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防城港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成就輝煌;2013年,“超億噸大港”項目仍然是防城港市“雙二十”項目推進中的重頭戲。面對航運市場疲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防城港積極開展業務,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多個港口建立了通商通航關系,并成功拓展國際煤炭中轉業務,先后開通集裝箱海鐵聯運五定班列,以及東北亞、東南亞、東非集裝箱直達航線,還開辟了汽車整車集裝箱出口業務,形成了面向東南亞、東北亞等地區較為便捷的集裝箱海運網絡。oLK大陸橋物流聯盟
港口規劃,全面鋪開碩果累累
港口作為防城港市的立市之本、興市之源,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當前社會經濟及臨港工業發展的要求,港口規劃首當其沖,勢在必行。據了解,《防城港港口總體規劃》已按照2012年7月5日交通運輸部組織的專家審查會意見,完成修改完善工作。本次港口規劃的修編,將為防城港市新增兩個大型臨港工業服務港區,即企沙港區和企沙東港區,預計全市將新增港口岸線約150公里,新增港口通過能力約8億噸。
此外,企沙東港區和企沙港區南作業區建港條件專題研究成果,于今年6月20日在南京通過國內資深專家評審;茅嶺港區、云約江南作業區和榕木江作業區等小港點的規劃,初步成果進入尾聲階段。
港口建設,“雙二十”項目實現雙過半
今年上半年,由市港口建設管理辦公室為責任單位的“雙二十”港口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4762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5.88%,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5月27日,防城港云約江南作業區1號至4號泊位工程,1號泊位碼頭水工工程在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后,順利通過由自治區交通廳、自治區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自治區港航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交工驗收委員會驗收。該泊位工程計劃建設1個7萬噸級泊位、1個1萬噸級泊位和2個5000噸級泊位,年設計吞吐量618萬噸,其中散貨467萬噸、件雜貨151萬噸,概算總投資約10億元。
5月29日,防城港513-516號泊位等17個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防城港東灣工業園區內舉行,宣告防城港漁氵萬港區第五作業區513-516號泊位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這也是第五作業區正式開工的第一個碼頭工程。項目建成后,防城港將新增年通過能力320萬噸,對進一步完善東灣保稅物流中心功能,促進港航、保稅物流、加工貿易等產業發展,打造集團公司全程物流供應鏈,形成擴能上量新的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貨物吞吐量,增航線拓業務實現新突破
今年以來,防城港務集團不斷克服外貿市場需求不足的不利影響,加強與客戶的聯絡與溝通,積極優化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堅持一手抓外貿業務,一手抓內貿業務,促進集裝箱業務持續快速發展。6月份,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萬標箱,同比增長12.3%。今年上半年,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3%。
今年3月,臺灣德翔海運公司(TSL)運營的“德特”輪順利掛靠防城港,宣告其直航日本和韓國的集裝箱班輪航線正式在防城港開通。這是繼新海豐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之后,又一家航運公司在防城港開通直航東北亞地區的集裝箱航線。至此,防城港已擁有15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其中直航航線6條,每周外貿集裝箱班輪超過20班,是北部灣地區外貿航線密度最大的港區。
4月,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裝載著100個集裝箱的“南鴻8”輪徐徐駛離防城港,標志著“防城港區-欽州港區” 集裝箱外貿內支線正式開通。這是廣西北部灣港正式成立后,開通的首條集裝箱外貿內支線。該支線目前由廣西海格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承運,船期為每天一班。該支線的開通,進一步整合了防城港區外貿集裝箱航線優勢,使廣西中東部的集裝箱出口貨物可經欽州港或北海港運抵防城港后,借助防城港外貿航線轉運至東北亞、東南亞、歐美等地;而廣西中東部的集裝箱進口貨物也可經此航線,由防城港運抵欽州港或北海港,從而實現欽、北、防三港優勢互補,有效降低區內進出口企業的物流成本,進一步完善廣西北部灣港集裝箱航線布局,助推廣西北部灣港集裝箱運輸業加快發展。
目前,防城港務集團一方面加快推進防城港東灣404#、405#、406#這三個集裝箱專用泊位的建設進度,進一步增強集裝箱業務發展后勁;另一方面積極與馬士基航運公司、法國達飛輪船公司等全球知名船公司進行業務合作洽談,籌劃開辟集裝箱新航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