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上海爭奪內地首個自由貿易區
2013-05-01 16:43:22
Landbridge平臺
誰將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自由貿易區?
長江之尾的上海圖謀在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組成的28平方公里范圍內,實施自由貿易區探索。而在長江之頭的重慶,也在積極爭取把兩江新區的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建立自由貿易區。
除上海和重慶之外,浙江省的舟山群島新區、天津市的濱海新區都在爭奪自由貿易區。
上海市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郁鴻勝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深水區,開放的程度越大,對中國經濟改革的意義就越大,自由貿易區如同排頭兵,成功了就會擴大,失敗了也會有經驗。”
兩江出擊
“兩江新區在現有的開放格局下,需要進一步的擴大,在自由貿易區上做文章。”
“與浦東、濱海等新區相比,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新區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4月9日,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在兩江新區調研時表示,“兩江新區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必須要大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對于孫政才的此番表態,兩江新區一位官員解讀為,“兩江新區在現有的開放格局下,需要進一步的擴大,在自由貿易區上做文章。”
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提出《關于在重慶兩江新區設立內陸自由貿易園區的建議》,希望國家支持在兩江新區設立內陸自由貿易園區。
湯宗偉建議,在兩江新區采取全球通行的“隔離封閉,境內關外,充分自由,政策優惠,港區結合”的規則,在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設立新型自由貿易試驗區。
在設立自由貿易園區的同時,湯宗偉還建議,國家研究出臺支持我國發展內陸自由貿易園區的頂層配套政策,加快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內陸開放機制。比如可仿效海南政策,享受“離島免稅政策”。此外,外匯政策上,試行自由兌付外匯、經常項目收付匯放開等政策,放開區內以及區內與境外投資項目下的外匯管制。貿易政策上,除了國家禁止的類別之外,對于各類投資者不設定資本金數量、來源地、股權比例、行業限制等差別性政策,給各類企業充分競爭機會。在出入境管理上,辦理出國護照、赴港澳臺通行證等方面建立綠色通道,實現出入境便利化。
在兩江新區提出建議之前,重慶市也在多個場合為自由貿易區預熱。2011年12月底,重慶市長黃奇帆在會見愛爾蘭駐華大使時表示:“愛爾蘭是世界自由貿易區,吸引了全球很多企業注冊,服務貿易尤其是離岸金融業世界領先;重慶目前正致力于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中國內陸的自由貿易區,大力發展離岸金融,很多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制定,都需要向愛爾蘭學習和借鑒。”
黃奇帆還表示:“重慶兩江新區擁有國家賦予的改革先試、開放先行、創新發展的權力,我們將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學習愛爾蘭建立自由貿易區、發展經濟的諸多創新之舉,大力推進重慶自由貿易區的建設。”
到2012年1月5日,黃奇帆在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工作會上提出,要借鑒自由貿易區的機制,在對外開放方面進行全新的探索和實踐。
孫政才此次定調兩江新區發展思路之后,重慶推動自由貿易區的進程無疑將會加快。
爭奪正酣
不僅僅是重慶和上海,浙江省的舟山群島新區以及天津的濱海新區都在爭取自由貿易區。
重慶進行自由貿易區沖刺之時,上海也鉚足勁兒要在自由貿易區上率先突破。
“試點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事關上海長遠發展的頭等大事。”4月15日,上海市長楊雄在第二季度經濟工作會上強調:“我們要以推進此項工作為突破口,以開放促改革,積極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上海對于自由貿易區的熱度正在不斷升溫,甚至志在必得地宣布將在2013年試點建立自由貿易區。
1月27日,楊雄表示:“2013年將深化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按照國家部署,試點建立自由貿易園區,深入推進開設外幣離岸賬戶、融資租賃業務創新等改革事項。”
在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高層也透露,上海正與國家有關部委密切協商,積極推動自由貿易區試點。3月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浦東的外高橋保稅區調研時指出,“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
李克強的這一表態,似乎已讓上海在自由貿易區的競爭上先拔頭籌。然而,不僅僅是重慶和上海,浙江省的舟山群島新區以及天津的濱海新區都在進行相關努力。
1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規劃中最大亮點就是建立舟山自由貿易園區。規劃中提出,條件成熟時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貿易園區,研究建設舟山自由港區,打造國際物流樞紐島和構建陸海統籌的基礎設施體系。
天津市濱海新區申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更為久遠。據記者了解,早在中國加入WTO之前,濱海新區就曾經提出在天津港保稅區設立“自由貿易區”;此后,天津市也曾多次向有關部門表達設立“自由貿易區”的設想。
正是在四個國家級新區都很希望在自由貿易區上取得突破的情況下,四地的競爭態勢也越來越明顯。兩會期間,重慶團、天津團、上海團、浙江團紛紛拋出涉及自由貿易區的相關建議,出現了打擂臺的情況。
需國家層面支持
“自由貿易區也不是單靠地方政府就能夠做起來的,需要出臺相關重大政策。”
各方暗戰自由貿易區,會否帶來惡性競爭、形成內耗?
郁鴻勝表示:“不用擔心爭奪會帶來不利的情況,這些區域都是國家新區,從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兩江新區再到舟山新區,四個新區都在比學趕超,中國區域很大,他們做好了,分別都能盤活一大片區域,推動中國經濟改革和開放。”
不可否認,新區模式近年來已遇到挑戰。以浦東新區為例,2012年浦東新區GDP為5929.91億元,同比增長10.1% ;2011年浦東新區GDP為5484.35億元,同比增長11.1%。GDP增長放緩之際,浦東新區的進出口貿易也在放緩。
上海面對這一局面感到壓力之時,國家層面也意識到需要進一步推動開放來釋放紅利。李克強在上海考察期間表示:“中國不能害怕開放,要一步步向前,中國走到這一步,就該選擇一個新的開放試點,上海完全有條件、有基礎實驗這件事,要用開放促進改革。”
湯宗偉表示:“近年來,就在中國外貿遭遇全球經濟寒流出現進出口增長率大幅度下降之時,中西部地區的外貿卻逆勢增長,也是全球和沿海產業西進的重要標志;2012年兩江新區進出口總額增幅達200%,以兩江新區為引擎的西部增長極,未來不僅可以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而且還將成為中國外貿新的增長點;因此,設立自由貿易區,建設與國際慣例更接軌、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自由貿易園區,搶抓此輪全球產業轉移戰略機遇,加速西部地區產業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市場體系,時不待我,機遇凸現,勢在必行。”
重慶社科院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勇也表示:“重慶打造自由貿易區,實施全方位開放,向西對歐洲和阿拉伯世界開放,向東面向東盟開放,做好加工貿易和服務貿易,對于周邊也會起到示范和輻射作用,進而推動中西部地區的開放程度和經濟發展。”
對于舟山新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認為,設立舟山自由貿易園區的時機已經成熟,設立自由貿易園區之后對外貿易將能享有更廣、更深層次的自由度,吸引更多內外資投資,在物流等方面開拓新的增長點,以增加浙江乃至全國的經濟活力。
郁鴻勝認為,自由貿易區形成需要長時間努力,香港形成自由貿易港花了上百年的時間,中國內陸的自由貿易區的探索和推進也將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郁鴻勝還表示:“自由貿易區也不是單靠地方政府就能夠做起來的,需要出臺相關重大政策,相關部委也需要參與進來,讓地方可以先行先試。”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