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4-07-09 15:12:45
Landbridge平臺
對中國來說,在當前的地緣政治背景下,需要打通向西能源大通道,實現進口多元化。向西開放既是產業的二次轉移,又能縮短與歐洲各國的運輸距離,加強與中亞資源、服務貿易合作。
7月2日,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合作論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首次提出共同建設地跨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此后,習近平在吉爾吉斯斯坦上合峰會、印度尼西亞國會、上海亞信峰會等多個場合倡導“推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毫無疑問,布局“絲綢之路經濟帶”已經成為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同時,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也正在由“開發”向“開放”深刻轉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善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為契機,完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助于將內陸區位優勢和地緣優勢轉化為強勁的發展活力,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
絲路戰略
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東起長安(今西安)、西至羅馬,是橫貫亞歐大陸的貿易交通線,是中國同中亞、南亞、西亞以及非洲、歐洲等地區國家商業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
現代版的絲綢之路再一次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不同的是,將在古絲綢之路基礎上通過建立公路、鐵路、航空、油氣管道、光纖、通信等立體多維的連接而串聯起來形成經濟帶規模。
據悉,目前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前期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地理所操作。中國科學院地理所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有三條路線:即初步形成以歐亞大陸橋為主的北線、以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主的中線、以跨國公路為主的南線。據記者了解,針對三條主線展開的經濟帶規劃方案尚在制定中。預計國家級規劃將在2014年下半年正式發布。
繼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共同建設地跨亞歐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后,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將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全球增長貿易投資格局正在進行深刻的調整和變革。在商務部部長助理童道馳看來,歐亞國家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有利于沿線國家發揮能源資源的優勢,勞動力、資金、市場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也有利于打造區域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讓建設成果更多惠及各國人民,促進沿線國家和平發展、區域和諧和穩定。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海峰在論壇上透露,經濟帶建設正在積極推進,西歐-中國西部國際公路運輸走廊等道路建設進度加快,中國與沿途國家間的貿易手續正在簡化,商品運輸時間正在縮短,沿途國家正在研究和思考本幣在市場上的流通,為降低流通成本、增強抵御風險能力,提高地區經濟國際競爭力開辟了新的路徑。
俄塔社總編輯馬拉特·阿布哈金表示,中國可以考慮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運輸商品,中國公司也可以參與到克里米亞跨海大橋的建設中。“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將絲綢之路經濟帶與跨歐亞鐵路及歐亞經濟聯盟對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建超透露,中哈連云港物流場站、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清單等項目都在進行中。
在李善同看來,當前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更加注重促進東中西部、沿海和內地的聯動發展,同時也更加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干線的引領發展,進而積極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和增長極。
無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經濟全球化正向縱深發展,區域合作方興未艾。
需要注意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多變,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這種情況下推進經濟合作,就要尊重現實差異,創新合作理念,解決最現實的問題。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楊圣明告訴記者,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僅以鐵路來舉例,哈薩克斯坦的兩條鐵軌之間的距離比中國的寬20公分,因此兩國間的火車必須在邊境上進行“換軌”才能前行。“首先,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在政治制度、決策機制、經濟規模、發展模式、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各國的政策、利益協調起來勢必會相當復雜和困難。其次,中亞國家在邊界問題、水資源問題上的矛盾突出,各國之間的關系復雜,也會影響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其三,中亞地區面臨的安全風險上升,會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產生不利影響。”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則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著眼點并不僅僅是中亞,而是更大的棋局。在梅新育看來,“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最大價值不是與中亞5國的貿易,不是來自中亞的油氣資源供給,而是應對阿拉伯世界動蕩趨勢下,貿易路線轉移的壓力。
西部機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形成了以東部沿海地區為引領的開放格局,東部地區經濟已經融入了全球化進程,但是廣大內陸經濟開放的水平、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李善同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轉換及競爭優勢的變化,加快內陸開放的必要性日益突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合作潛力巨大。深化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有助于營造我國改革發展穩定良好的外部環境,拓展發展空間和提升我國在國際經濟治理格局的地位。
國內的沿線城市將迎來發展契機。2013年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和外交部舉行的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座談會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參加。西北5省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4省市包括重慶、四川、云南、廣西等。目前西部各相關省份正在加緊布局,“急脾氣”的陜西、新疆、甘肅、寧夏等西部省份已開始著手研究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
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江澤林認為,陜西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有條件,也有能力成為絲綢之路的新起點。陜西目前依托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正在建設國家航空城試驗區,努力開通更多的面向中亞、西亞、歐洲的國際直航航班,搭建絲綢之路空中走廊。依托陜西產業優勢,緊盯中亞市場,著力發展外向型產業,鼓勵陜西能源企業參與中亞地區油氣煤資源勘探開發,爭取與中亞國家合作建設大型化工等項目。
西安處于經濟帶的心臟位置。2013年9月27日,西安聯合歐亞9國十幾個城市共同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安宣言》,搶先一步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開展國際合作。
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在論壇中表示,甘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蘭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城市。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蘭州新區、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等國家戰略的啟動,讓蘭州進入了戰略發展的政策疊加期。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多國和國內諸多省市,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國內的合作,一方面要在全國性戰略規劃的框架下實現,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有關省市相互接觸,力求取長補短、趨利避害、互利雙贏。”
絲綢之路沿線地區都希望得到發展,各節點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但是,各個節點城市的產業如何布局?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建設絲綢之路,對內要全國一盤棋,對外要取得鄰國的共識。在國家層面上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避免重復定位。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實現非一日之功。目前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構想,只有做好短期和中長期的發展規劃,發揮沿線城市間各自的優勢,加強彼此合作,才能打造出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經濟帶的建設才能從構想變為現實。
名詞解釋|IFN
絲綢之路:橫跨亞歐大陸,綿延7000多公里,途經多個國家,總人口近30億。以上合組織為例,組織內的6個成員國(中、俄、哈、吉、塔、烏)、5個觀察員國(蒙古、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3個對話伙伴國(白俄羅斯、土耳其、斯里蘭卡)絕大部分都位于絲綢之路沿線。
經濟帶:是經濟地理學范疇。經濟帶發展需要依托一定的交通運輸干線,并以其為發展軸,以軸上經濟發達的一個和幾個大城市作為核心,發揮經濟集聚和輻射功能,聯結帶動周圍不同等級規模城市的經濟發展,由此形成點狀密集、面狀輻射、線狀延伸的生產、貿易、流通一體化的帶狀經濟區域。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