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四大舉措力挺 促跨境電商快速發展
2015-06-12 10:49:17
Landbridge平臺
互聯網都可以加什么?答案無疑是開放式的。
6月1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四大舉措,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用“互聯網 外貿”實現優進優出,擴大消費、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升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消費者對部分進口商品的態度,已經從炫富到滿足自身需求,扶持跨境電商的舉措降低了流通和稅費成本,必然會帶來降價,而降價將促使消費回流。
近年來,跨境通、亞馬遜、阿里巴巴、1號店等電商巨頭紛紛殺入跨境海淘。此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發“紅包”,部分國外日用品試點降關稅,同時調整部分商品消費稅。境外消費回流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三方機構EMarketer數據顯示,中國網購人群的跨境消費規模從2010年的20億美元大幅增至2014年的200億美元,其中美國產地的商品,從服飾到母嬰用品均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該機構判斷,中國電商市場規模在2013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并將會在未來五年再翻一倍。
本次國務院的舉措則更加側重在跨境電商的出口領域。首項支持舉措就是優化通關流程,對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商品簡化歸類,實施經營主體和商品備案管理,對進出口商品采取集中申報、查驗、放行和24小時收單等便利措施。
而在稅費和支付環節,會議要求落實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鼓勵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推進跨境外匯支付試點,支持境內銀行卡清算機構拓展境外業務。
福建某服飾品公司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往跨境電商企業都是通過郵政小包的形式出口,游離在監管之外,雖然不用納稅,也無法享受出口退稅。
“通過正規的報關手續出口雖然會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但是從長遠來看,有利于企業的規模化發展。此外,出口退稅也能增加企業的利潤。”這位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國務院還鼓勵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通關、倉儲、融資等服務。引導企業規范經營,打擊違法侵權行為。
商務部官員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出口企業現在急需打造的就是品牌,目前依賴成本優勢已經面臨多方壓力,必須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多做功課。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就稱,要鼓勵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通過海外倉、體驗店等拓展營銷渠道,培育自有品牌和自建平臺。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促進外貿提速放量增效。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