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共同把脈西安國際港務區未來發展
2013-07-04 13:44:13
Landbridge平臺
經過五年建設發展,西安國際港務區的現代物流服務業功能已見成效,下一步將如何融入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尋求最佳路徑?如何實現內陸國際中轉樞紐港的作用?6月29日,在“新筑亞歐大陸橋系列活動”之一的中國內陸港與向西發展戰略懇談會上,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黨校等多個機構和部門的院士、專家為該區未來走向把脈。
西安國際港務區是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發展區域,是陜西打造內陸開發開放戰略高地的重要支撐,是西安優先發展的開放型經濟先導區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示范園區。五年來,中國內陸港初步建成,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體系正在形成,內陸企業夢寐以求的“港口內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的夢想已經變成了現實。
在國家向西開放戰略中,作為新歐亞大陸橋上重要的樞紐港,西安國際港務區響應向西開放戰略的號召,2011年發起并承辦了“新筑歐亞大陸橋活動”,通過實地考察沿線通關環境,推動沿線國家和城市的經貿互動,為推動實現新歐亞大陸橋的“大通關”模式作出了貢獻。
中國工程院汪應洛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何德旭教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賀登才副會長、中國人民銀行郭建偉副司長、中央黨校劉德喜教授、美國肯塔基州路易威爾大學華世平教授等中外20余位專家,對國際港務區踐行國家向西開放戰略以及中國內陸港價值給予了肯定。專家們一致認為,西安國際港務區是國家向西開放戰略的積極實踐者,建設國際內陸港是向西開放戰略的實踐,是陜西省、西安市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支點和門戶,是內陸地區以開放促開發的典范,對于我國內陸地區開發開放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