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設立“絲路經濟帶”商品要素交易園區
2015-07-09 09:09:43
Landbridge平臺
作為打造絲路經濟帶的元素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商品要素交易園區”于8日在西安正式授牌。該園區將借力“一帶一路”,推動金屬、煤炭等大宗商品要素交易市場,提升中國中西部地區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陜西與東盟、中亞等國家及地區的經貿交流日益密切。2013年11月28日開行的陜西首條直達中亞國際貨運班列“長安號”至今已開行約100班,出口總值約1.85億美元,目的地覆蓋哈薩克斯坦等中亞5國的44個城市。
中亞地區的礦產等資源豐富,在2015年7月出爐的《陜西省“一帶一路”建設2015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將推進與中亞國家在礦產資源開發等能源領域的合作,支持能源、裝備制造類企業“走出去”,與絲路沿線各國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并積極推動網上絲路建設。
7月8日,“中西部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絲綢之路經濟帶商品要素交易園區授牌儀式”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舉行。據悉,該公司由中西部商品交易中心及陜西東嶺集團發起,并聯合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電信等國內知名企業。其交易產品涵蓋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黃金、棉花、煤炭等。
該公司發起人之一的西安邁科金屬國際集團董事長何金碧表示,期望借助西安國際港務區保稅、物流等功能,特別是“長安號”班列的運輸能力,實現中亞、西亞及中國中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與東部地區的生產、消費市場的有機連接,打通中國與中亞、西亞地區之間的資源通道。
據介紹,由西安國際港務區授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商品要素交易園區”旨在為大宗商品要素市場打造整體產業發展環境和政策配套、辦公配套,形成商品要素市場及電子商務產業、大宗商品產業鏈生產商、貿易商、消費商客戶、倉儲物流、金融機構聚集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將實現“以商品交易為基礎,以金融服務為核心,以倉儲物流為紐帶”的大宗商品“跨區域、跨國界、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互聯互通,緩解中國中西部地區產能過剩、市場信息缺乏導致的價格低迷等問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