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專家:中俄經濟合作在走下坡路
2015-12-30 10:34:08
Landbridge平臺
外媒稱,在西方對俄實施制裁后,莫斯科發展與歐美合作的多年長遠規劃于頃刻間破滅。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幾乎成了俄羅斯唯一的、具有全球身量的伙伴。當俄羅斯意識到取消制裁無望的同時,也明白了與西方的沖突只會不斷增長,與中國的關系因而便具有戰略性質。
俄羅斯信息分析中心網站12月28日報道稱,在地緣政治領域,莫斯科與北京擁有十足的默契。全球都注意到,在5月9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和9月3日的北京天安門廣場閱兵式上,普京與習近平一直并肩而立。雙方在敘利亞危機上也達成了相互理解。
但一切合作都應當建立在牢固的經濟基礎之上。莫斯科與北京簽署了一系列對華油氣出口及技術合作方面的重要協議。然而,很多項目,包括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鐵在內,事實上已經停滯不前。今年的雙邊貿易額從1000億跌至700億美元。俄羅斯的外貿格局也沒有發生變化。
那么,2015年之于中俄關系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年景?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東方學研究中心主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接受了俄羅斯信息分析中心的訪問。
馬斯洛夫:2015年是俄羅斯向東轉的一年,因此,與中國的關系便順理成章地具備了更高的價值定位。若論及政治,俄羅斯與中國在打擊恐怖主義、亟須建立多極化世界等問題上達成了相互理解。今年召開了若干高層會晤。兩國天然氣合同的相關數字指標得以明確。俄羅斯在石油化工、石油設備方面也展開了合作。上述一切都是不可小覷的成果。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經濟方面,中俄的合作是在走下坡路。這不只體現為雙邊貿易出現了30%的下滑、貨運量的萎縮,還體現為眾多理想未能付諸現實。俄方對于中國參與俄進口替代項目的意愿估計過高,這是俄羅斯的失誤。中國視俄羅斯為基礎設施投資、油氣項目開發之地,但并不以復興俄羅斯工業為己任。這即是說,北京更感興趣的是在俄羅斯銷售中國制造的商品。這對俄來說其實有利有弊。
能夠切身感受到利好的是位于遠東的超前發展區。跨阿穆爾河(黑龍江)大橋、位于別廖佐夫卡村的石油加工廠的興建都開始獲得投資。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由港已經開放,并成為自由經濟區的組成部分。伊爾庫茨克變成了具有特殊地位的交通樞紐。顯然,中國對上述區域很有興趣。
弊端在于俄羅斯無法吸引中國參與對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改造工程,后者的貨物吞吐量跟北京所期待的運力相差太多。因此,中國決定開辟商品出口的替代線路,如經過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境內的鐵路。由于一系列原因,俄羅斯未能成為北京在該項目上的優先伙伴。
另一弊端則是中國雖然承諾對俄羅斯進行大額項目投資,如石油天然氣工業、莫斯科-喀山高鐵,但資金一直沒有到位。承諾的項目是實際落實的數十倍。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對俄羅斯態度的轉變,只是全球及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
問:兩國的經濟合作欠缺什么?感覺只是口頭上大談合作項目,但實施得相當不好。
答:造成當前局面的首要原因是俄方參與項目的專家團隊水平較弱。中方的很多提議被俄羅斯視為最后的決定,但對方其實只是希望就此展開討論。同時,俄羅斯不能只是期待來自中國的投資,而要專注于發展本國的出口性行業,俄羅斯也應當生產中國需要的商品,在那里形成需求。俄羅斯可以向中國出售深加工的石油化工產品、農產品、木材和金屬加工成品。俄羅斯需要擺脫對中國投資的依賴,自己闖入中國市場。
由于中國游客大量涌入俄羅斯,發展配套的旅游基礎設施也非常重要。但不能像現在一樣,將它們交給中國人,而是要自己興建,同時考慮中國人的需求,唯有如此,俄羅斯國庫才能得到所有的利潤。
總而言之,俄羅斯需要轉變身份,從乞求者變成出售者。
為何眾多合同未能有效履行?2015年時,過去并不積極與中國合作的很多企業突然萌發了開拓新市場的強烈意愿,但它們在華工作的經驗明顯不足,也沒有專家指導,所以搞砸了很多有意思的項目。嚴格來說,俄羅斯現在才開始真正學習如何跟中國打交道。
第二位接受俄羅斯信息分析中心采訪的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
奧斯特洛夫斯基:2015年的主要成就在于,中國仍是俄羅斯的主要地緣政治伙伴。兩國元首互相出席對方舉辦的閱兵式,雙方在聯合國、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框架內的眾多合作便是明證。中俄在國際政治中奉行同樣立場,視對方為反對美國的帝國主義及霸權主義的盟友。
問:這一合作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果?
答:令人遺憾的是,經濟與政治方面正好是冰火兩重天。由于盧布匯率急跌、全球油價下滑,雙邊貿易出現了萎縮。此外,連俄羅斯其實都弄不清楚,該如何與中國人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內展開合作。因此,俄羅斯在這方面沒有取得進展,令人遺憾。
在投資方面,同樣沒有什么值得炫耀之處。直接投資額80億美元,算上所有債務則共有320億美元。聽上去相當可觀,但中國在境外的直接投資高達8800億美元之巨!這即是說,俄羅斯該問題上也亟待改進。
中俄兩國邊境地區之間的合作并不發達,主要障礙在于邊界線上的基礎設施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如港口、出入境通道、鐵路、公路、橋梁等。缺乏上述硬件,與中國就難以發展真正意義上的貿易。兩國在經歷了3天的談判之后,最終簽署了興建跨阿穆爾河(黑龍江)大橋的項目,不久后,一座連接布拉戈維申斯克及黑河的大橋便會落成。眾所周知,之前的項目沒能完工,中方興建了16個橋孔,俄方應當興建3-4個,但卻找不到資金。
梅德韋杰夫總理12月訪華期間簽署了近30份合同,但并沒有一份具有突破性意義,類似“西伯利亞力量”管道項目或是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對接。
問:兩國所簽署的合同,為何其履行會經常出現拖延的情況?
答:想必合同在最初階段的起草準備便不充分,而后各部門的考慮也不周全。俄羅斯政府部門中的中國問題專家并不多。俄羅斯在最后一刻才決定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這表明這一問題依然存在,并未得到解決。決策者經常不了解中國,也就無法將中俄經濟加以對接。
不久前,俄羅斯一直認為中國經濟很快便會下滑,對北京取得的成就估計不足。事實上,倘若算上盧布匯率下跌的因素,中國2015年的平均工資已經超過了俄羅斯聯邦。因此,對中國經濟成果的認識有限,也妨礙了俄最高層通過極其重要的決策。
第三位專家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東亞及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盧金。
盧金:中俄關系發展穩定。俄羅斯遭遇國際壓力,北京的立場在俄看來非常值得贊許。眾所周知,中國一貫擁護所有國家的領土完整,但他們就俄羅斯的情況表示,對俄羅斯的行為表示理解,因為烏克蘭危機是西方挑起的。中俄雙方領導人定期會晤,上合組織也通過了吸收印度及巴基斯坦加入的決定。至于經濟合作,這取決于整體的經濟形勢。俄羅斯陷入經濟危機,不只是中俄貿易,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同樣出現下滑。一旦俄羅斯經濟形勢改善,雙邊合作仍將繼續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