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將優先互認進出口食品建材等商品標準
2014-03-27 13:37:21
Landbridge平臺
食品、建材、服裝、石油礦產等優先實現技術標準、法律法規、檢驗檢測的互通和對比
過去,出口到俄羅斯的中國重型汽車不僅要花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俄方檢驗認證費用,還要等待長達兩個月的檢驗時間。在不久的將來,中俄進出口商品標準、計量認證和檢驗檢疫都有望互認。此舉將給進出口企業帶來極大便利,我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經貿合作也將提速,更好地滿足俄境內消費需求。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中俄標準計量認證和檢驗監管常設工作組區域合作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獲悉的。
標準不一帶來“缺斤短兩”
俄羅斯進出口法律法規繁多、龐雜,讓我國許多出口企業摸不著頭腦。同時,由我省口岸進口的俄羅斯煤炭、鐵礦砂、原油等大宗資源性產品,一直存在著因計量、檢驗檢測標準和方法以及合格評定程序不一致而造成的短重、質量不達標等問題,給中方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以重型汽車為例,2013年2月15日俄白哈海關聯盟技術認證正式實施后,之前的認證證書全部作廢,認證檢測項目從11項增加到55項,費用上升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時間最長兩個月,且認證有效期從1年縮短到半年,大大增加了企業成本,削弱了進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更無法滿足俄境內消費需求。
而且,一旦商品檢測出現問題,中俄雙方缺乏暢通的溝通渠道,問題產品大多被長期擱置在俄境內,給進出口企業造成損失,也抑制中俄貿易健康發展。
優先互認食品建材等商品標準
由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俄遠東區俄羅斯認可局、阿穆爾州計量認證中心等中俄雙方代表參加的此次會議,旨在進一步加強中俄邊境區域全面合作,消除貿易壁壘,為中俄企業打通進出口通道。會后,中俄雙方共同簽署了《中俄標準化、計量、認證和檢驗監管常設工作組下第一次區域合作小組會議紀要》。
《紀要》建議,雙方在2014年或近三年時間內,以食品、建筑材料、服裝鞋帽、石油礦產等大宗資源型商品為優先領域,中俄雙方相關技術標準、法律法規、檢驗檢測實現互通和對比。當標準發生變化時雙方應及時通報,便于進出口企業及時了解相關政策。
根據《紀要》,雙方將積極推進實驗室間結果互認,探討委托對方實驗室出具檢測報告,逐步實現區域實驗室檢測結果互認的可能性。《紀要》還建議及時通報在市場監管、產品認證、實驗室檢測、消費者投訴等過程中發現的對方產品質量安全信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