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創”的國際化路徑
2016-01-18 10:12:38
Landbridge平臺
11月11日,2015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落幕。這項會議的重要成果,是通過了一份《全球創新創業成都共識》(以下簡稱“成都共識”)。
全文859個字的“成都共識”,是成都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承擔共建“中韓創新創業園”國家任務,推動“雙創”國際化的又一重大標志性事件。這意味著步入“創時代”的成都開啟了國際化大門,其搭建的全球創新創業平臺,使得成都國際化布局再添新的坐標。
成都的海外伙伴
本次創新創業交易會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以色列、印度等30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150余家歐洲創新機構和企業與會。這其中包括德國慕尼黑工業中心創新創業部、俄羅斯卡馬地區創新產業集群、意大利卡塔尼亞研究聯盟國際創新部、愛爾蘭大數據應用集群等在內的大量領先的國際性創新創業組織和機構。
參與并尋求合作成為這些國際機構在創交會期間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歐洲規模最大的科技園——法國索菲亞科技園CEO菲利普·馬里亞尼此行帶著兩方面的合作規劃,一個是針對智慧城市的項目,另一個則是針對年輕的創業者。合作的重點是幫助中國的年輕創業者與法國這家科技園區的創業者們一起創業。
意大利西西里大區工業及生產力部部長亞歷山大·費拉拉表示,作為成都長期的合作伙伴,目前西西里正在申請歐盟的一項用于援助創新、科研的基金,以推動西西里與包括成都在內的地區開展再生能源、農業、旅游以及生物科學等方面合作。他說,會根據成都及西部地區創新創業領域的發展需求量身定制合作方案。
在本次交易會上,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也表現活躍。該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成都)總裁代伊伶表示,目前該中心的線上平臺上已經有100萬家歐洲創新企業與600多家創新機構,接下來就是引入中國的創新企業與機構。她表示將在成都搭建一個互聯網對接平臺,使歐洲與成都的創新創業資源在線上就能實現對接。
此外,俄羅斯和奧地利的創新機構也表達了在蓉設立創新中心的意愿。
此次創交會并非成都在創新創業領域引入和整合全球資源的首次嘗試。在此之前,成都在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2014年,中國商務部與法國外貿部共同簽署《關于生態園區經貿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法成都生態園確定落戶成都;
2014年,中德在成都開建“中德中小企業園”,將德國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引入成都,帶動成都的產業升級發展;
2015年5月,中美企業創新中心(西部中心)又落戶于成都高新區。作為中美技術、資本和市場互動的最重要平臺之一,中美企業創新中心在國內僅布點于北京、上海、成都三地。
此外,四川與新加坡合作的新川創新科技園也落戶于成都高新區。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經吸引了超過140億元的投資。
基于成都在創新領域的堅實基礎和積極探索,成都成為中央部署推進全面改革創新的實驗區之一。成都下屬的高新區也獲批成為西部首個自主創新示范區。
構建內陸開放高地
在成都決策層的戰略架構中,成都不僅是四川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分析美國的芝加哥、德國的慕尼黑等與成都類似的內陸城市的國際化路徑后,成都的國際化路徑更加清晰。
具有一定經濟影響力的國際區域性交通通信樞紐城市的定位,意味著成都對國際化充滿信心,主動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配套,謀求更大話語權。
“全域開放”戰略實施后,成都的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今年1月,國家批準成都新建第二機場,成都也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后全國第三個擁有“一市兩場”的城市。
目前,成都已經有國際航線85條,預計今年成都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將超過4000萬人次。今后還要爭取開通更多國際航線。一些業界專業人士說,從歐洲到中國的航班當中,到成都的航班最經濟。
此外,成都還在加快“蓉歐快鐵+”建設, 著力構建對內對外兩張“網”。一張網面向國內,加強與國內重要港口城市合作,共建鐵水聯運網,把港口城市不宜通過海運或空運的貨物,通過鐵水聯運集中到成都,再轉運到中亞和歐洲。另一張網面向歐洲和中亞,將與歐亞絲路節點城市合作共建國際鐵路運輸網,加快將成都青白江陸路口岸,打造成面向歐洲、中亞、南亞開放的國際鐵路物流港。
目前,成都“十三五”發展目標正在成形,初步確定“一門戶一高地兩中心”的目標定位,即把成都加快建設為國家門戶城市、國家內陸開放高地、西部經濟中心、西部創新中心。
“成都在市場潛力、人力資源、后發優勢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長閻星認為,成都現在已經具備了實現對內對外全面開放,加快充分國際化進程的條件。
中國政府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決心不會動搖、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政策不會改變、力度不會削弱的表態,使得成都對國際資本充滿吸引力。
成都,這座貼有“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標簽的城市,未來不僅將成為中國西部發展的風向標,更將在某種程度上展現出“中國內陸開放高地”的姿態。
全球招才引智
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將形成一套完善的全域創業支撐體系。這被視為成都“雙創”五年行動計劃路線圖。
該行動計劃的頭一條直指人才,特別是海歸創業者。在成都決策層看來,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
為引進聚集海外高端科技創業人才,成都不遺余力。成都充分利用成都高新區在北美、歐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站、駐外辦事處等機構,以及中歐國際技術商務合作平臺等,通過積極開展海外宣傳推介、聯合國際知名獵頭公司、開展國際技術合作等方式,引進海外科技創業者到高新區創業。
據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市正聯合四川大學等高校設立“海內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基金”,基金規模達“億元級”。
四川大學副校長李光憲提出通過“企業提需求、高校出編制、政府給支持”的模式吸引高端人才的構想,它將成為“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吸引人才的一種突破嘗試。
成都實施“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即“成都人才計劃”),成都市委、市政府設立1.2億元專項資金,帶動各區(市)縣設立11.5億元跟進配套扶持,全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據了解,“成都人才計劃”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廣撒網,全覆蓋,數量優先;第二個階段立足于區位優勢,有意識地增加產業規劃和布局權重,強調人才與產業的匹配度;第三個階段則是精準定向,增量提質。
截至目前,已吸引聚集了253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18個頂尖團隊來蓉,其中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專家有167人,入選數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據統計,“成都人才計劃”引進的253名專家持有發明專利957項,所在企業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1400.23億元,創造稅收52.29億元,創外匯收入9億美元,為成都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成都人才計劃”專家隊伍規模的不斷壯大,今年9月8日,成都市成立了“成都人才發展促進會”。該促進會將人才工作由過去單純依靠黨委、政府的模式,向以“黨委政府領導、社會組織運作、社會力量參與”為特征的新機制轉變。
此外,形式多樣的面向海外人才的“招才引智”平臺今年集中發力,動作明顯加快,有的已走出國門。
9月14日,成都高新區-波士頓招才引智推介會暨“創業天府·菁蓉匯”波士頓生物專場在波士頓舉行。這是成都首次到美國波士頓進行生物產業推介,吸引了來自波士頓、華盛頓、紐約等地的100多名科學家、企業家代表參加。
9月24日,“2015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簡稱“海科會”)暨第二屆中國西部海外人才科技合作論壇”在成都舉行,5000多名海外華僑華人來川考察洽談。??茣抢吓频膶iT針對海外人才的平臺,至今已成功舉辦13屆。與此前不同的是,今年更注重人才與需求的提前精準對接。因此今年??茣?個月,成都市已通過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提前將人才需求向海外發布,各用人單位也已做好接洽準備。成都決策層認為,要學會招商引資、招人聚才并舉,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廣泛吸引各類創新人才特別是最缺的人才。
在精心準備下,此次論壇成果斐然。“留學報國成都基地”正式落戶成都,成都再添招才引智平臺。
吸引海外人才的努力還在繼續。10月12日,由成都市委組織部、成都市人才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以及成都高新區、雙流縣主辦,中國旅法工程師協會和法國四川協會承辦的2015年中國成都海外引才專題推介會在巴黎舉行。繼在法國巴黎舉行推介之后,還將前往瑞士和德國做引智推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