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一帶一路” 把沿海口岸搬到江西
2015-07-24 10:23:47
Landbridge平臺
在貴溪銅拆解園國檢監管區查驗進口廢銅
贛州進境木材國檢監管區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新時期繼續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江西連接長三角、珠三角和長江中游,境內的“贛新歐”國際集裝箱貨運列車由省會南昌出發,西行北上,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緊密相連。
面對國家新時期的開放戰略,如何助推江西在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起到西行北上、南下東進的串聯作用?近年來,江西檢驗檢疫局主動融入、不斷探索與創新,充分發揮檢驗檢疫職能,改革工作模式,在內地建設國檢監管區,將沿海口岸搬到江西,實現沿海與中西部地區進口直通、出口直放,極大地促進了貿易便利化,國檢監管區已成為江西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是檢驗檢疫體制改革的新常態。以下從“六性”論述國檢監管區建設。
屬性——什么是國檢監管區
國檢監管區是江西檢驗檢疫局為對接“一帶一路”,探索試點的新型內陸口岸,是基于現行的法律法規框架,以進出境集裝箱監管為抓手,以集裝箱集中審單電子信息化管理為手段,以集裝箱場站建設為平臺,以口岸直通放行為目的而建立的受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監管的封閉獨立的指定場所;是能實現集中檢驗檢疫和集中監管的特殊區域,是需要達到檢驗檢疫設置要求的特定區域,最終實現口岸功能。
國檢監管區的重要載體就是集裝箱,隨著世界貿易的快速發展,“門到門”集裝箱運輸一改傳統的“港至港”運輸模式,改變了全球貿易活動方式。據統計,目前全球進出口貨物70%以上使用集裝箱運輸,中國已成為全球集裝箱港口吞吐量最大的國家。由于集裝箱具備密閉性、安全可控性和標準化等優點,改變了傳統的口岸概念,使得在內地建設國檢監管區,將沿海口岸延伸至內地成為可能。
在內陸實現口岸功能的例子國外已有很多,如內陸口岸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荷蘭的鹿特丹無水港,它直接連接了“歐亞大陸橋”與鹿特丹港,把港口輻射面積擴展到了整個歐亞大陸,形成了歐洲最大的物資流通基地。美國向歐洲出口貨物的43%都需到鹿特丹內陸無水港進行周轉。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階段,建設國檢監管區,深化口岸內地通關模式改革,便利貿易,已然成為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內地口岸的新業態、新常態。
必要性——為什么要建國檢監管區
既不靠海,也不沿邊,江西一直為“內陸”所困,進出境物流成本高、產業配套服務體系不完善,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實施國檢監管區建設,可以讓江西逐步邁入具有現代口岸服務功能的全新“口岸時代”,是基于省情,立足國情,符合黨中央國務院對當前經濟發展的要求。
外因——國情和省情
國檢監管區是“一帶一路”的節點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的平臺。南昌被國務院納入“一帶一路”的“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范疇,江西已成為“一帶一路”國際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雙覆蓋區域。通過國檢監管區打造內陸口岸,將強有力地助推江西經濟積極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主動順應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大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具體實踐,更是先行先試探索沿海與內陸口岸無障礙通道建設,有效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大部署。
國檢監管區是上海自貿區可復制可推廣承接的平臺。國家質檢總局提出了八項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制度,上海自貿區形成可復制的經驗,怎么在江西落地,國檢監管區提供了沿海口岸功能內遷的重要陣地,是承接自貿區經驗復制推廣的平臺,也是溝通沿海與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紐帶和節點。
國檢監管區是“三個一”和“三互”實驗的平臺。在內地建設國檢監管區,是在內陸地區有效實現“三個一”和“三互”,簡化了工作流程,密切了檢驗檢疫、海關等相關部門的溝通,最終實現了進出口貨物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和“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國檢監管區是產業集聚的引擎平臺。江西局積極響應江西省政府大力推行產業集聚區的號召,建設國檢監管區,促進了產業發展要素培育與提升,進而促進產業集聚。如贛州進境木材國檢監管區的建成并運行,促使贛州市申請注冊進出口經營權的家具企業由監管區建成前的1家增至47家,帶動產生產業集聚效應。
國檢監管區可以提高江西外向型經濟的貢獻率。江西地處內陸,外向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不高,據統計,2014年全省外貿額占整個GDP的15.9%,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6%;江西只有兩個一類口岸,口岸少是江西經濟發展的“軟肋”,急需建設具備沿海口岸功能的國檢監管區。目前,全省建成并運行的國檢監管區有10個,在建項目12個,基本實現了全省主要地區、重點產業的“雙覆蓋”,國檢監管區對外向型經濟的貢獻率將日益彰顯。
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需要。國檢監管區使得沿海口岸內移,實現了“低、特、快”,即降低了企業商務成本,特殊的政策下實施進出口貨物直通放行,減化了工作程序,縮短通關時間,符合當前經濟形勢對貿易便利化的要求。以特色農產品南豐蜜橘為例,建設南豐國檢監管區,實現了出口蜜橘直放,每個集裝箱不僅可為企業節省2000元人民幣,還可大大縮短蜜橘通關時間2天,有效地降低了南豐蜜橘的腐爛率,從而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需要。建設國檢監管區,口岸搬到了內地,減少了各項手續,貿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吸引沿海大型企業也紛紛入駐國檢監管區,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運輸業的發展,國檢監管區建設也符合當前大經濟、大物流、大發展的方向。
內因——檢驗檢疫體制改革
檢管體制改革的需要。在檢方面,國檢監管區可以將原來分散在企業的粗放式監裝模式轉變為在國檢監管區集中監管、集中查驗的集約化檢驗檢疫模式,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在管方面,創新實現了“三法聯合”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三法聯合,形成合力,是新時期檢驗檢疫工作的優勢所在,也是檢管模式改革的重點。
提升檢驗檢疫把關有效性的需要。國檢監管區具備封閉、安全特點,可以有效提升檢驗檢疫對貨物的質量安全的把關有效性。同時,國檢監管區還可以提升三率,即進出口的覆蓋率、陽性率和檢疫處理率。如:2014年,集裝箱陽性檢出率11.3%,系統排名第一;除害處理率13%;入境集裝箱核輻射監測檢出94標箱放射性水平超標,系統排名第二。
檢驗檢疫的社會認可率的需要。江西局提出了“系統有位、省里有名、市縣尊重”的強局目標,朝著這個目標,需要檢驗檢疫部門敢為人先,率先改革。國檢監管區建設,將沿海口岸搬至江西,是江西局深化檢驗檢疫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獲得社會認可、朝著中部強局目標邁出的堅實一步。
操作性——怎么建國檢監管區
國檢監管區是能實現集中檢驗檢疫和集中監管的特殊區域,是需要達到檢驗檢疫設置要求的特定區域。為此,江西局組織制定了國檢監管區建設標準及申請、驗收、監管等11個規范性文件,采取三個步驟、三構成、二個機制、二方法、六模式在全省開展國檢監管區建設。
“三步走”推進。
著力構建“軟件+硬件+機制”三個平臺。第一步是建立集裝箱集中審單的電子信息平臺,掌握集裝箱和貨物信息,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檢驗檢疫工作效率;第二步是在地方建立集裝箱集中監管的場站,打造內陸口岸平臺;第三步是與江西出口貨物主要出運地檢驗檢疫機構建立口岸直通放行機制,對經監管區監管放行的貨物,口岸免查驗直通放行。
“三要件”構成。
國檢監管區建設由“產業平臺+集裝箱場站+直通放行機制”三要件構成。國檢監管區的選址和布局的原則取決于產業規模、市場需求、集裝箱使用量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等因素。如南豐國檢監管區建在出口柑桔集散地南豐縣;贛州進境木材國檢監管區設在家具產業集群的南康區。
“二機制”實施。
內部工作機制。一是構筑大平臺,國檢監管區內實行三法聯合執法;二是融合大數據,檢驗檢疫、海關、物流信息、內地與口岸信息互聯互通,搭建“單一窗口”“三個一”實驗平臺等;三是成立大項目辦,將衛檢、商檢、動植檢業務歸口到一個部門協調,提高了工作效率。
外部運行機制。國檢監管區的建設主要采用“政府主導+國檢監管+企業經營”的政檢企三方共建機制。政府主導,就是政府成立領導小組和專門機構,在監管區布局規劃、口岸設施配套、招商引資、政策優惠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企業經營,就是引進口岸大型物流企業或由政府委托符合條件的當地龍頭企業實施監管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經營;國檢監管,就是由檢驗檢疫部門提供技術指導,制訂監管區建設驗收標準,負責竣工后的考核、驗收、發證,以及監管區建成運行后進出口貨物的日常監管與服務。
二種實施方法。
一是“箱-貨-企”。以衛生檢疫法為龍頭,以集裝箱為抓手,通過對集裝箱進行全申報全檢疫,實現對集裝箱裝載貨物的全申報全監管,再通過貨物監管服務企業,從而有效提高檢驗檢疫覆蓋率、檢出率和除害處理率,進而確保進出境貨物風險可控。
二是“木-貨-企”。以動植物檢疫法為龍頭,以木質包裝檢疫為抓手,通過抓木質包裝檢疫監管貨物和企業,進而有效保障進出口貨物的質量安全。
“六種模式”建設。
圍繞江西產業布局,以現有口岸設施和產業集聚區為基礎,縱向以九江、南昌、贛州為中心,橫向以上饒、鷹潭、宜春為重點,將2個一類口岸、4個特殊監管區、10個口岸作業區,以及進出境貨物集散地等串聯起來,構建輻射東西南北中,具有海陸空運輸功能的集裝箱國檢監管區立體式網絡體系,形成了6種建設模式:
工業園區國檢監管區。為促進江西傳統工業產業改造升級,加快轉型發展,選擇贛西煙花鞭炮工業園建立“工業園區+集裝箱場站+直通放行”模式的國檢監管區。
農業示范區國檢監管區。為促進江西優勢農產品擴大出口,農業產業結構優化,選擇南豐蜜桔出口示范區建立“農業示范區+集裝箱場站+直通放行”模式的國檢監管區。
產業聚集國檢監管區。為落實國務院支持贛南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政策,支持贛州家具產業的發展升級,選擇南康進境木材建立“產業聚集區+集裝箱場站+直通放行”模式的國檢監管區。
大項目國檢監管區。響應江西“大項目促進大發展”戰略,服務江西最大的港資項目和省重點工程瑞昌理文紙業建立“大項目+集裝箱場站+直通放行”模式的國檢監管區。
循環經濟國檢監管區。配合江西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部署,選擇鷹潭銅拆解園建立“循環經濟園區+集裝箱場站+直通放行”模式的國檢監管區。
企業國檢監管區。為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貿易便利化、促外貿穩增長的要求,扶持地方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選擇宜春康替龍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建立“企業+集裝箱場站+直通放行”模式的國檢監管區。
符合性——國檢監管區的法理依據
國檢監管區建設,現行的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有充分的法理依據。
法律依據
國境衛生檢疫法(突出運載工具)
第四條 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準入境或者出境。
第七條 入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員,必須在最先到達的國境口岸的指定地點接受檢疫。
第十條 入境、出境的集裝箱、貨物、廢舊物等物品在到達口岸的時候,承運人、代理人或者貨主,必須向衛生檢疫機關申報并接受衛生檢疫。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突出指定區域)
第三條 國家動植物檢疫機關在對外開放的口岸和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業務集中的地點設立的口岸動植物檢疫機關,依照本法規定實施進出境動植物檢疫。
第十四條 輸入動植物,需隔離檢疫的,在口岸動植物檢疫機關指定的隔離場所檢疫。
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突出指定區域)
第十二條 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在商檢機構規定的地點和期限內,接受商檢機構對進口商品的檢驗。
第十五條 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出口商品的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在商檢機構規定的地點和期限內,向商檢機構報檢。
國家政策
十八大報告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創新開放模式,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因此,監管區就是沿海口岸搬到內陸的創新模式。
十八屆三中全會擴大內陸沿邊開放。推動內陸同沿海沿邊通關協作,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國務院出臺《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若干意見》,提出“支持南康家具產業基地建設”。
總局規章
2013年4月,《質檢總局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質檢辦[2013]219號)第二條明確提出在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進行“進出境檢驗檢疫監管區”建設試點。上文第八條規定“加大對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的支持,支持建立國家級進境木材檢疫處理中心和集裝箱檢驗檢疫監管區……”國家質檢總局第一次下文正式命名“檢驗檢疫監管區”。
2014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質檢辦[2014]505號)十五條規定“支持在贛州建設國家級進境木材檢疫處理中心”。監管區內設“檢疫處理中心”。
地方政府政策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撫州深化區域合作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積極推進撫州鐵路口岸作業區和國檢監管區建設”。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關于省商務廳等七部門關于江西省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中強調“加強‘國檢監管區’建設,從而達到對跨境電子商務貨物的有效監管”。
《宜春市人大第三屆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完善宜豐康替龍竹業集裝箱國檢監管區服務功能”。
《贛州市人大第四屆六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2015年要推動兩個國檢監管區常態化運營”,并“規劃建設進境水果、進境再生原料、進境飼料用糧谷等監管區”。
因此,從法律、十八大、國務院、總局、地方政府五個層面的要求來看,開展國檢監管區建設都是符合的。
成效性——國檢監管區帶來的成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部署,擴大內陸沿邊開放,打造內陸、沿海無障礙通道是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核心要求。國檢監管區建設在政治層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全面深化改革,振興原中央蘇區等政策的具體措施;在經濟方面,縮短了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降低企業商務成本,從而便利貿易,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發展;在社會層面,促進了產業集聚、就業增加、百姓增收和社會穩定;在生態層面,促進了內外檢聯合執法聯合管控檢疫風險,維護生態安全。通過3年的實踐,江西已建成了10個國檢監管區,還有12個正在建設中,其成效主要表現在:
促進了貿易便利化。傳統的檢驗檢疫通關模式,一批法檢貨物的出口,要經過一次檢驗、兩次查驗。造成了企業“兩次申報、兩次查驗、兩次放行”,國檢監管區建設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據統計,采取新模式后,一批進出口貨物將縮短通關平均達2天時間。如:煙花出口周期縮短3天,出口水果實現區內通關和便利化零距離。
促進了江西優勢產業大發展。建設國檢監管區,實現直通放行,簡化了工作流程,便捷高效地促進了南豐蜜橘、贛南臍橙、煙花爆竹等江西地方優勢產品出口。2014年,江西水果出口呈現井噴式增長,量價齊增70%以上;煙花爆竹出口五連增,出口量由占全國出口總量的19.5%增長到30%以上。據測算,贛州進境木材國檢監管區的建成,木材直接進口,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可降低984元/立方米,縮短通關放行時間2天。按年消耗進口木材300萬立方米計算,每年可為企業節省29.5億元。
促進了江西物流產業大發展。國檢監管區運行后,大幅降低了進出口商品的物流成本,以贛西宜春啟運的歐基港全程物流成本為例,2011年需要17000美元,2013年僅需7000美元,足足降低了10000美元。按照江西出口歐基港40尺集裝箱總量計算,每年可為江西外貿企業節省物流成本3億元。
促進了招商引資。國檢監管區以集中查驗環節少、周期短、成本低的優勢,吸引了上海華洋貨運公司在萬載縣和上栗縣投資18億元建設出口煙花國檢監管區,上海永璟物流公司在上栗縣投資1億元建設的出口煙花國檢監管區,理文紙業也決定增加投資上二期工程。
促進了口岸查驗協作。國檢監管區實現了檢驗檢疫與海關、港務等部門的聯合辦公和聯合查驗,形成了口岸監管部門、經營單位和物流企業數據共享、監管有力、高效便捷、三方共贏的協作新機制,對江西有效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外貿做大做強起到了積極作用。
促進了國檢影響力和地位的提升。國檢監管區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系統有位、省里有名、市縣尊重”三大江西局目標,實現了“三個提升”。一是系統有位,上級部門對江西局工作的認可度不斷提升。2015年上半年,江西集裝箱檢疫查驗陽性檢出率系統排名第一,核輻射有害因子監測居系統前三位,集裝箱衛生處理率系統排名第三,進境植物疫情截獲工作受到國家質檢總局通報表揚。二是在江西省里有名,地方政府對江西局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江西省省委書記強衛帶隊的全省產業集群升級現場推進會將贛州進境木材國檢監管區作為實地考察的重點,組織全省有關政府部門負責同志共260多人分批觀摩,形成了獨特的“第一蘇區國門”的樣板效應。江西省省長鹿心社6次批示肯定江西局工作。三是市縣尊重,開放型經濟對我局工作的依存度不斷提升。去年至今,國檢監管區建設、大項目服務等多項工作得到市縣黨委、政府領導的當面肯定和專門批示50次,并且有5個地市政府將國檢監管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國檢監管區輻射帶動效應逐步凸顯,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地方開放型經濟發展對檢驗檢疫工作的依存度不斷提升。
促進內地口岸觀念轉變。在內地建設國檢監管區,就相當于把沿海口岸搬到了內地,轉變了傳統的內地口岸觀念。建立國檢監管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巨大反響有效增強了檢驗檢疫工作的主動性和影響力,國檢監管區在江西乃至更大范圍已經全面叫響,檢驗檢疫作用和影響力空前,國檢監管區法律地位和作用明顯,提升了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各級部門對把沿海口岸“搬”到江西的理論自信。
承接性——上海自貿區經驗的復制推廣
在內陸地區,之前受制于口岸平臺缺乏,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受限,建設國檢監管區平臺,可以有效解決這個難題。
國家質檢總局率先推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8項具備復制推廣條件的新政。在國檢監管區復制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直接復制推廣。第三方檢驗結果采信制度在出口竹木制品、柑橘、陶瓷及進口木材、糧谷等領域實施,對來自具備CNAS認可有資質檢驗機構的結果都予以認可。從2015年起,啟動企業無紙化報檢試點工作,預計一年至兩年內,江西檢驗檢疫機構將全面建成信息化系統,除低資信企業、極高風險產品外,實現國檢監管區內所有出入境產品檢驗檢疫作業全程無紙化。創新出口貨物預檢驗制度,實現了“企業零門檻、產品全覆蓋”,相比制度實施前,預計出口貨物檢驗檢疫通關時間從7個至8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至2個工作日。第二步是借鑒海關監管區實施后的經驗,在國檢監管區推廣。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風險管理制度,將相關檢疫審批流程進一步縮短,便利企業。檢驗檢疫分線監管機制,在出入境“一線”實施無豁免檢疫,并對廢物原料、放射性貨物等重點敏感貨物開展檢驗工作,在“二線”主要實施進出口貨物檢驗和監管工作,保證管得住、放得快。動植物及其產品檢疫審批負面清單管理是指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活動物、糧食等列入負面清單的高風險貨物,其他動植物產品及動植物源性食品,均予以免除審批或簡化審批程序。第三步是對江西目前無相關業務的,下一步在國檢監管區推廣。如全球維修產業監管制度和中轉貨物產地來源證管理制度。
綜上所述,國檢監管區是江西局落實國務院促進外貿發展和法檢制度改革,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通過國檢監管區建設,實現了貨物進口直通,出口直放,提升了貨物進出口通關效率,改變了傳統的“口岸”概念。國檢監管區是江西局探索將沿海口岸搬到內地的創新嘗試,通過3年的運行,給當地外向型經濟發展和相關產業帶來的成效顯著,在中西部具有可復制可推廣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