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往巴庫港的首輛集裝箱列車有望推動歐亞貿易轉型
2015-08-05 09:56:51
Landbridge平臺
發自中國的首輛集裝箱班列于周一抵達阿塞拜疆的巴庫港。多名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格魯吉亞官員以及國家港口、鐵路和航運公司代表與外交使團成員出席了在新建渡輪碼頭舉行的歡迎儀式。
從中國西北發往阿塞拜疆的首輛列車是跨里海國際運輸路線(TITR)開發協調委員會集體努力的成果。該委員會由哈薩克斯坦鐵路(Kazakhstan Railways)發起成立,成員包括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土耳其和中國的港口、鐵路、航運和物流公司。
這輛列車載有82個20英尺集裝箱,于7月28日從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出發,經過4000多公里的路程抵達哈薩克斯坦阿克套里海港口,之后在該港口由鐵路輪渡運往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往南70公里的阿拉特的新巴庫港。
阿塞拜疆政府正在阿拉特附近開發新的一流港口綜合設施,其中包含物流區、國際公路運輸協議擔保園區、通用供油基地設施和保稅區。新港口總共占地400公頃。該開發項目是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Ilham Aliyev)制定的更大規模的增強國家非油經濟和去石油化戰略的一部分。巴庫港位于歐亞戰略交匯處,靠近中國、土耳其、伊朗和俄羅斯等大規模市場,有望成為歐亞大陸的領先物流與貿易中心。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貿易的積極參與者,高加索和中亞的內陸國家計劃振興和推動中歐之間曾經活躍的陸地貿易。連接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土耳其與歐盟鐵路網的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項目即將完工,為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陸路路程將貨物從中國和遠東地區運往歐洲提供了新的機會。當前中國東部至歐洲的海運時間為30至35天。協調委員會成員致力于將中國貨物抵達歐洲的門到門運輸交付時間縮短至14天以內。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