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海”商人的疑慮與沉思
2014-05-12 10:31:55
Landbridge平臺
上周,2014津洽會如約而至,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再次成為焦點。在海外投資漸成新寵的同時,中國民營企業家也迎來了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這期間,他們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走出去’!”這一次,王磊生決定以這個不討喜的開頭開始接受記者的采訪。
18年前,王磊生把棉鞋、靴子之類的冬鞋賣到哈薩克斯坦之后,他就開始把生意的觸角伸到了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速,王磊生等這些海外經營者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這期間,他接受過很多媒體的采訪,愿意跟記者們聊聊國外趣事和經營心得。
王磊告訴新金融記者,冬鞋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過去能掙到20%的利潤,現在連10%都到不了。“投資國的政局動蕩,貨幣貶值。哈薩克斯坦以前150堅戈換1美金,就是說賣出150萬堅戈的貨能換1萬美金。現在得賣出180萬堅戈的貨才能換1萬美金。這對我們來說損失很大。”王磊生說。
據他回憶,剛開始的幾年,生意是比較好做的。遇到寒冬,哈薩克斯坦市場每天營業額都要上千萬美金。但后來中國商人去的多了,當地人出現了一種緊迫感,感覺中國商人把錢都賺走了,于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控制市場,健全稅收制度。他們規定:買貨的時候要用當地貨幣結算,如果使用美元都會被罰款。
在中亞五國,都有王磊生的生意,目前比較好做的是在塔吉克斯坦。但他也想轉型了。“不想再做貿易了,不掙錢誰愿意做呢?如果在那邊能開個工廠就好了,但是那邊對此不是特別支持。”據王磊生介紹,在他剛剛“走出去”的一段時間里,哈薩克斯坦的華人很多,估計有好幾萬。這些華商涉及的行業很多:餐飲、酒店、服裝、藥店、衛生院,甚至賣釘子和鋤頭的都有。由于當地輕工業不發達,日常生產資料大都依靠中國進口。“那時,我們每天用的塑料食品袋都是從國內過去的。”
而現在,哈薩克斯坦華人少了很多,大家都在思索著轉型。“4月中旬,哈薩克斯坦還到中國招商引資,在烏魯木齊開的招商引資會。不過現在一些投資國局勢動蕩,做生意也掙不到什么錢,我也想往回撤了。”王磊生說。
不到3%
王磊生和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緣分源于他的幾個朋友。上世紀90年代,王磊生的幾個朋友由于工作需要,經常到哈薩克斯坦出差培訓,他們結識了當地的朋友,有時候會帶一些時髦的衣服過去,時間久了,他們發現,那些入時的衣服在當地很受歡迎。于是,幾個人開始帶一些服裝過去賣。王磊生看到了商機,也隨即加入了這個“團隊”。
其實,在王磊生“出海”的那個時候,中國一大批“個體戶”看中了海外市場的商機,邢源也是其中之一。這個做五金生意的福建人的主要海外陣地在土庫曼斯坦。在自己創業之前,邢源是國內一家服裝廠的銷售主管。有一次去土庫曼斯坦出差,當地接待人員席間問道:“你營銷能力那么強,為何不自己出來做呢?”正是這句話的啟發,邢源成為“走出去”企業家中的一員。邢源告訴新金融記者,他周圍的很多生意朋友都在經營著國外生意,中亞五國是熱門。
盡管有人想離開,但仍有一些企業家表現出對中亞國家的渴望。“絲綢之路經濟帶”給這些商人帶來很多期許。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509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盡管如此,如果用全球視角來觀察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進程,不難發現中國企業“走出去”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中國貿促會經濟信息部副部長賈槐在今年的津洽會表示,中國擁有近20%的世界人口,10%以上的全球GDP,15%的FDI凈流入,而對外投資只占全球存量不到3%。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管理能力、風險控制、法律法規、社會責任等方面還有不斷提升的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兼職研究員黃濤在接受新金融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以前出口市場主要是歐美,現在也面向發展中經濟體,比如緬甸、越南、馬來西亞以及中亞五國,中國企業可以從更廣的范圍參與國家產業競爭,有利于以后維持中國貿易平穩增長的格局。
必須肯定的是,中國企業家對海外市場版圖的探索從未停止。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情況有所變化。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的1393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同比下降37.2%。或許正如王磊生所說,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對境外業務收益不滿,他們試圖轉型或找尋其他出路。
灰色通關
18年來,王磊生一直從成都的工廠“進貨”,中途經過多地,最終到達哈薩克斯坦。為突破各種障礙,和大多數的貿易商一樣,王磊生找到了代辦公司(他稱他們為“收貨站”),把貨物交給他們,對方按照貨物體積算錢幫他運出去,他直接到國外就能收貨。這種通關方式被業內稱為“灰色通關”。
王磊生告訴新金融記者,很多地方的收貨站專門騰出一塊地方做“灰色通關”業務。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手續和收據、字條,完全靠約定俗成的一種信任。“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但長期存在的一種通關方式。”由于沒有票據,發貨商也承擔著風險—一旦被當地監管部門發現,便會沒收全部貨物,還有被罰款的可能。之前俄羅斯清理“灰色通關”,王磊生的貨走過幾次俄羅斯,被沒收過一次,據說哈薩克斯坦現在對這方面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灰色通關’已經形成一種產業,包車包稅把貨物交給他們就不用管了。一車價值一萬美金的貨,我們要交兩萬美金,海關拿走一萬美金,才讓你把貨物運過去,但是不給你開票,按國家法律是不合法的。這是蘇聯解體后遺留的問題,雖然不合法但還是關不掉。”王磊生說。
盡管風險重重,但王磊生和他的伙伴們還是選擇這種通關方式。“正常渠道不好走,報關不給好處費不好通過。而且通過國際列車運輸,還要包車皮,太麻煩。重要的是,自己正常報關的話,貨幾個月可能都到不了,‘灰色通關’通常走汽運,7天就到了。不過它(灰色通關)的綜合成本要比正常通關多出20%。”王磊生告訴新金融記者。
據介紹,代辦公司(收貨站)通常是把貨物全部打包起來按體積計價,不同的商品價格不同。就王磊生的棉鞋而言,在塔吉克斯坦,現在一個立方的貨350美元。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受烏克蘭事件影響,一度漲到了500美元。
以前,王磊生基本上每天都會進貨,每次的量很少,只有幾十個立方。現在生意不好做,淡季提前到了而且也延長了,所以王磊生現在的進貨頻率也沒有那么高了。
只貿易,不生產
在王磊生看來,一些投資國的環境和治安并不是很好。他的朋友在那邊就曾被搶劫。但那些地方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閃光點,就是曾經的高利潤。僅憑這一點,對商人來說就已足夠了。據介紹,那邊發展不是很快,但貨物需求量很大。生意還是賣方市場,只要講誠信,信譽度好,就不愁市場銷路。反觀國內的競爭就太大了。在哈薩克斯坦,王磊生從來沒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不過現在,利潤優勢越來越模糊了。
在哈薩克斯坦做生意的中國人中,來自福建和浙江的比較多。福建人主要做五金,浙江人更多的是做鞋的生意。一般個體商人不做單純的投資,怕不好回籠資金。這些華商通常都是以實體貿易商的身份存在著。
王磊生說,在外做生意,最怕的就是當地政策不穩定。“今年據說要出臺新的政策。那邊的投資要有人幫助你才能順暢些,最好有值得信任的人掌管資金。”王磊生抱怨當地的生活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太高。“物價整體偏高,連米油都貴。我在那邊有辦公室,雇傭了兩個銷售人員。銷售人員一個月500美金再拿提成。”
現在,王磊生寄希望于投資國放開對設立工廠的限制。事實上,感到尷尬的不只是王磊生一個。邢源告訴新金融記者,現在一些中亞投資國對環境污染問題控制得很嚴格,他們不允許外商在那里辦工廠,所以他們只能做貿易。現在,“貿易”帶來的收益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綠色”需要政策
有的商業活動能夠讓你安全著陸并全速前進,其他的則會讓你頭朝下悶聲栽倒再也爬不起來。如果你不秉承“綠色運營”的理念在海外經營,那么很有可能會成為悲哀的后者。
像哈薩克斯坦這樣對環保的嚴格控制在其他國家也很常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審視“經濟發展與環境代價”的輕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畢馬威聯合發布的《中國企業的海外綠色運營》報告指出,中國企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制定環保標準和公益活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環境影響、勞資關系、環境評估和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等方面還需要加強工作。
現實中,企業很容易越軌。比如為實施水電項目對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標志性的文化遺產帶來了破壞以及一些基礎設施的修建工程穿越森林地帶,破壞動物的棲息地和遷徙路線等做法都是有違綠色運營且不被歡迎的。一旦設廠開工,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環境問題。
然而,中國企業缺乏有效的海外綠色運營通常被認為是經驗不足。“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歷史還比較短,發展又很快,經驗的積累趕不上‘走出去’步伐。”一些受訪者這樣說。此外,中國企業家對投資國政策、社區環境和民眾需求不熟悉,使得中國企業在海外處理本來在國內就不擅長的綠色運營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時,更顯得準備不足,缺乏預見性的措施。
“在國內不是問題的問題,在國外都成了問題。”邢源感嘆說。不過他認為這是每個企業“走出去”都要面對的問題。“想要爬到樹頂的人,就必須做好心理準備,身居高處的代價,就是會暴露自己最脆弱的部分。”邢源覺得用《紙牌屋》里的這句話來形容他的感受恰如其分。
王磊生則認為,即使企業有“綠色經營”的構想,仍需要投資國的政策支持。否則,無法落地的設想注定只能是一句空話。
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的1393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額同比下降37.2%。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