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Wby大陸橋物流聯盟
近日,烏魯木齊各口岸出口轉關業務又新增上海車站海關。截至目前,借助鐵路運輸,90個海關轉關至阿拉山口、4個海關轉關至霍爾果斯,全國各地的商品通過“東聯西出”大通道,進入中亞及歐洲市場。通過鐵路線,新疆口岸連通了中國與中亞和歐洲的大世界,架起了東聯西出的大通道。Wby大陸橋物流聯盟
2013年7月4日記者從霍爾果斯口岸獲悉,近日,由中鐵國際多式聯運公司承運的一只40英尺中鐵集裝箱從上海楊浦站發車通過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前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站。這是中鐵集裝箱首次通過霍爾果斯口岸離境。
目前,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以過境班列為主,使用企業自備箱和海運箱。此次中鐵集裝箱首次通過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離境,是中鐵國際多式聯運公司與國外物流企業通力合作的結果。
與阿拉山口鐵路口岸相比,霍爾果斯鐵路口岸距阿拉木圖和塔什干里程短、運費低、車站作業條件好,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和作業優勢。隨著鐵路口岸裝備設施的不斷完善和中亞貿易的不斷升溫,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已成為我國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重要通道。
2013年6月25日,烏魯木齊各口岸出口轉關業務又新增上海車站海關。截至目前,借助鐵路運輸,90個海關轉關至阿拉山口,4個海關轉關至霍爾果斯,全國各地的商品通過“東聯西出”大通道,進入中亞及歐洲市場。
2013年6月24日,一批從上海啟運的8噸真空吸塵器經阿拉山口口岸運往哈薩克斯坦。
這里每天都有汽車配件、彩涂卷板、電子產品等貨物從中國內地出發,轉關至阿拉山口海關,再出口至哈薩克斯坦等中亞5國乃至歐洲。
阿拉山口這個小口岸,通過鐵路線,連通了中國與中亞和歐洲的大世界,架起了東聯西出的大通道。
阿拉山口口岸作為東聯西出的重要通道,向西輻射至中亞、西亞、俄羅斯及歐洲國家,向東輻射至我國沿海內地青島、天津、大連、連云港、寧波、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城市及東北亞韓國、日本等國家,是連接中國東部與中亞乃至歐洲的重要通道。
目前,阿拉山口海關已與南京、天津、青島、上海、廣州、蘭州、成都等關區的108個海關(辦事處)建立了轉關、過境業務聯系,海鐵聯運已初具規模。
“1993年,鐵路轉關第一票轉關業務是我辦理的”,阿拉山口海關老關員李志強說,至今他依然清楚記得,當時是一批百貨,出口到哈薩克斯坦的。
在第二亞歐大陸橋未建成之前,從東亞到歐洲一般采取海運方式。李志強說:“鐵路國際聯運開通之后,相比之前的海運,貨物到達歐洲的費用增加了10%,總時間卻要節省半個月左右,貨損概率也降低了不少。”而相對于空運和公路運輸,鐵路國際聯運雖然時間上要慢一些,但成本上則低廉許多。自此,鐵路國際聯運成為許多企業的首選運輸方式。
從烏魯木齊海關統計數據來看,連云港、新港、天津、成都等90個地區城市的貨物通過阿拉山口出口至中亞國家。
援疆三年來,從中國東部等沿海港口、鐵路轉關至阿拉山口的貨物貨運量以年均增長14%的速度遞增。
出口商品從過去單一的服裝百貨,逐步擴展為日用百貨、服裝、五金機電、建材、家具、化工產品和汽車配件等多門類、多品種的商品。
貿易方式從單一的一般貿易擴大到進料加工、對外工程承包等,主要商品來源則逐漸輻射到長三角經濟圈、湖北、廣東、成都等地。
出口國家由中亞五國逐漸拓展到西亞和東歐多個國家,如伊朗、阿富汗、俄羅斯、波蘭、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等。
記者在新疆伊爾克什坦口岸園區工地上看到施工人員的作業場面如火如荼,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嶄新的泊油路貫通整個園區,一盞盞路燈挺挺站立,商城、基礎設施、企業辦公樓等建設已初具規模。
伊爾克什坦口岸園區劃分為進出口產品加工區、進出口倉儲物流區、金融商貿綜合服務區,主要功能細分為家用電器組裝、五金建材加工、進口資源深加工、出口服裝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匯集展示、展銷、洽談、批發、零售、金融服務、物流配送中心、綜合現代服務等國際商貿綜合服務。
據了解,口岸園區充分利用中亞等周邊國家金、銅、鐵、鉛鋅、錳、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進行開發,每年進口原煤500萬噸煤、100萬噸錳礦、鐵礦、銅礦、10萬噸廢舊金屬、畜產品等,出口100萬噸水泥、100萬噸機電機械、果蔬、日用百貨、五金家電、農用車輛、陶瓷、服裝布匹、大型機械等。目前已有26家企業入駐園區,注冊資本達5.225億元。
特別是中吉商貿城項目建成后,可帶動當地就業1萬人,創造利稅5000萬元以上,將極大地帶動伊爾克什坦口岸園區、烏恰縣、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乃至南疆邊貿經濟的繁榮發展,實現地方經濟和企業的雙贏發展。中吉商貿城項目包括中吉商貿城、進出口商品交易中心、美食文化演藝中心三部分,項目總投資3億元,建筑面積約106500平方米。
2012年12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第二條鐵路通道霍爾果斯口岸鐵路線開通。這是繼新亞歐大陸橋中哈阿拉山口鐵路線后,我國第二條向西開放的國際鐵路通道。
霍爾果斯海關統計顯示,目前已經有上海、連云港、青島、大連等地26.38萬噸集裝箱貨物通過這里運往了國外。
獨特的地緣優勢,讓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正成為中國東聯西出、西引東進的西部大通道。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烏魯木齊海關針對新疆外向型經濟實際情況,加快改善通關軟環境,出臺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支持企業“走出去”等多項優惠政策,全力保障西部國際通道的通關順暢。
2012年新疆口岸通關效率大幅提升,出口分類通關平均通關時間為1.32小時,比全國同期平均通關時間快0.27小時,而進口與全國海關平均通關時間的差距已縮小至3.83小時。
據介紹,自實施分類通關以來,烏魯木齊海關通關速度明顯提升,如今分類通關改革已覆蓋烏魯木齊關區所有進出口通關業務現場。2012年共監管進出境貨物4112萬噸、貨值401.3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58%、8.16%,分別列全國海關第17位和16位。同時,新疆的外貿企業積極性也很高。2012年烏魯木齊關區注冊登記企業1425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4.72%。
目前,烏魯木齊海關已與南京、上海等22個海關簽訂了區域通關協議,與新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合出臺的《支持新疆農產品出口十四項措施》也加快了新疆農產品的出口速度。
海關高效的服務讓新疆外向型經濟發展十分活躍。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2012年新疆外貿總值達到251.7億美元,同比增長10.3%,比全國外貿平均增速高出4.1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列全國第15位。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