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記者中國行隨筆之四:費爾干納名駒在中國
2015-12-01 11:31:22
Landbridge平臺
編者按:穆哈麥江•阿比多夫,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記者協會主席、烏資深媒體專家、功勛記者。2015年9月初,阿比多夫先生赴北京、新疆等地考察采訪。返烏后,他將在華期間所見所聞所感整理成文,介紹“一帶一路”倡議、新疆經濟發展情況和中國民族政策等。經作者授權,現將部分文章翻譯整理,以饗讀者。
費爾干納名駒在中國
——中國行隨筆之四
烏魯木齊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行政中心,也是中國西部的貿易之都。該市一家名為“野馬集團”的公司擁有一片美侖美幻的公園,其主體景觀是一些彗星殘片,據天體物理學家稱年齡已達1.3億年,令人嘆為觀止!此類天體殘留在全球絕無僅有。公司董事長陳志峰(音)因對天體的熱愛,認為這些“天外來客”都是無價之寶,因此置辦了這批珍貴的展品并將其放在公園里供觀賞。
這里還有一個布滿樹化玉的巨大廣場也堪稱奇幻,散布其中的樹化玉來自全球各地,郁郁如森林,占地超過5公頃。漫步于“林”間小道,你會感受到大自然那不可思議的偉力。我的中國同事、《大陸橋》雜志社記者何津紅(音)說:“據學者考證,這里每棵‘樹’的年齡都在100-150萬年之間。但這仍不是‘野馬集團’最奇幻的景觀。”
我好奇之至,趕緊跟上了何的腳步。
我們經過一處人工瀑布和一個茉莉花園,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壯麗的木頭建筑。 “這是‘野馬集團’的馬廄,飼養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純種馬,主要‘居民’正是來自你的祖國烏茲別克斯坦,確切地說是費爾干納。”
每匹費爾干納馬都在裝有雕花門的單獨圍欄里飼養,每位飼養員負責3-4匹。看,一個飼養員牽出了一匹黑色的費爾干納馬,太漂亮了!四肢修長勻稱,脖頸挺拔,流線型的身軀,腰部微微彎曲,濃密挺直的鬃毛顯得倍加精神。
騎手是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身著一套雅致的馬術服,手握韁繩,穩坐在馬背上輕輕躍動。馬走的是緩步。我們跟著騎手,很快就來到了一個可容納3000-4000名觀眾的跑馬場。
馬順從地完成了騎手的指令,動作輕盈優雅。很明顯,它不是僅靠四肢,而是靠全身的肌肉完成了這一系列動作。
“你看那兒”,何津紅指著跑馬場中央說——那里正飄揚著中烏兩國的國旗,主入口懸掛著中文說明“此處飼養的是費爾干納的純種馬”。
“志峰先生正在訓練從你們國家運來的賽馬”,他笑著說道,然后對馴馬師說了些什么。
隨后,費爾干納馬載著騎手掉頭向我們跑來。
“我叫阿基約爾•穆哈馬特”,騎手自我介紹道。他是維吾爾族人。
我們用烏茲別克語交談,相互理解完全沒有障礙。
“公司在烏魯木齊和北京都有馬廄,這里有90匹純種馬,其中40匹都擁有費爾干納馬正宗血統,大約還是一周歲的馬駒時就運過來了”,穆哈馬特告訴我,“北京還有15匹這樣的純種馬”。
其實,將費爾干納的純種馬運往中國繁育,并不是近來才有的事。據中國朋友介紹,早在公元前2世紀,為尋找盟友聯手對抗強敵,中國皇帝漢武帝曾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在公元前138-126年完成使命回國后,向漢武帝報告“費爾干納盆地(時稱大宛國)有大小城鎮70多座(譯者注:《史記》大宛列傳載:其屬邑大小七十馀城),居民均從事較為原始的狩獵業(其兵弓矛騎射);當地水果甜美似蜜,紡織業發達,育有罕見、美麗、擅奔跑的純種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張騫并非空手而歸,而是帶回了一些葡萄藤條和幾匹原屬商隊的費爾干納馬。自那時起,中國人就愛上了來自費爾干納的駿馬。
很可能,今天在“野馬集團”北京和烏魯木齊圍欄里生活的費爾干納馬,正是兩千多年前來到中國那批名駒的后代。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