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嘗試與中亞構建戰略關系
2013-09-20 17:29:28
Landbridge平臺
資料圖片:2012年12月22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第二條鐵路通道——新疆霍爾果斯至哈薩克斯坦阿騰科里鐵路正式開通,來自兩國的首趟列車開行。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道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9月17日發表題為《習近平訪問后,中國強化了在哈薩克斯坦的地位》的文章,作者為格奧爾基·沃洛申。文章稱,9月6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哈薩克斯坦進行了國事訪問。在幾個月前,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問了北京。盡管兩國都稱贊習近平和納扎爾巴耶夫最近的這次會晤是表明兩國不斷發展雙邊伙伴關系的新跡象,但它也宣示了一系列新成就。
在政治方面,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簽署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宣言,納扎爾巴耶夫把中國作為哈薩克斯坦外交政策優先考慮的國家。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提出了北京關于建立新的地區框架加強所謂的大絲綢之路外交的建議。美國政府之前也提出了一項類似建議,其焦點是重建被戰爭摧毀的阿富汗和加強中亞和南亞各鄰國之間的合作,中國的提議則非常務實地僅限于后蘇聯時代的中亞五國。
文章指出,習近平的大絲綢之路演講提出了一些關鍵舉措,譬如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這是中國從戰略上構建其與中亞國家關系的首次嘗試。與華盛頓不同,北京更愿意避免與阿富汗或巴基斯坦有聯系,相反,它寧愿把重點放在數量有限的與一些棘手的安全問題無關的可行目標上,它們包括貿易、能源和相互理解。與此同時,這種戰略見解也不同于俄羅斯。俄羅斯與中亞的聯系主要基于雙邊交流,而它們的交流常常是起起伏伏。但是,中國始終被包括土庫曼斯坦在內的五個中亞國家視為特殊的伙伴。鑒于哈薩克斯坦在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它很有可能成為中國中亞外交的核心。
從經濟方面看,習近平訪問阿斯塔納是中國外交的重大成功。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石油天然氣公司和中石油9月7日簽署了一份正式協議,按照協議,中國購買哈薩克斯坦卡沙甘油田開發項目8.33%的股份。另外,中方還同意為哈薩克斯坦的這一油田未來的二期投資開發提供一半資金。
更廣泛地說,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合作一直蓬勃增長。2012年,中哈雙邊貿易額增長了12.5%,達到了240億美元。在2013年4月訪華期間,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說,到2015年,兩國計劃將這一數字提高到400億美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