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浩特市邊民互市貿易區優勢
2015-07-17 10:03:08
Landbridge平臺
二連浩特市2015年第一季度對外貿易數據
2015年一季度,二連口岸對蒙古國進出口總值達26.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大幅增長63.6%;占同期我國對蒙古國貿易的38.2%。其中進口17.1億元人民幣,增長1.9倍,出口9.6億元人民幣,下降8.3%。
二連浩特是“茶葉之路”連通蒙俄的關鍵節點
古“茶葉之路”是一條在前清時代由晉商用艱辛和生命淌出來的國際商道,這條商道從山西太原輻射中國華南、東南諸省,向北途經呼和浩特、四子王旗、二連浩特,過烏蘭巴托再北上俄羅斯莫斯科、恰克圖等地,當時中國晉商牽著駱駝將中國盛產的茶葉運往蒙古國和俄羅斯,這條路之所以以“茶葉命名。
二連浩特是中國正北方最為重要的陸路口岸,在”茶葉之路“國內段處于樞紐位置,具有承南接北的獨特戰略地位。二連浩特將成為新”茶葉之路“的樞紐。內蒙古乃至中國需要在重建商道”茶葉之路“上找到曾經的商業自信。
二連浩特市交通狀況
二連口岸是距中國內地最近的邊境陸路口岸,距首都北京680公里、距天津港830公里、距呼和浩特380公里、距包頭550公里、距烏蘭巴托714公里。二連口岸鐵路客貨運直達國內外,是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鐵路聯運的重要樞紐,是連接歐亞最捷近的”大陸橋“,以北京為起點,經二連到莫斯科,比走濱州線近1140公里。
中國第一個國際跨境貿易區(蒙古國扎門烏德自由貿易區和二連浩特市邊民互市貿易區)
二連浩特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的位置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規劃中,內蒙古的主要任務是利用二連浩特等口岸,發揮連通蒙俄的優勢,全面向北開放。
二連浩特在內蒙古“8337”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提出要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充滿活力的沿邊經濟帶。二連浩特作為國家和自治區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口岸,在深刻理解自治區決策部署的基礎上,要結合口岸實際創新發展思路,構筑一個橋頭堡,擴大兩個開放,建設三大基地,培育四大園區,發展五大支柱產業,加快建設自治區沿邊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和歐亞大陸橋的重要樞紐城市。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