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上的重慶 上半年GDP增速全國奪魁
2014-08-11 15:02:48
Landbridge平臺
“符合預期、好于預期。”7月30日,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智奎發布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稱。所謂“符合預期”是指今年初重慶市政府確定的GDP增速目標11%左右,上半年經濟實際增長10.9%,在預期的區間之內;所謂“好于預期”是指重慶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主要指標增速分別達到18.3%、13.1%和41.8%,都高于年初預期目標15%、12.5%和15%。
順勢而為。本報獲悉,下半年重慶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建設。“長江經濟帶橫跨中國的東中西部,好好打造它有利于縮小中國內陸地區差距、城鄉差距,促進共同富裕。”重慶工商大學教授廖元和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經濟企穩
“基本走勢是平穩較快、穩中向好。”張智奎如是概括重慶上半年的經濟特征。
日前公布的地方上半年GDP增速較一季度均有所回升,而重慶以10.9%的增速位居榜首,這與重慶今年上馬的重大項目不無關系。
記者6日從重慶市發改委獲知,今年年初,重慶市確定了“四十大項目群”支撐經濟發展,包括十大基礎設施、十大戰略性龍頭帶動產業、十大現代服務業、十大新興商務集群區項目。
“今年年初,我們啟動了一批符合規劃、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重慶發改委一位處長對記者說,重慶上半年各項目進展順利,如蟠龍抽水蓄能電站、習水二郎電廠500千伏等項目。“在政府性投資項目安排、財政支出重點和支出進度等方面靈活把握,做到區別對待、突出重點。”上述處長說。
數據顯示,一季度,重慶實際利用內資項目4936個,金額1079.23億元,同比增長13.0%。其中,合同資金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引資1007.90億元,占全市總額的93.4%,同比增長12.8%。
記者采訪還獲悉,近日重慶市政府與中鐵建、港鐵等企業簽約首批 PPP投融資改革重大項目,包括2個合作備忘錄、8個項目,總投資1000億元。
此外,重慶市正在落實中央“兩帶一路”戰略,推進向東向西對內對外開放,加強與發改委的規劃對接。“這些工作支撐了重慶利用外資、進出口快速發展。”重慶外貿某企業負責人何道元對記者表示,這幾年重慶的外貿發展迅猛。
近日,本報對重慶市39個行業梳理后發現,有26個行業利潤實現了正增長,而汽車制造、家具制造等6個行業的增幅更是超過40%。在重慶市“6+1”支柱產業中,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的是汽車產業,實現利潤169.04億元,同比增長91.1%。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小微企業對其經濟“穩增長”也功不可沒。據重慶市中小企業局局長尹華川介紹,1-6月,重慶中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2376.5億元,占重慶GDP的比重達到36.9%,小微企業經濟貢獻占60%以上。
重慶模式
“這跟前幾年外界所說的重慶模式是分不開的。”7日下午,重慶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位副院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所謂重慶經濟模式就是對內重視產業發展,對外注重外貿業務的拓展,內外兼修、并駕齊驅。“主動走出去,是重慶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大秘籍。”該副院長說。
據記者了解,重慶的增長點主要是第二產業。上半年,重慶汽車制造業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電子產品特別是筆記本、手機等對工業產值貢獻也是巨大的。“這兩個行業是重慶的主導工業。”上述重慶發改委官員說。
數據顯示,上半年重慶共生產微型計算機2924.23萬臺,同比增長16.0%;汽車127.41萬輛,增長27.1%。“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136.76億元,增長98.5%,對全市利潤貢獻率高達72.1%。”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富民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和筆電兩大行業對工業增長貢獻超過一半,這是推動重慶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基礎。”張富民說。
與此同時,近年來重慶市發改委與四川省發改委對接,涉及基礎設施、產業項目對接及如何實現市場一體化等。
上半年,重慶一批具有輻射帶動功能的項目推進順利,如航運功能方面,機場貨物吞吐量增長9%,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0%。“這些項目現在開始形成產出。”在采訪中,上述重慶發改委官員說。
不僅如此,重慶近些年在基礎設施等領域投入力度也很大。在此基礎上,重慶加快承接東部沿海黃金(1307.80, -3.20, -0.24%)珠寶加工產業,為重慶外貿注入新的巨大動力。上半年,重慶新區實現進出口總額1479億元,同比增長84%。
正如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最近描述的那樣,重慶已經成為中國內陸開放的“橋頭堡”。“重慶近幾年每年引進外資都是100億美元以上,2013年進口687億美元。”黃奇帆透露。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重慶進出口保持75%的增速。
在提及重慶時,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指出,重慶是城鄉綜改實驗區,這些年通過完善農村土地處置、城鎮住房、社保、教育等配套體系建設,著力消除城鄉人口流動障礙,經濟發展的后勁十足。
長江經濟帶
眼下,重慶再度成為中國的聚焦點。上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沿江而上考察重慶,并在重慶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將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經濟帶的西部中心樞紐。”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曾如是透露。
“這些年,重慶一直想做長江經濟帶的文章。”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王秀模對媒體表示。
“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結合三峽庫區對口支援政策,加強與長江沿線地區的合作,促進長江經濟帶加快發展。”早在2005年,該建議就寫入了重慶的5年發展規劃中。2005年11月,重慶與上海及沿江7省簽訂了“長江經濟帶合作協議”,該協議稱,以龍頭上海與龍尾重慶合力擔當起構筑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的戰略格局。
近年來,有學者建議,重慶應該成為長江經濟帶的中心,比肩上海,但該建議始終未得到認同。直到今年4月,李克強考察重慶時提出,在長江經濟帶中重慶被定調為長江上游經濟帶西部中心。
在4月28日重慶召開的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李克強提出,建設長江經濟帶要實施東西雙向開放戰略,與依托亞歐大陸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連接,構建沿海、沿江、沿邊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中央2013年提出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兩個規劃正在報批中。”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黃朝永說。
在長江經濟帶建設方面,黃朝永認為,重點是中游和下游地區的通道建設,如水運和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的銜接問題。“在長江上游地區,無論是內河航運中心,還是長江上游經濟帶西部中心,重慶均擔當了主要角色。”黃朝永說,近年來,重慶在重點打造內河港口和改善重慶境內通航條件之外,實施了渝新歐大通道建設,推動與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和國家的合作,如中東歐、俄羅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