連總統普京也表示,合同的簽署為俄羅斯放開液化天然氣出口權創造了可能。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稱,該部將盡快研究放開液化天然氣出口權的問題,相關法案有望今年秋天提交給杜馬審議。
俄油在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方面進展的如此迅速令人驚異。俄羅斯媒體稱,問題不在于石油或者液化天然氣比管道天然氣更好賣,而是俄油首先從商業角度出發,而天然氣工業公司考慮的首先是政治問題。這一方面印證了謝欽曾經的表態:國有公司也可以是效率很高的商業公司;而另一方面,也表明謝欽當選為《生意人報》評選的年度最有效率經理是當之無愧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