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3月21日召開的201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機電工業行業工作會議上,新疆機電行辦副主任王銀歧表示,新疆裝備制造業正迎來實體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要通過積極培育一批能夠參與國內外競爭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形成特色優勢突出、產業集聚度高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努力建成我國西部重要的新興裝備制造業和向西出口基地。reK大陸橋物流聯盟
未來5年保持年均30%高增長
2012年新疆機電裝備工業全年總產值達到360億元,比2002年的45.4億元增長了近8倍,突破歷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長12.5%。工業增加值達到75億元,同比增長25%;尤其是近兩年,隨著陜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重卡項目、上海大眾新疆轎車項目以及三一重工、徐工集團等大型企業的進駐,使得汽車制造、工程機械成為新疆機電裝備制造的新增長點。到2017年,新疆機電行業將新增自治區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家,其中國家級1~2家。
有數據顯示,2003年以來的10年,新疆機電工業以近23%的速度發展,特別是“十一五”期間以近40%的速度猛增,使行業規模上了一個新臺階。王銀歧說,由于受國家產業政策調控,占行業較大比重的風電裝備產業在2012年受到一定影響,但大部分重點骨干企業和中小企業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為行業保持高增長奠定了基礎。
“如果不含風電裝備產業,2012年行業實現總產值240億元,同比增長35%。”王銀歧表示,未來5年,新疆機電工業發展目標是打造成為千億元產業,到201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00億元,年均增長達到30%,努力建成我國西部重要的新興裝備制造和出口制造基地。“屆時,工業增加值完成280億元,占全區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將達到4.5%以上。”
投資拉動仍為保增長第一要素
2012年新疆機電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29億元。盡管2012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但中央給予新疆的差別化產業政策繼續“發酵”,新疆機電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我們做過統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全行業3年的投資是前20年投資總和的兩倍。”王銀歧說。
巨額投資換來一個個重量級項目,陜汽新疆公司重型車制造項目、三一重工工程機械項目、渤海裝備新疆鋼管項目、寶雞石油專用管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的投產和試生產,使新疆機電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進一步擴大,2012年累計新增產值近30億元,成為2012年行業穩增長的新生力量。
在相當長的時期,投資拉動仍為行業保增長的第一要素,王銀歧告訴記者,2013年新疆機電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已確定為25%以上,繼續承接以往的發展后勁,積極推進“3個20項目”,即20個重點推進項目、20個新開工項目、20個項目前期,確保申報項目早審批、簽約項目早落地、在建項目早投產。
在機電行業重點監測的9個子行業中,新疆汽車產業201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1億元,同比增長329%,遠超歷史最好紀錄。其中,陜汽新疆公司重卡項目產值就占全區汽車行業產值的70%。據悉,從2012年5月第一臺30噸重卡下線,全年陜汽新疆公司產銷各類商用車已突破4000輛,實現工業產值10億元,銷售收入9.5億元。隨著東風新疆汽車搬遷改造基本完成,上海大眾新疆轎車項目、新疆麥蓋提刀郎汽車有限公司專用車項目等正加快建設步伐,汽車工業形成新的產業格局。事實上,除了汽車產業,由于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以及產業結構調整,行業內部新氣象不斷涌現,支撐行業多點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王銀歧說,哈密地區依托風電開發項目建設不斷延伸產業鏈,在該地區正加快形成新疆風電裝備制造產業新的集聚區。同時,隨著三一重工、徐工集團、山推集團等大型工程機械企業的引進和入駐,工程機械在“十二五”期間有望成為新疆機電裝備制造業新的增長點。
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眾所周知,裝備制造業是新疆確定重點培育的產業,目前新疆已初步形成光伏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風電裝備、石油石化、汽車制造裝備等產業園區,為新疆建成新興裝備制造和面向中亞的出口制造基地打下了基礎。
從2002年的45.4億元到2012年的360億元,10年間,新疆機械電子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長近7倍,年均增速達到23%,全行業呈現快速成長態勢。
王銀岐介紹,尤其是“十一五”期間,全行業工業增加值更是年均增長40%,超過全國平均增速。此外,行業工業增加值10年間也增長了6倍,年均增長20%,占自治區工業增加值比重逐年提升。
在固定資產投資上,新疆機電行業10年來實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超過260項,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53%,在新能源裝備、汽車、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石化裝備等行業實施了一大批新項目。同時,行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由6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發展為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試驗室各2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9個,自治區產學研聯合開發示范基地14個。一批新技術、新產品相繼研發投產并獲得國家和自治區各類科技進步獎項,全行業還制訂企業標準超過400項,獲評中國名牌產品4個、新疆名牌產品23個。
據統計,截至2012年,全區機械工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60家,從業人員2.82萬人,資產總計808億元,是2002年的9.6倍。基本形成了以輸變電裝備、礦山機械等為主的裝備制造產業體系。重點骨干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涌現出特變電工、金風科技等一批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骨干的龍頭企業。
機電產品出口比重加大
近年來,新疆一向以服裝、果蔬、百貨為主的出口格局已經悄然改變,2012年機電產品擔當了主角之一,穩坐新疆外貿出口“第二把”交椅。
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2012年前11個月新疆對外貿易實現進出口總值223.4億美元,同比增長10.8%,新疆進出口總額在西部12個省區市中位居第4位。前11個月,新疆口岸出口總額170億美元,同比增長13.4%,其中,新疆口岸機電產品出口值38.4億美元,增長41.9%,占同期新疆出口總值的22.6%。
“按照這種增長勢頭,預計2012年機電產品出口將接近50億美元,僅比服裝出口少3億美元,居新疆外貿出口第二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機電處處長毛輝分析,“從2000年的8670萬美元增長到2012年預計約50億美元,新疆機電產品出口12年翻了50多倍”。
分析新疆機電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的態勢,毛輝認為性價比較高以及新疆外貿通關能力的提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隨著中亞國家經濟的復蘇以及工程建設力度的加大,對機電類產品尤其是工程機械車輛需求加大。一些貿易壁壘的消除以及國家、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鼓勵外貿進出口措施的出臺,也為新疆機電產品出口出現“井噴”奠定了基礎。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機電行辦數據顯示:2012年前11個月,新疆機電工業規模(2000萬元)以上的160個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317.2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汽車制造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24.4億元,同比增長273.9%。
“2012年新疆機電工業總產值將達到350億元,為自治區工業增加值貢獻70多億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機電行辦行業管理處調研員趙少輝說。“十一五”以來,新疆機電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已形成輸變電、新能源裝備、農牧業機械、礦山機械、石油石化、汽車及基礎零部件的產業格局。在國家機電行業13個子行業中,新疆占了9個以上。
據了解,目前新疆備案登記的機電產品出口企業中擁有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及商戶約8000多家,但實際從事該項工作的僅有2323家。其中,從事機電出口的有1100多家,占到一半以上。2323家企業及商戶中,出口規模在1億美元以上的有60家,出口規模在1000萬~5000萬美元的約100多家,未來發展潛力還很大。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