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果斯:“試水”離岸人民幣業務 帶動資本加速聚集
2013-11-12 09:31:17
Landbridge平臺
新華網烏魯木齊11月8日電(記者蔡國棟)自霍爾果斯口岸成為中國首個“關外”離岸人民幣金融業務試點區后,國內外資本、技術、人才等紛紛向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聚集,這為霍爾果斯口岸打造成國際金融融資中心和中國-中亞本外幣掛牌交易結算中心奠定了基礎。
2013年8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正式下發《關于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的批復》,標志著霍爾果斯口岸成為中國首個“關外”(邊境之內、海關之外)離岸人民幣金融業務試點區。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內銀行可直接到境外融資,發放貸款;“中心”內注冊企業也可在境外直接融資;“中心”可開展人民幣與中亞國家貨幣掛牌、計價、兌換和結算業務。
在離岸人民幣金融政策利好的吸引下,9月17日首筆1000萬元人民幣跨境融資款項成功落地。
記者采訪了解到,該筆業務采用內保外貸的方式進行,由中國農業銀行伊犁兵團支行提供擔保,香港渣打銀行提供境外成本相對較低的金融資金為企業融資。
業內人士表示,首筆跨境融資款項成功落戶將對合作中心內企業拓展融資渠道、加快合作中心建設和推動人民幣在合作中心內全面計價具有較強的示范作用。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軍說,在霍爾果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達300多億元,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將從境外資本市場低成本融資上百億,大大緩解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
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進一步增強了國內外企業家投資霍爾果斯口岸的信心。“原來客戶貨幣兌換是要通過中國銀行兌換,現在企業可以自由選擇銀行。”霍爾果斯口岸義烏商貿城招商部經理俞華說,原來國內限制是一人一年五萬美金的兌換額度,現在大型客戶和企業可以在合作中心里實現自由兌換。
2011年9月中國國務院出臺文件,從財政補助、關稅免征、整車進口和金融服務等十個方面,給予霍爾果斯口岸特殊的政策支持,吸引了眾多企業來霍爾果斯口岸投資發展。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區域合作的示范區,合作中心實行封閉式管理,主要功能是貿易洽談、商品展示和銷售、倉儲運輸、商業服務設施、金融服務和舉辦各類區域性國際經貿洽談會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