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疆,許多國內外的朋友往往把它和貧瘠的戈壁、茫茫的沙漠及悠悠的駱鈴等事物聯系在一起,似乎這里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生活條件特別艱苦,連人們上班也要毛驢、趕馬車似的。5SH大陸橋物流聯盟
其實,從古至今,新疆從來就不缺乏迷人的魅力。這正如泰國駐華使館一等秘書百通•瑪哈盼納蓬,有一年在北京看完《四季新疆》攝影展時所驚嘆的那樣:“新疆原來是這么美麗與富饒,擁有這么多的旅游資源,神秘的大峽谷可以和美國的大峽谷相媲美,廣柔的沙漠還有金黃的胡楊,這么美的風光不亞于世界任何國家的風光。”5SH大陸橋物流聯盟
是的,新疆既有浩瀚無邊的大沙漠,也有明亮如鏡的大湖泊;既有郁郁蔥蔥的大綠洲,也有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既有絲綢之路的大古跡,也有日新月異的大都市……這些一連串的大沙漠、大湖泊、大綠洲、大草原、大古跡和大都市,使新疆真正成為我們偉大祖國懷抱里的一塊大寶地,一塊神奇而瑰麗的大寶地。
我從小在中原大地長大,18歲參軍入伍進疆,后又轉入地方工作。如今,我已在新疆有著20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經歷,我深深的熱戀著我生命中的第二個故鄉——新疆。我想以一個“老新疆”的身份,用自己手中這支笨拙的筆,試著幫助讀者撩起新疆頭上的這塊面紗,帶領讀者走進真實的新疆,去領略一番它無盡的美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這是眾所周知的。但對于緊跟其后的這個“疆”字,大家可能就沒有新疆人研究這么透徹了。經過長期的細細品味,他們認為這個“疆”字似乎就是給新疆創造的,因為它的字形恰巧與新疆的地形不謀而合,無不令人稱絕。人們趣說,新疆雖然沒有大江大海,但這個“疆”字比大江大海還要大。
新疆地形的特點為高山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被高山環抱,人們通俗的把它比喻為:“三山夾兩盆”。如果再按照新疆人賦予“疆”字的想象去思維,那就更容易掌握新疆的地形地貌特點了。
你看,“疆”字的左邊,自上而下,像是一把被拉大的土制弓箭,上面的皺折之處正代表著新疆寬闊的谷地和山口;“疆”字的右邊,分別有規則的排列著三條橫線和兩個田字。這三條橫線正代表著新疆的“三山”:上為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下為新疆南部的昆侖山,中間則橫騎著天山;這兩個“田”字也正好代表著新疆的“兩盆”:上為準噶爾盆地,下為塔里木盆地。這兩個盆地被龐大的天山山脈一分為二,因此,新疆人又習慣地把天山以南的地方稱為南疆,把天山以北的地方叫著北疆,延續至今。
關于這個有趣的“疆”字,不僅我給你這樣“剖析”,凡是有心的新疆人,大都會用心的向你解釋。
曾聞濤聲的大海洋
地球上最大的陸地——亞洲大陸中心的所在地——烏魯木齊,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內陸城市。它與海岸的最近距離為2250公里。由于遠離海洋,西南季風和太平洋、印度洋濕空氣被高山阻隔,只有北冰洋和大西洋部分冷濕氣流經西部峽谷,進入北疆,致使全區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新疆的身世比較奇特,原先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時光回放,有史為證。據《新疆攬勝》一書介紹,早在五億年前,這里只有被海水包圍的塔里木和準噶爾兩個陸塊,隨著古生代強烈的地殼運動,海水逐漸退去,大約在一百萬年以前原為海底的部分,便隆起形成了阿爾泰、天山、昆侖、喀喇昆侖等山系,而穩定的塔里木、準噶爾陸臺反卻成了群山環抱的盆地。
另據王舒撰寫的《神秘的羅布泊》一文,早在3億5千萬年前,中國的東方有一片大洋,叫做太平洋;西方也有一片大洋,名字叫做準噶爾大洋。現在新疆的大部分地區及中亞五國,那時正是這片大洋的洋底。該文還指出,后來隨著地殼變動,海水干涸,大洋露出洋底。到10萬年前,海水已濃縮成3萬平方公里;而到了20世紀中期,這里已是黃沙漠漠,完全成了一個“死亡之海”。這片死亡的海洋就是羅布泊!
這一書一文對新疆曾經是海的時間和地點,雖然不盡相同,但我們不難看出,新疆過去的確有大海大洋的存在,我們無需細細探究。因為坐落在距阿克蘇市120公里處的烏什縣蚌殼化石山,就是最有力的無言證明。在這座山上,海洋里的各種蚌殼化石比比皆是,有的散落在地面,有的鑲嵌在巖石上,如果你到此一游,便可俯首可拾,隨處可見。
撲朔迷離的大沙漠
新疆主要有兩大沙漠:一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它既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二乃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它是中國的第二大沙漠,其絕大部分沙丘已被植物覆蓋,現已成為固定和半固定狀況。無論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還是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它們都是值得向往沙漠的人大飽眼福的。
我原在喀什地區工作10多年,所待過的喀什市、疏勒縣、莎車縣和澤普縣等地,都位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緣。于是,我就多了些與它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相比之下,這里的沙漠味道要比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濃厚些,但我對它的感情,卻仍在與日俱增。
亙古久遠的大絲綢
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大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
新疆,古稱“西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路。
在新疆境內,古代絲綢之路主要有3條通道,均須穿過渺無人煙的戈壁、沙漠,翻越高聳入云、空氣稀薄的冰峰雪嶺,沿途充滿各種艱難險阻。但是,就是在這樣的道路上,古代的人們仍然用現代人們難以想象的智慧和力量,不僅把中國內地的絲綢、鐵器、陶瓷、皮革、藥材、造紙術、文化典籍,以及新疆的玉石、地毯等物品傳送到世界各地,還同時把歐亞等國的玻璃、珍珠、香料、藝術品、宗教、文化,以及新疆的玉石、土特產、音樂和歌舞帶傳送到中國內地。目前,這條絲綢之路之上的古代文明,雖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已經如過煙云,但它卻在新疆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神秘的歷史古跡。
曾綿延數千年,橫亙數千公里的古代絲綢之路,使許多東西方文化及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在新疆進行交流、碰撞和融合,并由此傳播世界各地,一次又一次地實現了人類古代文明的躍起和升騰。因此,人們說,新疆既是古代文明的交匯地,又是古代歷史的博物館。
明麗如鏡的大湖泊
新疆雖然遠離海洋,但它境內的河流卻很多,僅發源于山中的河流就約有320多條,較大的河流主要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和瑪納斯河等。
有河流的地方,自然就有湖泊相伴相存。新疆的湖泊比河流還多,約有100多個。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大多位于河流的終點,其中最著名的湖泊有賽里木湖、喀納斯湖、博斯騰湖、羅布泊湖、天池等。這些湖泊既有淡水湖,也有咸水湖;既有高山湖,也有平原湖;既有內陸湖,也有外流湖;既有干涸的死湖,也有新建的人工湖。這些湖泊的自然景觀不僅風情萬種,而且包含了歷史、社會、地理、生態科學、經濟等許多文化,非常值得觀光旅游。
我曾經到過高原明鏡——賽里木湖。
那是1999年仲夏七月的一天,我和幾位同行的人在賞完風景如畫的伊犁河谷風光之后,便乘坐一輛小“面包”,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寧市出發,向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行進。以往,行車打盹是常事,可這次偏偏沒有了睡意。汽車穿過野花盛開的果子溝不久,我們便很快駛入天山深處的賽里木湖草原腹地,走上一條又黑又亮的瀝青路。馳騁在這條舒坦的公路上,車窗外的一切景物就像夢幻般不停變換。那雪松塔影、原木小屋和雪白的蒙古包,那湖中蕩漾的碧波和上下翻飛的天鵝、野鴨,無不牽動著人們的濃烈的詩興。難怪古往今來,無數詩人雅士都曾被賽里木湖的自然景觀所傾倒。清末文人宋伯魯詩曰:“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
賽里木湖海拔2073米,約45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猶如一輪巨大的橢圓形形瓷盤鑲嵌在群山環抱的峻嶺之中。它清澈得像玻璃,,潔白得像鏡子,我們站在湖岸,無不被水中疊現的一幅幅透明水墨畫所陶醉;湖的畔邊更是林茂澗清,草深花繁;遼闊的草原上,炊煙裊裊,牛羊成群,駿馬奔騰,仿佛我們就在畫中行走,似夢非夢,引人入勝。那畫,比畫濕,比畫真;那夢,比夢甜,比夢香。畫里,夢里,都醉人。
當然,新疆其他的湖也都很不錯,在喀納斯湖畔可以看到類似瑞士的風光,在博斯騰湖邊可以看到不亞于海南的金沙灘,在天池堤壩上可以看到傳說中王母娘娘的“定海神針”,在鹽湖水面可以看到超強載人的神奇浮力……
何去何從,這就看你的時間,你選擇啦!
風光無限的大草原
“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冰雪融化,稻花飄香,風吹草低見牛羊。”正如《我們新疆好地方》一歌所唱到的那樣,新疆還有許多風光無限的大草原。我國的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就位于天山心臟地區的尤爾都山間盆地,面積約有8000萬畝,僅次于內蒙古的額爾多斯草原。但近年來,在新疆旅游開發力度最大的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境內的那拉堤草原。
“那拉堤”系蒙古語,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有譯為“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
那拉堤草原是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它東南接那拉堤高山嶺,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裂,位于天山深處的伊犁河谷之上,自古以來就是一塊著名的牧場。它的地勢大致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原野上河道交錯,山泉眾多,溪流潺潺。這里的植物系亞高山草甸植物,大都由中生雜草與禾草構成,植株高達50—60厘米,覆蓋面達70—90%。每年6—9月,這里草高花旺,碧茵似錦,百里香、羊茅、糙蘇及一些叫不上來名字的野花開遍山崗。微風吹來,蜂飛蝶舞,花枝招展,牛羊呈現,使美麗的那拉提草原裝扮得更加絢麗多姿。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還三三兩兩地撒落著一座座雪白的氈房,加上四周有終年不化的雪峰相伴,使綠草與雪山相映成輝,融為一體。這里還有素有花果山之稱的野果林風景區,僅存歐亞最大的中世紀遺留至今的野生果林帶就約有9000畝。春華秋實,人們在這里一邊可以觀花一邊嘗果,仿佛夢境中的世外桃源就在眼前,一切美不勝收。
……
不出陽關,不知天地之悠遠;
不到新疆,不知祖國之遼闊。
的確,新疆的山是大山脈,新疆的沙漠是大沙漠,新疆的湖泊是大湖泊,新疆的草原是大草原,新疆的綠洲是大綠洲……好像天造地賜的新疆一切都很大很大。在這一個接一個宏大的背景下,新疆各族人民在西部大開發中齊唱大團結之歌,即使是大沙漠和大山脈也阻擋不了他們的大視野。他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正在大沙漠和大戈壁中開發大石油,在大綠洲上建設大農業,在大湖泊和大草原上開發大旅游……
迷人的新疆,充滿希望的地方。我是新疆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我堅信,隨著這里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更新,咱們新疆的大資源必將贏來大市場,新疆人的大手筆必將鑄就大文章,新疆人的大氣魄必將奏響新疆大開發和大發展的優美大樂章。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