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強:從成都出發邁上絲綢之路
2015-07-28 08:50:17
Landbridge平臺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是一項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提出的重大構想。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
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中,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主要內容。其中,現代物流是核心要素。“物流”并不是新名詞,從有貨物交換起就有了物流,最原始的就是倉儲和運輸。但是傳統的物流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現代物流”應運而生,成為新興的產業,其“新”在于運用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技術,對分散的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整理、配送、信息處理等物流功能環節進行有機結合和一體化運作。現代物流還是先導產業,其“先導”在于復合型,可以帶動商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的聚合,引導交通運輸、商貿、金融、信息、旅游等產業的發展。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現代物流產業的先導作用是通過物流帶動產業,通過產業帶動城市,最終形成整個經濟帶,帶來整個區域的共同繁榮和發展。2014年10月四川省政府出臺了要大力發展“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也包括現代物流產業。要求建設連接四川省內主要城市,服務西部,輻射全國,影響全球的物流服務體系。
四川是“一帶一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經濟腹地。邁上“一帶一路”,成都是出發點。四川有“六大優勢”:
1.有“絲路原點優勢”——絲綢、茶葉起源于四川,嫘祖在鹽亭養蠶紡絲,吳理真在蒙頂山種茶,這已經是學界共識;
2.有“交匯點優勢”——北緯30°與胡煥庸曲線交于成都,南北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交于四川,成都是發力點;
3.有“多路相通優勢”——四川是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立體交通體系,通過長江、跨越秦嶺,邁過云貴,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通,還可以通過西藏樟木口岸等到尼泊爾、通過云南瑞麗到緬甸;
4.有“古蜀文化優勢”——以三星堆、金沙遺址為代表的古蜀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與南亞特別是印度、伊朗、埃及進行交流,還有北宋紙幣交子,留下了蒼涼的茶馬古道和久遠的商貿傳說等。
5.有“物質資源優勢”——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古有邛杖、蜀布、茶葉等,今有精品農業、電子產品、旅游資源等,特別是川茶、川菜、川酒等,享譽世界;
6.有“科技優勢”——古有青銅器、制鹽、印刷、天然氣、釀酒等技術,今有軍工、航天航空、生物工程、農業等技術,研究所、創新中心及高端人才眾多。
四川的劣勢是不靠海、不沿邊,內陸路線長,開放度較低,市場意識差。
四川各市州在“一帶一路”中的布局,應該是在多點多極支撐戰略指導下,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搞好規劃,建設現代物流園區,盡力對接和融入國家戰略。在發展現代物流方面,要落實四川省政府頒布的規劃,大力實施“十大重點工程”,即多式聯運工程、物流園區工程、物流企業培育工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工程、大宗商品物流工程、農產品冷鏈物流工程、電子商務物流工程、城鄉物流配送工程、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工程、應急物流工程。夯實物流基礎、培育物流市場、促進集約發展、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物流現代化、發展綠色物流、加強區域合作、發展國際物流。空間布局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一核五極多點”規劃推進。
“一核”指成都,圍繞構建天府新區物流體系,并以航空物流為重點,同時推進保稅物流、物流金融、快遞物流等高端物流企業建設。
“五極”主要指:
沿江物流增長極——圍繞“水公鐵空”聯運,推進化工、大件、機械、特色農產品、酒業物流建設。
川北物流增長極——圍繞“科技物流園區”、電子產品、商貿、煤炭、特色農產品和綠色物流發展需要進行建設。
川東北物流增長極——圍繞“鐵公水航”一體化聯運特色,和油氣化工制造業、新能源建材制造業、紡織業和農產品的需要進行建設。
攀西物流增長極——圍繞特色礦產、特色農產品、商貿和康養產業發展需要,推進包括冷鏈物流、電商物流等在內的現代物流建設。
川中物流增長級——圍繞成渝配套產業中轉物流,商貿、農產品和綠色物流推進建設。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避免法律風險、道德風險、文化風險、安全風險、地緣風險、經濟金融風險。
“一帶一路”是道路經濟。本質是要素流通,物流必須暢通。“一路”關鍵是口岸碼頭建設與合作;“一帶”關鍵是發展產業,經濟合作。四川的切入點是“一核五極”,著力點是“六大優勢”。“一帶一路”給四川物流業帶來重大機遇——促進了國際化、現代化、多樣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同時,也給四川物流業帶來壓力和挑戰——主要是市場擠壓、高端不適、規則不熟。因此,必須要專業人員、顧問團隊、智庫支撐。四川要適應國際物流體系的沖擊。努力提升物流專業化、信息化、國際化水平,奮力打造中國西部物流中心。重點依托城廂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成都鐵路口岸和青白江鐵路集裝箱物流園區、遂寧中國西部現代物流港、廣元鐵路物流中心及規劃建設的西昌(德昌)、攀枝花鐵路物流中心等,優化提升“蓉歐快鐵”“中亞貨運班列”,建設高效便捷的亞歐鐵路物流大通道。依托成都公路口岸、龍泉物流中心和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四川公路國際物流園區。依托瀘州港和宜賓港,發展川南具有重要口岸功能的國際物流園區。“蓉歐快鐵”(蓉歐國際快速鐵路貨運直達班列)是跨國性質的運輸工具,由成都青白江集裝箱中心站出發,經寶雞、蘭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直達波蘭羅茲站,線路全長9826公里,其中成都至阿拉山口3511公里,阿拉山口至羅茲6315公里。最近,沿海多個城市要求搭上蓉歐快鐵的順風車,貼著“一帶一路”飛奔,蓉歐快鐵將延伸至廈門。
“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沿線國家宜加強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海關合作,以及檢驗檢疫、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統計信息等方面的雙多邊合作,推動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生效和實施。改善邊境口岸通關設施條件,加快邊境口岸“單一窗口”建設,降低通關成本,提升通關能力。
專家分析我省物流業發展現狀,形成了一些共同認識。(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物流基礎設施效率低下,高速公路與鐵路擦邊而過,高速公路、鐵路沒有進物流園區,長江水道等級過低,航空物流不配套;三是集約經營水平不高;四是市場主體“散、小、弱”突出,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規模不大等級不高的問題;物流企業內部現代化有待提升;第三方企業比重較低;物流資源有待整合。(二)面臨的新挑戰是:一是實體經濟困難;二是土地控制更加嚴格,成本上升;三是周邊競爭激烈。(三)面臨的新機遇是:一是獨特區位優勢帶來新機遇——四川位于“一帶一路”交匯點,是連接中國中西部、溝通中亞東南亞的重要交通走廊;二是成都新機場的規劃建設帶來新機遇——大力發展國際航空物流;三是大數據時代四川電商的迅速發展的新機遇——把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結合,實行轉型升級;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新機遇——蜀道難變成了蜀道通。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構四川現代物流發展版圖,應該做到“六個加強”:
1.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2.加強與沿線國家海外四川人特別是華僑華人、商會、留學生的聯系溝通;3.加強與國內重點省份新疆、云南、福建、廣東的戰略合作;4.加強內陸開放高地的深度建設;5.加強省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6.加強全省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力度。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四川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必將給現代物流業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必將極大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為“三大發展戰略”實施和“兩個跨越”提供有利環境和強大動力。
(本文系李后強教授2015年7月19日在四川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現代物流發展研討會上的發言摘要)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