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國際鐵路運輸行業大會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陸橋經貿

廣告宣傳與業務推介,手機及微信:13951259812

美國重返亞太,中國構筑“絲路”

2013-10-13 19:35:32
Landbridge平臺

“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與鄰國貿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近日,中國領導人多次提出建設橫貫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面向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gSr大陸橋物流聯盟

中亞、東南亞都是中國優先的外交方向。分析認為,中國構建向西、向南兩條“絲綢之路”的戰略設想體現了我國外交的戰略布局。在美國重返亞太的背景下,這種布局頗受關注。gSr大陸橋物流聯盟

  打造的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網絡
 
  幾天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提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隨后,李克強總理在出席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時也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落實海洋經濟、海上互聯互通、環保、科研、搜救以及漁業合作。
 
  構建“海上絲綢之路”與此前提出的振興“陸上絲綢之路”的構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習近平9月份出訪中亞時曾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這兩條“絲綢之路”,一個靠陸,一個向海,所經地區在我國周邊外交戰略中占據重要位置。中亞擁有豐富的能源等自然資源,歷來是連接歐亞大陸的戰略走廊,是我國向西開放的必由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端連著充滿活力的亞太地區,中間串著資源豐富的中亞地區,西邊通往歐洲發達經濟體,沿線國家經濟互補性強,互利共贏的合作潛力巨大。而東南亞是我國戰略意義上的南大門,我國與東盟國家文化相通,血脈相親,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起來,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機制以及海洋經濟合作等途徑,最終形成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造福中國與東盟,而且能夠輻射南亞和中東。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的周士新向本報表示,中國想建立的“絲綢之路”并非僅僅是“一條線”,而是“一個網絡”,“這不僅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也是為了拉近在經濟上的聯系,在經濟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建立相互依賴的關系。同時,"絲綢之路"還能增進民眾之間的感情,這也是我國睦鄰政策的一種體現。”
 
  從“經濟共同體”到“命運共同體”
 
  加強合作、尋求共贏,這體現十八大以來中國對外政策一個新的著重點,即強調改革開放、合作共贏理念,在發展中更多強調惠及周邊國家。當前所提出的發展互利共贏的兩條“絲綢之路”,是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對新形勢下世界和地區發展的重要戰略思考。
 
  分析認為,中國推進的“絲綢之路”戰略有個特點,即普遍注重油、氣、礦等自然資源的合作,和道路互聯互通、城市基礎建設。前者保證中國獲得穩定的自然資源支持,后者發揮中國的長處,并為今后合作奠定基本條件。
 
  而放射性的區域經濟合作能推動區域政治合作,從政治合作再向安全合作發展,從而使“經濟共同體”提升至“命運共同體”的更高層次。
 
  這兩條“絲綢之路”的構建,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過去10年是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加速發展的10年,中國與中亞五國已全部建立起戰略伙伴關系,今后10年將是雙方構筑全方位、高水平關系的“黃金十年”。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年來,雙方攜手開創了合作的“黃金十年”,今后也完全有能力創造新的“鉆石十年”。
 
  至于有媒體稱,共建這兩條“絲綢之路”是中國希望借此制衡美日的圍堵政策,周士新認為這種看法并不全面,“李克強總理此前曾建議共同建設"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如今再次提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其實是與這種互聯互通的構想一脈相承的。而互聯互通也是APEC峰會上的重要議題,實際上,中美在這一問題上不是沖突的雙方而是合作對象,是做加法而不是做減法。”
 
  在政治意愿上可能會面臨難題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從務實的一面來講,打造“絲綢之路”就是加強交通等領域的互聯互通。
 
  歷史經驗表明,基礎設施建設是撬動一國或地區發展最行之有效的利器。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到2020年,亞洲地區需投入大約8萬億美元和2900億美元分別用于改善國內和區域基礎設施。
 
  中國擁有雄厚外匯儲備和強大的基建能力,更有著與周邊國家實現繁榮共享的良好意愿。《經濟學人》網站日前刊文指出,沒有中國的參與,不少國家顯然難以完成耗資巨大的相關工程。
 
  基建合作不僅能為中國資本和產品找到出口,也有利于為資本、技術匱乏的亞太其他新興經濟體提供發展機遇。除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硬件”之外,互聯互通也孕育在無形的制度創新、貿易投資安排、融資渠道和人文交流等“軟件”對接之中。
 
  周士新也提到,打造新的“絲綢之路”,面臨的難題也不少,第一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對接的問題,第二是政治意愿的問題,“重要的紐帶國可能會樂于參與,而受惠低的國家可能就不太愿意了。”
 
  相對于共建新的陸上“絲綢之路”,新的“海上絲綢之路”難度更高。這是因為經過幾年的積極發展,尤其是加強能源方面的合作,中國與中亞地區國家建立比較穩固的戰略伙伴關系,并逐步取代美國,成為區內較具影響力的國家。而“海上絲綢之路”就要復雜得多。不僅一些東盟國家傳統上受美國影響很大,而且中國與個別東盟國家諸如菲律賓和越南等,還有著一些南海島嶼的主權爭議。在美國重返亞洲的策略下,也會加劇相關國家與中國的主權糾紛。如何改變東盟國家在政治上親美,在經濟上親華的現狀,中國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國際鐵路貨物運輸及物流行業品牌價值金榜企業
國際鐵路運輸貨代
全球國際鐵路運輸行業大會

關于Landbridge | 聯系我們 | 有問必答 | 研究中心 | 企業對接 | 刊物索取 | 企業文化 | 廣告服務 | 合作聯盟 | 新聞中心 | 行業峰會 |

國際鐵路運輸網 | 中亞鐵路運輸網 | 中俄鐵路運輸網 | 國際多式聯運網 | 中歐鐵路物流網 | 鐵路運輸網 | 國際公路汽運網 | Landbridge平臺官方QQ群:179355516

Copyright ? 2011-2024 Landbridge平臺 版權所有 蘇ICP備1303187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40233

國際鐵路運輸,Landbridge平臺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欧美日韩免费专区视频,九九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视频,欧美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成熟视频在线播放 | 五月天亚洲视频福利 | 亚洲欧美卡通vr一区 | 最新国产美女菊爆在线播放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网站 |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